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培养小学生语文生活化意识的个案分析和研究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fengrg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案例
   在“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中,孩子们首先要深入生活 ,对汉字的来历 、有趣的汉字故事(谜语、歇后语、俗语)、日常生活中的运用等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并且进行有条理的记录整理、展示交流,这些都需要学生用到语文知识。
   首先,与人交流谈话的表达 ,孩子们在查找关于文字的历史演变时,需要请求老师或家长的帮助,要么请求他们帮助在网络上或书籍中查找,要么请求他们带自己到图书馆或提供一些查找的网络设备 ,还要跟家长、长辈 、亲朋好友去询问他们在日常的使用中遇到的问题或看到的现象。这些也需要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和事先的计划 ,需要我们学会如何准确、有礼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在学习寻求帮助的过程中就已经锻炼了语言组织能力 、口语表达能力 、说话的方式和技巧的运用 ,训练了语文听说读写能力中的听与说。
   其次,在选取自己想要的资料时 ,学生需要通过认真地阅读去理解资料的含义 ,用自己的方式去摘录记录所需的资料 ,还要在自己摘录的这些内容中选取自己所需要的核心内容 , 在摘录记录的过程中,既是对写的一个训练,又是对选取资料的一个语文思维上的训练 。在收集各种各样的故事、案例、资料后,还要分门别类地整理记录,将讲述人的语言、人称进行转化和书面化。
   再次,如何将自己获取的这些资料有条理地呈现给同学们,更是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一个训练,用何种方式、条理顺序、口语表达……这些都需要学生以全方位的语文思维去安排协调 ,在学习的全过程中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功能性 。
   最后,通过这一次的调查研究 ,使学生对我国汉字的发展历史、使用情况等有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 ,在潜移默化中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汉字的博大精深,而且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从而有意识地规范使用汉字,维护祖国文字文化的传承,对这一中华民族的统一标识产生浓厚的情感,从而达到语文的人文性教育 。
   在句子训练中 ,常常有将直接引语转换成转述句题型练习 。这虽然是非常常见的 ,但是依然有部分孩子不能准确地转换 ,包括标点符号和人称两部分 。关于这部分教学, 结合生活实际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我们可以选取在家中父母对我们说了什么话 ,先用引用原话的方式呈现出来 ,抓住机会,马上问孩子:“你妈妈昨天对你说了什么 ?” 这时孩子自然而然地会回答:“我妈妈说让我……”然后把孩子说的话相应地再呈现出来 ,这样孩子们就明白转述句该如何改。或者还可以现场请两位同学进行对话,在指名别的同学,问:“他刚才说什么 ?”用生活中的例子来教学, 使学生很容易进行人称的转换,达到教学目的。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就可以想象假如第三个人来问你他说了什么,你如何告诉他。
   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处处能用到语文 ,而这些也正好是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好机会 。例如,我们在出行时获取票务信息 ,可以从票面上知晓我们的出发地及目的地 、车次的信息 、时间信息 、注意事项等。
   这些是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实实在在的问题,身边就有大人们常常因为没有认真阅读或是不会阅读票面信息而坐错车、买错票、赶不上车……
   因此在课堂上我找来几张高铁车票,请同学们先口述从这些车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开始孩子们找的信息虽然准确,但是都很零碎,最多三条,而且没有条理,东一句西一句。后来我引导孩子们说说怎样才能将车票上的全部信息有条理、完整地整理出来?这时孩子们开始思考并回答,说要按一定的顺序逐条整理。
   问题又来了,有孩子问:“老师,写题目吗?”“老师,有什么格式要求吗?”“老师可以用序号吗?”……许许多多与语文书写有关的问题又出现了,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说明孩子们开始用语文的思维去思考关于语文的问题了,有意识地将生活中的问题用规范的语文方法去解决了。
   虽然只是一个小题目,但从孩子们交上来的作业中可以看出,他们不仅能用语文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際问题,还能规范完整地使用文字表达。
   二、问题与反思
   1.教学之前对即将出现的问题预设不足。例如,在进行“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时,每小组将谜语、歇后语、有趣的汉字故事、汉字的演变过程、对联等几个板块都做了收集整理,会有一些重复的内容,如果是在布置任务时就让每个小组选一个内容去准备,不仅会避免内容上的重复,还能将每个板块的内容做得更丰富、深刻。
   2.小组合作的时间安排上要给足时间,孩子们的课外班、作业等占用时间比较长,又要组员之间协调时间,可以早布置,让孩子们有充足的时间去商讨,真正展现合作。
   3.将语文的生活化仅仅在这几个教学内容上强调,而没有从根本上培养学生大语文的观念,没有持久性和规划性。
其他文献
摘 要:生本教育的提出是为了改变传统“以师为本”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新课改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质。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应该以生本教育理念为前提,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帮助学生提高语文阅读效率。   关键词:生本教育理念;语文阅读教学;困难;策略   阶段性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兴趣的关键时期,为了响应新课程改革的
摘 要:线上线下教学已经是一种教学发展的趋势,也是教学改革的进步。它优于常规的线下教学,双线结合能更加灵活地实现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目标性的学习或者复习,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聋生;语文课堂;线上线下;教学策略   对于小学聋生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线上线下教学,教师既要考虑到聋生的特殊性,准确、灵活地运用手语,帮助学生理解,更要考虑聋生的特点,让课件更活泼、生动、有
摘 要: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属于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深入开展新课程改革的情况下,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英语教学。“读写结合”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学生英语学习效率,发展英语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理念;读写教学;实践策略   在小学英语教材中,各单元都是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编排的,具备一定的递进关系。所以教学期间,教师应该对全部的单元加强观察分析,细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和方向有了新的变化。选择有效的阅读方式,可以提高阅读教学成效,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是小学语文教学最直接的教学目标,而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对于学生的后续发展有着直接影响。合作学习实质上是相互学习的形式之一,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
摘 要:在进一步深化学校美育工作的当下,通过教学实践研究,制定出一套多元的实施核心素养的美术单元教学评价的原则、标准、策略,这一美术单元教学评价有助于培养学生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提升美术单元教学的质量。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与机制中使学生个体通过自主探究更加自觉地形成解决现实生活情境问题的关键能力與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美术教学;学习评价   教师需要对主题式单元教学进行深入思考,并且结合具
摘 要:时代发展至今天,伴随科技的不断进步、劳动形态也相应革新,如何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塑造学生核心能力成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命题。新课改的核心价值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小学应从核心素养的视角对劳动教育加以考量意义非凡。   关键词:劳动教育;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小学生,教育从业者更应从全局出发,全面培养。近年来,由于升学率、唯成绩论的裹挟,小学劳动教育呈现被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斷落实,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言语思维,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语文的重要性,并且学会利用言语思维去解决问题。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设计了几个主题单元,每个单元包含同一主题的文章,句子非常优美,内容积极健康,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言语思维。分析了言语·思维概述,然后提出了几点基于“言语·思维”的小学语文“习作单元”教学策略,以期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扎实提升
摘 要:在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中,大多数教师对学生的深度阅读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普遍较少,其阅读的兴趣淡薄。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助于提高其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并且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小学生能建立更加积极的阅读信心,体验阅读的乐趣。基于此,针对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展开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开展深度阅读活动,帮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