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应关注联想方式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wenqi651182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的“少慢差费”,长期困扰着语文教学,这一顽疾涉及的因素很多,其中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也有很大关系。学生缺乏联想思维能力,就会造成无材料可写,无话可说,或写出来(说出来)的语言又不生动形象,这大多都与平时没有重视训练学生的想象与联想方式有关。想象是文学的翅膀,想象力不好,语文自然不好。培养想象力的一个办法就是:多看文字,少看图像。从某种角度来说,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把文字联想拓展变成图像的过程,也是尽量将理性的东西用恰当的感性的形式来呈现,即“立象以尽意”(《易·系辞上》)。
  那在语言表达方面,怎样去联想拓展呢?就是养成对所见所闻所为所感的都尽量从相似(神似、形似)、相关、相对、时空、因果等角度去思考联想拓展。
  例如:
  一、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單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我的空中楼阁》)
  我们都知道这段文字美,那么作者是怎样寻找到有关材料内容来表达它的美的呢?仔细分析,就可知道,这段文字主要就是运用了相似联想的思维方式。从“山上小屋”的外在相似(形似)去联想,就可能有“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等之类的内容。从“山上小屋”的内在相似(神似)去联想,就可能有“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等之类的内容。从“山上小屋”的外在(形)到内在(神),都进行了多角度多侧面的联想描绘,使之形神兼备,自然就美了。
  二、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个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远远坐在墙角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明湖居听书》)
  这段文字美,不难看出,也是主要就是运用了相似联想的思维方式。从“眼睛”的外在相似(形似)去联想,就有了“眼睛”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个黑水银”的文字内容。从“眼睛”的外在相似(形似)到内在(神似)去联想,就有了“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的文字内容,综合起来,作者把“眼睛”的形与神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自然会美。
  三、
  阳光是天的熔岩
  阴霾是天的煤矿
  星团是天的城市
  流星是天的车辆
  (顾城《天》)
  这首诗歌的成功,从某种角度来说,是联想的成功。一是寻找物象运用了相关联想。诗中的物象“阳光”“阴霾”“星团”“流星”的选取,是从与标题“天”相关的许多事物中筛选的。二是寻觅意象运用了相似联想。从选取的物象“阳光”“阴霾”“星团”“流星”与之相似的角度去思维联想,就遴选出了“熔岩”“煤矿”“城市”“车辆”之意象。
  四、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臧克家《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这首诗广为传颂,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好地运用了对比手法。这对比手法,从思维的角度来分析,就是相对联想,即从相对、相反的角度去产生联想。从“活着”到“死了”,从“骑在人民头上”到“俯下身子”,无不是运用了相对的联想思维方式。
  五、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
  梦想着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见
  从此我开始孤单思念
  想你时你在天边
  想你时你在眼前
  想你时你在脑海
  想你时你在心田
  宁愿相信我们前世有约
  今生的爱情故事不会再改变
  宁愿用这一生等你发现
  我一直在你身旁
  从未走远
  (流行歌曲《传奇》)
  这首歌能够火爆流行,当然与旋律美妙、演唱技巧、时代背景等分不开,但其中与歌词的优美更是密不可分。
  这优美的歌词,其实也主要是运用了因果、时空联想的思维方式。
  第一小节:“多看了你一眼……没能忘掉你容颜,梦想着……开始孤单思念”,主要运用了因果联想。
  第二小节:“想你时你在天边……你在心田”,主要运用了空间联想。
  第三小节:“前世有约……今生……一直”,主要运用了时间联想。
  六、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记》)
  这段美的文字,如果从联想思维的角度去分析,就会发现:写了天上的“日”,就相关联想到了天空的“云”;“日出”就因果联想到了“林霏开”,“云归”自然就会得到“岩穴暝”的结果;天上日出、林间雾气、山谷洞穴,又是空间联想;春天的“野芳发而幽香”,自然相关联想到夏天的“佳木秀而繁阴”,秋天的“风霜高洁”,冬天的“水落而石出”;春夏秋冬又是时间上的联想;“朝而往”,对“暮而归”,是运用了相对联想。这段文字的成功,其实也主要是用好了相关、因果、时空、相对的联想思维方式的成功。
  由此看来,优美的文字,生动形象的表达,往往都是运用好了恰当的联想拓展思维方式的结果。
  很多人觉得说话找不到话说,写文章找不到材料,实质就是没有运用好联想拓展的思维方式所致。无论我们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无论是教语文,还是学语文;基本都要用到联想的思维方式。
  一般地说,面对文学作品,我们可从思想性与艺术性、形式与内容,自然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物质与精神、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外在与内在、积极与消极、乐观与悲观、浪漫与现实、豪放与婉约、正向与反向、正面与侧面、直接与间接、虚与实等相对应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拓展联想,便会豁然开朗。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能养成从相似、相关、相对、时空、因果等角度去思考拓展联想的好习惯,不仅对语言表达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对语文教与学都是大有裨益的。
  ★作者通联:贵州遵义市第十四中学。
其他文献
一、教材内容解读  教材所选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先秦诸子散文《论语》中的一篇。先秦诸子散文是我国古代文苑中一座异彩纷呈的花坛。它给后人的启迪无限丰富,使人叹为观止。而《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孔子的哲学、政治、道德、教育等方面的观点,是研究孔子思想最可靠的资料。《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描写了师生畅谈“志”——理想的情景,气氛和谐,用生动的对话描
目的探讨弥散成像(DWI)与头颈部时间飞跃法血管成像(TOF—MRA)的联合应用在诊断超急性期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临床诊断为脑梗死、发病时间在6h内的患者20例,其中发病在4h
本服务外包是现代服务业的一种新形式,即企业将信息服务、应有管理和商业流程等业务发包给企业外第三方服务提供者以降低戍本、优化产业链,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包括软件外包、
“路标式写作学习单”的设计理念,来源于王国均教授在《比尔斯与普劳布斯特的“路标式细读法”述评》中介绍的“路标式阅读”策略。王教授认为“路标式细读法不但具有定向支架和可操作可复制功能,而且具有借鉴价值和迁移拓展价值”。我国的写作教学正从重视结果的文章写作跨入到重视信息交流功能的交际语境写作。交际型写作的教学难点是基于情境分析和读者反应预测的写作策略的选择和运用,“路标式写作学习单”,就是这方面的积极
在新教材尚未启用之前,为适应新课标的任务群文的教学要求,许多教师己经开始进行群文阅读的探索。本文探索的目标即按照旧教材的文本,进行新模式的教学。  群文阅读,指教师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师生围绕该议题进行研读,以确立审美核心,提高学生素养,加强参与意识,学会思考运用。旧教材每一个模块内的文本,文体相似度大,内容却千差万别,导致课堂教学的碎片化,那么,教师应该跳出教材框架,按照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