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智能手机的运用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pian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网络时代的带来,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手机、iPad之类的电子科技产品更是被人们所广泛使用,对学生的学习而言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伴随智能手机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力不断增强,移动学习这种新型学习模式开始被教育领域重视起来。本文鉴于此种情况,基于智能手机基础上探究了其对大学生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背景,以及将其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并深入探讨了应用策略。
  【关键词】大学 英语教学 智能教学 应用
  老师需要根据时代发展情况而不断革新教学模式,尤其是现阶段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生活中所起到的影响力逐渐提升,也就更需要老师在此基础上合理将智能手机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发挥出智能手机对教学的积极作用。将智能手机运用到课堂中,这是和传统教学模式存在较大差异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明确智能手机在英语教学中能够发挥的积极作用,以及实现其作用发挥的具体途径。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智能手机应用背景与意义
  1.应用背景。当前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愈发强大,用户能够根据自身需求安装各类符合要求的软件,而且触屏功效更是使得操作起来快速便捷。就目前大学生智能手机的配备情况而言,基本上每位学生至少拥有一部。可见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用比较频繁,而智能手机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移动学习的产生。其存在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开启了以智能手机为平台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新型教学方式不仅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还可以把大量网络上的学习资源进行共享使用,建设起一个学习资源共享的交流平台,符合英语教学日常化与持续性要求。
  2.积极作用。将智能手机应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从某种程度而言,是属于教学方式上的一种创新与突破,使得学习资源不在受到时间与空间方面的限制。在我国教育史上有着重大的变革现实意义。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智能手机的实际应用
  1.发挥教材的功效。智能手机拥有一项非常基本的功效,即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更改语言重新设置。针对这点功能,大学英语老师可以进行合理利用。比方说,大学英语老师要求学生在课堂中把手机语言设置成英语,这样也就会让手机显示英文界面,手机上的全部功能均会以英文显示。当大学生想要使用其中的功能时,就需要对所显示的英文存在一定了解,从而也就有利于学生把智能手机功能提示语与教材知识联系起来。这种情况下的智能手机也就发挥出了英文教材的功效,可以让大学生随时随刻了解并学习英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切换成英文语言界面后,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而在适应过程中需要某些时间较紧的时刻会换回中文。所以也就要求大学英语老师做好辅导工作,引导学生长时间使用下去。
  2.发挥电子词典功能。智能手机除了能够起到教材功效,还可以用作英文词典使用。比方说,大学英语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手机上安装英语词典,这样在遇到不理解的单词时便于随时随地进行单词查询。毕竟手机上的英文词典功效还不错,里面不仅拥有比较详细的注释,还有真人发音这项功能,有利于学生学习单词的正确发音。某些电子词典更是存在一些不错的附加功能,如每天更新英文名言,或者英文小故事、笑话等。这样不但由于大学生学习英文,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文的兴趣。此外,现在还有一些具备在线识读功能的电子词典,即可以通过手机摄像头,自动识别并翻译英文单词或句子等。通过这种功能,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单词。
  3.合理运用智能手机上的微信、QQ等软件。移动学习的优势便在于其较大的开放性方面。互联网上提供的资源堪比百科全书,丰富多彩,便于搜索。移动教学的丰富性有利于拓展大学生视野,让其了解更全面、更深入的学习资源。提升大学英语教学的灵活性与实用性,增添教学的趣味性与生动性。英语老师需要有效应用好移动教学,使大学生能够有效的进行自主学习。智能手机被人们广泛接受的原因中比较重要的便是由于其属于一种网络通信工具,便于人们互相之间的联系。而其中QQ、微信也属于人们相互交流的一种方式,大学英语老师利用这一特征,专门设置起英语学习微信群或者QQ群。等大学生加入群里,就可以让学生尽量使用英文进行交流讨论,还能够让学生彼此之间相互分享自己的学习方式与经验等。不仅有利于加强英语老师与班级学生间的联系,还有利于老师更全面的了解学生英语知识掌握程度,跟进学生学习进度。而且这两种交流软件中的语音功能更是可以用于英语语言通话,让学生间互相联系口语,避免‘哑巴’英语情况出现。并且这种娱乐性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大学生更愿意接受,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4.云课堂的创设。老师也能够通过智能手机创建起云课堂,即所谓的引动课堂。这种方式主要是利用了互联网上的云技术,把课堂搬到网上。能够使大学生不再受课堂限制,可以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通过智能手机听到英语教学课程。通过云服务,实现各种英语资料的无限制上传或下载,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互,提高了教学有效性。
  三、结束语
  基于智能手机的大学英语教学,使得移动教学得以快速发展及创新。同时把智能手机运用到大学英语课堂,为网络教学添入了新的活力,这也是教学模式上的一种创新。大学英语老师合理把握其中的度,不仅能够利用智能手机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还能够提升教学有效性,提升课堂灵活性。
  参考文献:
  [1]李瑞侠,于文平.智能手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教师,2015,22:91-93.
