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如何激活中学文言文课堂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EEN_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文言文教学似乎进入了“瓶颈”阶段: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时代的变迁让很多古文字变得晦涩难懂,新鲜又接地气的网络语言不断更替,让只存在于书本中的文言文处于尴尬的境地。老师备课花费大量精力分析文本词义,课堂再逐字逐句讲解给学生听,方法单一,课堂沉闷;学生的学法也很单一,不是记笔记就是背诵,容易产生烦躁甚至厌恶的情绪,这样恶性循环,久而久之,学生对文言文避之唯恐不及,考试的检测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那么,怎样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就成了当前亟需探讨的问题。我想结合初中文言文名篇《醉翁亭记》谈谈如何激活文言文教学,让文言文课堂不再死气沉沉。
  一、“读”字上面做“文章”
  叶圣陶说,教师教语文,主要在于引导学生透彻理解课文,“而所谓透彻理解,须反复玩味课文,由字句章节而通观全篇”。这里所谓的“反复玩味”,就是反复吟咏、品味。但是,由于中高考都不考朗读,如今的语文课堂中,诵读教学不但得不到重视,反而被遗忘,被排斥,被抛弃。孩子们只是一味地埋头做题,享受不到朗读的乐趣,自然也就难以体味到像《醉翁亭记》这样的骈散文的音韵之美,领略其独特的魅力。所以,教者在读字上下功夫,一定可以激发学生兴趣。
  首先,欧阳修的这篇文章以“也”字结尾的句子很多,共计21句,很容易构成咏叹的声调;再加上文章部分语句具有骈文性质,嵌在文本中使得语句时整时散,读起来既有明晰的节奏感,又可以在延长语音的技巧中增加句子的流动摇曳感,这种骈散的节奏将作者内心淡淡的失落、怅惘之情表现出来。读的时候可以教孩子读出一唱三叹的效果,把握作者的陶醉之情。
  同时,作者巧妙地用了25个“而”字,使文章流畅优美,从容婉转。读的时候可以教孩子们一些规律,比如凡表示转折或递进的,要重读;凡起连接作用的,要轻读;有时候短暂的停顿,也是为下一句的情感抒发蓄势,等等。
  教师再辅以各种朗读形式——个人读、集体读、小组赛、接力赛等,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这样,孩子的朗读兴趣逐步形成,在朗读中深入文本,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二、化文字为实景,变学习为赏景
  《醉翁亭记》是一篇游记散文,可以从“游”字上做文章,让组长成为导游,组员成为游客,把课上成“旅游课”,使学生“走出”课堂,进入大自然中。学生都有好奇心,因此一有新事物出现,他们都会以极大的热情去关注,精神也会为之一振。
  比如第一段“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连绵迤逦,翠绿青葱,泉水绕山,山泉相衬,构成诗一般的优美境界。老师出示图片,学生结合图片和文字,自然会对第一段的描写产生整体的审美感受。此时老师可以就势引导下去:旭日东升,阳光撒播大地,青葱的树木上原本笼罩着薄纱般的雾气,在日光的照射下,雾散露消,树木重新呈现出清新翠绿的色调;傍晚时分,日薄西山,暮霭绕岩,穴壑之中一片昏暗。清晨的清新、宁静,傍晚的昏暗、黯然,色调不同,气氛亦各有别。配以图片对照,甚至可以制作成动画,直观的图加上优美的文字,古文也可以教得很时尚。
  三、地方文化与文本内容有机融合
  教学《醉翁亭记》这样一类与地方文化有关的文言文,可以通过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帮助学生把书本知识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实现文言文教学的生活化、情境化,让文言文教学不仅能“接地气”,而且具有文化气息。我在介绍欧阳修时,先从扬州的“欧公柳”开始介绍,再介绍欧阳修所写的琼花诗。柳树与琼花是扬州人的亲密朋友,用它们做衔接,可以拉近孩子们与欧阳修的距离。然后再举出欧阳修表达对扬州平山堂无限眷恋之情的《朝中措·平山堂》,提升学生对欧阳修的亲切感。这样逐步踏入《醉翁亭记》的文本,可谓开了一个很好的头,因为学生对本地文化本就耳熟能详,容易建立联系。老师适当调动资源,鼓励学生联系本地文化,开展适当的语文实践活动,也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继承和弘扬优秀地方文化,培养关注社会、热爱家乡的感情等,也有一定效果,可谓一举多得。
  另外我们还可以引入编制课本剧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编制短剧,在课堂上表演。在揣摩人物语气、心理的过程中,学生研究古文字的兴趣自然会被激发起来。或者引入竞争机制,用小组竞赛的方法,引导学生质疑、解疑,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将文本学深学透。总之,只要我们用心去揣摩文本,实施合理的教学策略,抓住学生的“口味”,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文言文课堂也可以不枯燥,也可以生机勃勃,流光溢彩!
  (作者单位:扬州市梅苑双语学校)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J6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8)03-015-02  人的声音是由发生器官发出的生理现象。科学的两个分支,生理学和音响学支配着人的声音。生理学管理着人体的功能,也控制着发声的机能;而音响学讲的是声音的规则和特性,对发生器官产生的声音进行研究。  无论如何,作为声乐艺术的基本元素,嗓音是比音更高级更复杂的东西,因为它是以音乐艺术来表达我们思想感情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