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

来源 :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6302289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民经济的持续深度发展需要现代农业作支撑,发展现代农业则必须建立适应农业产业特点的完整的产业体系。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包括新型农用工业体系、农业产业体系和农业服务产业体系三部分,建立基础牢固的现代农业必须从这三方面着手。
  关键词:现代农业 产业体系 农用工业 农业服务业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modern agriculture industrial system
  Xiong Zhuwu
  Abstract:The national economy continues the depth development to need the modern agriculture to make the support,the development modern agriculture must establish the adaptation agriculture industry characteristic the integrity industrial system.The modern agriculture industry system including the new agriculture with the industrial system,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system and the agricultural service industry system three parts,establishes the foundation reliable modern agriculture to have to begin from these three aspects.
  Keywords:Modern agriculture Industry system Agriculture gathers with the industry Agricultural service industry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5-0056-02
  
  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现代经济的发展需要现代农业作支撑。但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具有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统一的特点,其发展受资源和市场的双重制约,是市场竞争中的弱势产业,单纯依靠市场力量难以实现现代化,必须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来提升自身的发展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是发展相对滞后的产业,已不能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而国民经济进入深度发展阶段后需要有基础牢固的农业作支撑。因此,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构建完整的现代产业支撑体系。借鉴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发展新型农用工业
  农用工业是生产农业生产资料的产业,是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的依托,是增强农业抵抗自然风险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基本保证,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基础。
  从广义上讲,各种先进技术及其产业化的成果都可以为发展现代农业服务,农业生产资料产业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因此,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提升国民经济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提升农业发展水平,而推进现代农业,则必须充分利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成果。
  一般所指的农业生产资料产业,主要是指从事化肥、农药、种子、农机、饲料、农用薄膜等大类产品生产经营的行业。这些行业提供的产品都是直接为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农资质量状况与高质量农资的普及应用范围,直接决定着农业的现代化程度。农资价格直接构成农产品成本的一部分,税费改革完成后,农资价格已经成为农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动往往成为农产品价格变动的重要因素,既影响到农民经营农业的收益和全社会的物价水平,又影响到农业的健康发展和经济社会的稳定。要通过财政、金融、行政和法律等手段调控农资价格,促进农用工业健康发展。
  发展新型农用工业,要重点发展新型肥料、低毒高效农药、多功能农业机械及可降解农膜等新型农业投入品。优化肥料结构,加快发展适合不同土壤、不同作物特点的专用肥、缓释肥;加大对新农药创制工程支持力度,推进农药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农机行业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重点发展大中型拖拉机、多功能通用型高效联合收割机及各种专用农机产品;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农用工业发展的支持政策。
  
  2.健全农业产业体系
  建设现代农业,必须注重开发农业的食品保障、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满足人们对农业和农产品多样化的需要。
  2.1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农业是人们的衣食之源,粮食是农业的根本,必须坚持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逐步构建供给稳定、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努力稳定基本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单产、优化品种、改善品质,实施优质粮食产业、种子、植保和粮食丰产科技等工程;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和促进经济增长,水利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和农产品加工转化等资金和项目安排,要向粮食主产区倾斜;建立和完善粮食安全预警系统,维护国内粮食市场稳定。
  2.2 发展健康养殖业。转变养殖观念,调整养殖模式,做大做强畜牧产业;按照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的要求,加强饲料安全管理,从源头上把好养殖产品质量安全关;牧区要积极推广舍饲半舍饲饲养,逐步扩大对养殖小区的补贴规模;加大动物疫病防控投入力度,健全重大动物疫情监测和应急处置机制;水产养殖业要推广优良品种,加强病害防治,提高健康养殖水平。
  2.3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立足各地自然和人文优势,适应人们日益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而专、新而奇、精而美的各种物质、非物质产品和产业,特别要重视发展园艺业、特种养殖业和乡村旅游业;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示范带动等办法,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加快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专业乡镇。
  2.4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通过贴息补助、投资参股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各级财政要专门安排扶持农产品加工的补助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完善农产品加工业增值税政策,减轻农产品加工企业税负;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要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金融机构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重点解决农产品收购资金困难问题。
  2.5 积极发展生物质产业。加快开发以农作物秸秆等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燃料、肥料、饲料,启动农作物秸秆生物气化和固化成型燃料试点项目,支持秸秆饲料化利用;加强生物质产业技术研发、示范、储备和推广,组织实施农林生物质科技工程;鼓励利用荒山、荒地等资源,发展生物质原料作物种植。
  
  3.发展农业服务产业
  以科技、金融和物流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既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现代经济得以持续协调全面发展的动力,农业领域同样如此。
  3.1 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入,加强国家基地、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创新能力建设;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和投入品使用效率;用信息技术装备农业,发挥气象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服务的作用,鼓励在农业生产中积极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管理信息系统等技术。
  3.2 创新农村金融体制。落实银监会农村金融改革方案,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努力形成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小额贷款组织互为补充、功能齐备的农村金融体系;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担保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放;探索建立土地银行制度,扩大农村资金来源,提高农村经济的货币化程度。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建立完善农业保险体系;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各级财政对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给予保费补贴;完善农业巨灾风险转移分摊机制,探索建立中央、地方财政支持的农业再保险体系。
  3.3 发展现代物流产业。采取优惠财税措施,支持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企业发展;合理布局,加快建设一批设施先进、功能完善、交易规范的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力发展农村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加快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双百市场”、“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和“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等工程;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直接向城市超市、社区菜市场和便利店配送农产品;切实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
  3.4 培育市场流通主体。加快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各类流通中介组织;采取财税、金融等措施,鼓励各类工商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参股和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农村市场建设和农产品、农资经营,培育一批大型涉农商贸企业集团;供销合作社要推进开放办社,发展联合与合作,提高经营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发挥邮政系统邮递物流网络的优势,拓展为农服务领域;加快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步伐,发挥衔接产销、稳定市场的作用;商贸、医药、通信、文化等企业要积极开拓农村市场。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新华网,2007年1月29日
  [2] 刘洁、刘红禹.《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提升农业竞争力》 《中国发展观察》,2007年第3期
其他文献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钢铁冶金企业安全生产形势呈现出新的特点,面临的挑战包括钢铁行业持续低迷、公众对安全生产热点的关注和新媒体的迅速传播、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发展滞后、主
摘要:心理契约的本质是现代组织及其成员对无形的心理内容的一系列期望。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师特征的分析,认为高职院校管理的核心是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潜能,提出了基于心理契约的教师激励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 心理契约 激励  Incentive Pattern Based on the Psychology Contract for Teache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
摘要:本文介绍了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通过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和成效。尊重人才,构建栓心留人的环境;科学管理,建立人才发展的激励机制;拓宽培养途径,努力造就人才。  关键词:人才培养学科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7-0061-02    知识经济时代,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已经成为竞争中取胜的
以马铃薯粉和中筋小麦粉为主要原料制作马铃薯面包.采用单因素和均匀试验,探讨了马铃薯粉、酵母量、水、面包改良剂和绵白糖等添加量对马铃薯面包感官评分的影响.通过回归分
文章讨论了学术期刊分级及其评奖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指出目前期升分级缺乏客观依据和标准,因此,国家应提出“国家重点期刊”的范畴和规范;各类期刊争相晋级的现象普遍存在,高校期
中共贵州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报告提出,到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11年翻一番。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贵州实现农民收入翻番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本文对贵州十年来的农民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