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8-000-01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感恩教育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问题。文章首先简要阐述了感恩教育的概念及内涵,然后又在基础之上分析了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优势,并据此进一步提出了为了确保感恩教育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所应注意的几点问题,希望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所启发或帮助。
关键词 感恩教育 体育教学 小学体育
感恩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小学体育课教育目标领域里情感目标的重要内容。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而且对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也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体育任课教师应积极挖掘体育教学资源中感恩教育的素材,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优势来渗透感恩教育。鉴于此,本文就针对感恩教育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感恩教育的概念及内涵
感恩教育,简单来说,实际上指的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通过在教育活动中渗透感恩教育的内容对学生所进行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从心理学认知与行为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时,感恩教育的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的层次:一是,认知层次,即:通过教育让学生认识和了解自身在生活过程中所获得的恩惠与方便,并对之产生认可;二是,情感层次,即:通过教育让学生在认知和认可的基础上,衍生出愉悦积极的情感,并转化为自觉的感恩意识;三是,实践层次,即:通过教育和引导让学生将感恩意识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并养成知恩图报、乐善好施的良好性格。对于感恩教育来说,这三个层次的内容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
二、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优势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体育教学的实践性比较强,如果在开展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体育课堂教学实践性的特点,来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感恩教育活动,如设计一些相关主题的小游戏、小比赛等等,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对于感恩内涵的领悟和感恩意识的培养。
其次,体育教学具有多向性的特征。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而且不同的教学内容所蕴含的德育内容也会有所不同,这一点也决定了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感恩意识和感恩品质的内容载体的多样性,使得感恩教育的更具成效。
最后,体育教学的组织开展形式比较灵活。体育教学活动的这一特点,使得感恩教育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方式也比较灵活,从而使得融于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感恩教育更具灵活性,教育的质量也更加的理想。
三、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为了确保教育的质量和成效,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时,还应注意如下几点问题:
首先,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能否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是影响感恩教育是否能够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渗透的关键。在开展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和把握了小学生身心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教学的内容,来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将感恩教育有机的融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够取得预期的教育成效。在这个过程中,任课教师应注意尽可能的避免单纯的说教的教育方式,采用灵活多样,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例如:组织开展体育感恩小游戏、创设感恩主题的教学情境等等,以此来促进感恩教育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其次,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教育时机。体育教学具有实践性、多样性、灵活性以及及时性等特点,这些为感恩教育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是要充分发挥体育教学在感恩教育实施中的这些优势,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善于抓住和利用恰当的教育时机。具体來说,任课教师在寻找恰当的教育时机来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时,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在深入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来寻找教育时机。在开展小学课堂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同的教学内容所蕴含的德育因素也有所不同,任课教师只有在全面了解、研究和掌握了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够明确本次教学的教学内容是否适合进行感恩教育的渗透,哪部分内容适合进行感恩教育的渗透,才能够将感恩教育有的放矢的渗透在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为良好的教育时机的把握奠定基础;二是,要善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来进行感恩教育的渗透。在开展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突发的事件,例如:不小心受伤,学生之间出现了小冲突或者是小矛盾等等,在出现这些教学突发事件时,如果任课教师能够抓住机会及时的进行引导和教育,往往会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最后,应注意感恩教育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的长期性和系统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并不是一时一日之功,也不是仅仅通过在几节体育课中的渗透就可以完成的,其需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长期的、持续的进行渗透。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时,为了确保教育的质量和成效,体育任课教师必须要制定长期的计划,将感恩教育融入教学活动的始终,以此来确保感恩教育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的长期性和系统性。
参考文献:
[1] [英]亚当·斯密(AdamSmith)著,余涌译.道德情操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 黎洁,张庆鹏,寇彧.中小学感恩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教师.2012(12).
[3] 何安明,刘华山.感恩的内涵、价值及其教育艺术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04).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感恩教育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问题。文章首先简要阐述了感恩教育的概念及内涵,然后又在基础之上分析了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优势,并据此进一步提出了为了确保感恩教育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所应注意的几点问题,希望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所启发或帮助。
关键词 感恩教育 体育教学 小学体育
感恩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小学体育课教育目标领域里情感目标的重要内容。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而且对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也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体育任课教师应积极挖掘体育教学资源中感恩教育的素材,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优势来渗透感恩教育。鉴于此,本文就针对感恩教育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感恩教育的概念及内涵
感恩教育,简单来说,实际上指的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通过在教育活动中渗透感恩教育的内容对学生所进行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从心理学认知与行为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时,感恩教育的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的层次:一是,认知层次,即:通过教育让学生认识和了解自身在生活过程中所获得的恩惠与方便,并对之产生认可;二是,情感层次,即:通过教育让学生在认知和认可的基础上,衍生出愉悦积极的情感,并转化为自觉的感恩意识;三是,实践层次,即:通过教育和引导让学生将感恩意识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并养成知恩图报、乐善好施的良好性格。对于感恩教育来说,这三个层次的内容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
二、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优势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体育教学的实践性比较强,如果在开展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体育课堂教学实践性的特点,来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感恩教育活动,如设计一些相关主题的小游戏、小比赛等等,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对于感恩内涵的领悟和感恩意识的培养。
其次,体育教学具有多向性的特征。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而且不同的教学内容所蕴含的德育内容也会有所不同,这一点也决定了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感恩意识和感恩品质的内容载体的多样性,使得感恩教育的更具成效。
最后,体育教学的组织开展形式比较灵活。体育教学活动的这一特点,使得感恩教育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方式也比较灵活,从而使得融于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感恩教育更具灵活性,教育的质量也更加的理想。
三、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为了确保教育的质量和成效,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时,还应注意如下几点问题:
首先,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能否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是影响感恩教育是否能够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渗透的关键。在开展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和把握了小学生身心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教学的内容,来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将感恩教育有机的融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够取得预期的教育成效。在这个过程中,任课教师应注意尽可能的避免单纯的说教的教育方式,采用灵活多样,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例如:组织开展体育感恩小游戏、创设感恩主题的教学情境等等,以此来促进感恩教育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其次,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教育时机。体育教学具有实践性、多样性、灵活性以及及时性等特点,这些为感恩教育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是要充分发挥体育教学在感恩教育实施中的这些优势,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善于抓住和利用恰当的教育时机。具体來说,任课教师在寻找恰当的教育时机来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时,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在深入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来寻找教育时机。在开展小学课堂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同的教学内容所蕴含的德育因素也有所不同,任课教师只有在全面了解、研究和掌握了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够明确本次教学的教学内容是否适合进行感恩教育的渗透,哪部分内容适合进行感恩教育的渗透,才能够将感恩教育有的放矢的渗透在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为良好的教育时机的把握奠定基础;二是,要善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来进行感恩教育的渗透。在开展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突发的事件,例如:不小心受伤,学生之间出现了小冲突或者是小矛盾等等,在出现这些教学突发事件时,如果任课教师能够抓住机会及时的进行引导和教育,往往会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最后,应注意感恩教育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的长期性和系统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并不是一时一日之功,也不是仅仅通过在几节体育课中的渗透就可以完成的,其需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长期的、持续的进行渗透。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时,为了确保教育的质量和成效,体育任课教师必须要制定长期的计划,将感恩教育融入教学活动的始终,以此来确保感恩教育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的长期性和系统性。
参考文献:
[1] [英]亚当·斯密(AdamSmith)著,余涌译.道德情操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 黎洁,张庆鹏,寇彧.中小学感恩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教师.2012(12).
[3] 何安明,刘华山.感恩的内涵、价值及其教育艺术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