  [2]欧咏华.浅谈高校英语教学中智能手机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6,01:154 149.
其他文献
【Abstract】Successful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PD) is beneficial not only to teachers’ professional growth, but also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school and children. This essay will explai
【摘要】从200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以来,已经过去了9年时间。随着近几年翻译硕士专业规模的的极速扩张,一些突出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国内的学者对此已经有所认识并提出了建议,但是这些建议多局限于翻译教学本身,对影响教学效果的周边因素涉及较少。本文试图从学习氛围的视角出发分析翻译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并从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优化翻译硕士培养方案设计和改变学生评价标准等方面提出建议。  
摘要: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在历年的高考大纲中都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能力要求。近年来,数学与物理相结合的问题更是高考的热点,也是难点。而有关数列知识的应用在高考物理试题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所以,重视数列知识在物理题中的应用范围及其应用的方法,是广大考生在高考备考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而本文将对此类问题作简要的归纳和分析。  关键词:数列知识;高中物理;应用  凡涉及数列求解的物理问题,都具
【摘要】基于当前我国英语教育发展现状以及经济社会在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人才需求,传统的翻译教学法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十分有必要结合时代特征对高校英语翻译教学进行优化改革。本文基于功能翻译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行了适当的分析,希望能够为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借鉴。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 大学英语 翻译教学  现阶段,世界经济进一步发展,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显著增强,对各国
【摘要】随着网络化的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高,能够进行信息传播的平台也越来越多。在这个大环境下,高校英语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可以利用网络环境将教学资源进行更好的整合,另一方面可以将之前的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不足进行改进。本文对于在网络环境下高校英语教学,资源的整合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网络环境 高校英语 教学资源整合 发展策略  一、前言  目前,我国的高校英语教学资源
【摘要】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应用,而外语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教学必将纵贯整个语言教学的各个环节。两种语言的差异与碰撞不可避免,不同文化之间又有着必然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璀璨的文化,必将在跨文化交际的传承和发展功不可没。  【关键词】语言 文化 跨文化交际  纵观历史,萨姆瓦等学者总结出七个被大多数人认同的特点:文化是习得的;文化是世代传承的;文化是以文字符号
【摘要】将微课应用到空乘英语教学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对英语的实际场景的运用。本文从微课的特点入手,对微课在空乘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以促进微课在空乘英语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微课 空乘 英语教学  一、微课的定义及特点  1.微课的定义。“微课”是以教学视频为教师进行知识传授讲解的主要载体。微课的视频与学生学习的某个知识点相结合
【摘要】基于中国走向世界并跻身世界强国的国情,加上移动微型学习方式带来的挑战,高等教育已经及时转变教育观念、加强通识教育。本文主要探讨移动微型学习与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的生态化整合。  【关键词】移动微型学习 大学英语 通识教育 生态化整合  引言  我国高等教育自建国以来坚持“专业性人才培养”的宗旨,但是随着科技信息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我国高校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培养的人才知识面窄、人文素质差,甚至不能
English teaching in secondary colleges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s. The individuality of the students and the vocational oriented training goal are the c
1 课题介绍rn该课题来源于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生物质全降解制品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2009年12月通过了山东省科技系统主持的鉴定工作,并获得了鉴定证书(鲁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