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破解执行难对社会诚信建设的重要性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jia1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法律只有执行到位才能发挥出其功效,随着各级法院吹响决胜“执行难”的号角,“执行难”这个老大难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法律若得不到贯彻执行便是一纸空文。“执行难”问题的存在也意味着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没有守住。本文简要阐释了破解执行难对社会诚信建设的积极作用,借此说明法律判决有限执行的重要性。
  关键词:执行难;法治权威;社会诚信建设]
  一、引言
  随着“基本解决执行难”决胜之年的到来,由各级法院齐心协力发起的“基本解决执行难”总攻收获了可喜的成果。到2018年8月31日,已有11860075例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被公布;13835063人次被限制乘坐飞机;5115420人次被限制乘坐火车,在全国范围内;更是有280万失信被执行人在压力下让法定义务得到执行。以更长远的眼光看,破解执行难对树立司法权威,建设法治国家有着深远的作用。随着“执行难”问题的基本解决,社会中的诚信氛围也愈发浓厚。
  二、执行难的危害
  (一)损害法律权威
  众所周知,法律是保障公民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最后一道藩篱,若它的效力无法得到保证,则会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损害法律权威是首当其冲。铂尔曼曾说过;“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形同虚设。”而一大批无法执行到位的案件,对司法的损害更是无法估量的。在之前,因为法院执行力量不够,人们法律意识淡薄等原因,法院判决已生效案件执行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我国各级法院系统都普遍存在。久而久之,人民对法律的信任程度必然会降低。拿到手上的判决书最后变成一纸空文,法律的权威自然被损害了。
  (二)破坏社会公平与正义
  我们已经知道,法律是维护公民权益的最后一道藩篱,是许多被侵害人最后的选择。因此,“执行难”的普遍存在,不仅损害了许多受害者的利益使得信仰法律权威的人寒心,更助长了本就违法或未履行义务的老赖的嚣张气焰。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
  央视的一档节目《新闻调查》曾经报道过这样一个案例,江西省某公司明明具有执行能力,但长期不履行法院判决,手上积压有50多起案件,部分案件甚至有长达数十年的期限。而公司控制人非但不履行判决,反而诽谤法院,攻击执行法官,完全不把法律放在眼里。而至于长时间的无法执行,当地法院也非常无奈。一方面,这些案件重大,专业性强,当地法院执行力量明显不够。另一方面,被执行人的拒不配合让他们束手无措,法院并没有较为有效的办法来限制被执行人的行为。久而久之,判决成了一纸空文,侵害行为也得不到制止,极大地损害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三、破解执行难的司法实践
  2017年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中指出,在全社会大力支持下,各级法院向执行难全面宣战,共受理执行案件614.9万件,执结507.9万件,同比分别上升31.6%和33.1%,执行到位金额1.5万亿元,同比上升54%。全国各级法院以自身的执行不规范为切入点,在充分了解历史案件的基础上,加大力量处理积压案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司法实践中主要有下面几项创新性实践。
  (一)建立联合信用惩戒体系
  2010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开始了信用惩戒的初步探索,但因为信息渠道等的若干局限,它的影响较为有限。接下来,最高法又在2013年7月出台了《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初步规定》,对“老赖”的联合惩戒得以开始,威慑力量初显。最近一次则是在2016年1月,由最高法和国家发改委牵头,中央共计44家单位联合签署了《关于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联合惩戒的大网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覆盖。不能乘坐飞机,限制搭乘火车,限制办理信用卡和贷款,子女无法入读私立学校;老赖的活动空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但比起这些,社会的态度显得威力更大。失信被执行人的信息都会通过特定的渠道公开,“老赖”们不仅处处受限,更会受到来自社会舆论的压力,真正使老赖无处遁形。
  (二)在党的领导下集中多方力量
  要打破“执行难”,僅凭法院一家之力是不够的。许多法院在党的领导下集结多方力量向“执行难”宣战。法院执行部门通过与各企事业单位甚至基层组织合作,广泛动员力量,把执行利剑伸向了实处。
  四、破解执行难与诚信建设
  社会诚信的基础,与法律的权威性息息相关。“执行难”问题的化解从短期看是提高司法公信力的重要举措,从长期看它对社会诚信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信用惩戒
  通过联合信用惩戒,“老赖”们必须直面义务,履行责任,直接提高了社会信用水平。
  (二)潜移默化地增加了人们对司法的敬意
  破解“执行难”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通过打击一批典型的失信被执行人,增强了司法的威慑作用,让普通百姓从内心中尊重法律爱护法律,珍惜和爱护个人信用,自觉遵守法律和社会规则,推动了社会诚信建设。
  五、结束语
  无论站在那种角度来看,破解“执行难”都是一项意义深远的行动。今年是决胜“执行难”的关键之年,各级法院正在全力冲刺。我们作为社会中的普通公民,也应尽自己的一份力。只有国家的每一个公民都珍惜信用信仰法律,我们的社会才是真正地进步,民主与法治才会真正地到来。
  参考文献
  [1]张宝山.解决“执行难”与诚信建设应协调推进[J].中国人大,2018(08).
  [2]张勇.规范法制、加强诚信建设是解决执行难的出路[J].中国审判,2010(12).
  [3]李飞.联合信用惩戒体系与诚信社会建设[N].人民法院报,2018(06).
  [4]王昊.聚力克难攻坚,全面决胜执行难[N].河南法制报,2018(09).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交通监控和交通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以视频图像处理、分析、理解为基础的视频监控技术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中,智能交通系统中的交通检测与信息采
企业年金是企业自愿为职工建立的福利计划,成为大多数现代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增强企业凝聚力、创造力的有效制度。但它的发展程度和覆盖范围却受政府财税政策的影响,大
[摘 要:谚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可见3~6岁的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性格品質形成的关键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健康领域也明确指出:“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即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在长时间的户外器械活动的实践中,我们发现户外体育器械游戏对于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它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强身健
本论文主要开展了以功能DNA为基础的新型传感器的研究。在合理设计DNA组装结构的基础上,将DNA适配体和G-四螺旋DNA酶的裂分体的序列相融合,结合对DNA分子的构象和力学性质的
2006年2月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中多次、多处提到实际利率法的应用,笔者拟根据自己的心得和体会,谈谈在实务中实际利率法的具体应用,期望能对实务中的朋友们提供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