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我国教育大步向前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ge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没学上”到“有学上”再到“上好学”,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教育大步向前。近年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连续保持在4%以上。人人都有学习途径、人人享有出彩机会,学有所教真正落到了实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据教育部统计,2017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达4,2557亿元,比上年增长9.43%。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3,4204亿元,比上年增长8.94%。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幼儿园、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學校生均教育经费总支出均比上年有所增长,增幅分别为:13.21%、6.82%、9.60%、10.70%、8.11%、9.75%。教育投入越来越多,教育资源越来越优质,学习路径越来越广。
  (《人民日报》2018年8月9日)
其他文献
在班级心理活动课上进行活动体验之后,学生被触发的思考是不完全一样的,这时候老师在面对学生的回答时要认真回应,力求提升、点拨,不能忽视或篡改学生的回答。  一节班级心理活动课一般为35分钟或45分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要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教师仅仅依靠扎实的基本功、丰富的心理学的知识是不行的,还需要准确把握上好班级心理活动课的几个关键点。  一、要巧妙地营造氛围  班级心理活动课与
从个体层面的价值涵养,到人际层面的价值对话,再到社会的价值整合,这既是一个从个体到他人再到社会层面的价值建构过程,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逻辑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贵在落地生根,形成可持续的长效机制。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存在三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对学生个体价值涵养机制的把握不够深入,二是教育过程中的价值沟通机制不够多元,三是社会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儒学有诸多继承,这是由于二者都存在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演进过程之中,都是这个民族的重要思想者基于时代实践提出的重要理念,都使用汉语这一独特的语言体系。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当代的重要成果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和社会意识论,又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对我国现实进程的理论归纳。所以,它是多种思想资源和当代实践的总结和升华。  儒学在长期的演化过
本教学实录系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探问生命”第一框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培养感激生命和热爱生命的情怀;树立正确的生命道德观念,增强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培养对生命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理解生命有时尽,生命有接续。  3.懂得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独特的、不可逆的和短暂的;了解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理解个体生命与他人、社会、人类的关系,明确自己生命的使命。  【
“利益共享、责任共担”意味着父母不仅要关心自己孩子的成长,也要关心学校的发展;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校教育,也要关心学生的家庭教育。  家庭和学校是学生生活和成长的主要场所,家长和教师是学生生活和成长的最重要的关键人。家校合作是家庭(家长)和学校(教师)为了实现教育学生的目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行动上相互尊重、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相互成就的过程。“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向儿童提
教师之所以感受不到教育的温馨、浪漫、美好、幸福,那是因为面临一个个教育难题而无能为力或力不从心。一言以蔽之,当一个教育者拥有了强大的教育能力的时候,他才会拥有教育幸福!  思想家卢梭说: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这不禁让人脱口而问:“难道就没有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吗?”答案自然是肯定的,比如写便条和学生进行沟通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法。  第1张便条  小展同学,你好!
前段时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北京、黑龙江、江西和山东四省市2万名家长和2万名小学生进行家庭教育状态调查,调查结果揭示了很多家庭教育的秘密,尤其是颠覆了以往家长们习以为常的那些观点,值得各位家长关注。  调查显示,与孩子的成绩优秀呈正相关的不是买礼物、给零花钱这些物质奖励,而是父母双亲教育理念的一致性、互相理解支持的亲子沟通模式以及家人间良好的情绪理解與反馈。比如说,面对教育分歧时,父母选择“私下
摘 要  十八大以来,教育部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学生的价值观表现首次成为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学生的价值观评价,虽然错综复杂,但是仍有一定的可行性,学生是否真实报告内心想法成为价值观评价的重点。由此来看,在群体水平上监测学生的价值观发展,则有可能获得良好的评价效度。在学校层面对学生进行评价,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如采用多种方法收集信息、为学生创设安全的心理环境、加
<正>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统一的过程,道德与法治课程强调学生认知向行为的转化,以德性为本,以法治为要,能够有效地将法律的约束力量、底线意识与道德教育的感化力量、提升精神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