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娟是老天发现的,不是我们,这样的文字是教不出来的。”作家陈村说。没有任何炒作,去年至今,新疆女孩李娟的作品在文坛炙手可热。
来自新疆的李娟,高中辍学,至今仍生活在阿勒泰乡村,跟着母亲做裁缝、卖小百货,常年随着游牧的哈萨克牧民做小买卖谋生。
李娟在博客里说:“从去年(2009年)7月初到现在便一直待在富蕴县南面荒野深处的家中。没有网络,没有电视(本来有,后来我妈发飙给砸了),寥寥几本书,三袋大米,三袋面粉,八吨煤,一直陪着我。好在被我妈封为鸭司令,天天放鸭子,总算没有吃闲饭。但只听说过牧鹅女,怪浪漫的。牧鸭女却是大大的另一回事。”
这些看似平淡无聊的生活,成了李娟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阿勒泰的角落》和《我的阿勒泰》绝大部分都是作者在阿勒泰乡居生活的写照。
这位乡野女孩的文字开始只是在上海的报纸和网络上流传,很快,打听李娟是谁的人越来越多。终于,去年夏天,她被邀到上海,汗流浃背“像挨斗一样”,在诸多作家包围下被郑重“讨论”了一次,王安忆、陈村、李敬泽等主动联手推荐,这个阿勒泰的乡野女孩终于藏不住了。
新疆阿勒泰,特殊的自然与地域,无疑帮了李娟的忙。她在为那些做衣服的主妇们量体作衣时,用软尺绕在她们肩上、胸前,“触着她肉身的温暖,触着她呼吸的起伏”,会“不由深陷一些永恒事物的永恒之处”。
在网上,通过李娟拍的一些照片,能看到她的家——戈壁滩,还有她和母亲住的地窝子。有人初见,几要落泪。地窝子照片旁,李娟喜滋滋地批注道:“谁不说,这是一个星级的地窝子呢?”
出版人路金波说,现在的新一代写手很危险,他们丢失了最基本的写作本事,但李娟的作品仿佛让人吸进一口氧气。
作家舒飞廉则认为,李娟的东西让弄文字的人绝望。“她的出现,就像当年的萧红一样,是天才的出现。李娟和阿勒泰的关系,就像萧红和呼兰河的关系。”
在《要过不好不坏的生活》里,李娟这样写她的“馕”:面粉、水和盐均匀地一一如相拥熟睡一般揉和在一起,然后一起与火相遇,在高温中芳香地一边绽放一边成熟。
第一个馕非常完美地成熟了,镀上了最最美妙的食物的金黄色,香气扑鼻。那香气是“暴发户似的”、“喜难自胜的”,“华美香气”。
在《每天一次的激烈相会》中,写到羊群母子相会的场面,李娟说:“头盖骨快要被掀开一般。”她写小羊羔是“柔软的小卷毛喜悦地膨胀着”,羊的叫声是“水淋淋的小嗓门”……
洗衣服的时候,李娟趴在河边的石头上呼呼大睡。不过有一次“正睡着呢,有一条珠光宝气的毛毛虫爬到了我的脸上,从那以后就再也不敢睡了”。
“谁写毛毛虫用过‘珠光宝气’这样的比喻?这就是天籁!”作家苏北说。
在教写作的时候,作家王安忆让学生朗读李娟的短文:“她的文字一看就认出来,她的文字世界里,世界很大,时间很长,人变得很小,人是偶然出现的东西。”
有人这样评价她:“李娟的文字,那种特殊的气息,除了归为天地所养,很难找到其他的传承。”
来自新疆的李娟,高中辍学,至今仍生活在阿勒泰乡村,跟着母亲做裁缝、卖小百货,常年随着游牧的哈萨克牧民做小买卖谋生。
李娟在博客里说:“从去年(2009年)7月初到现在便一直待在富蕴县南面荒野深处的家中。没有网络,没有电视(本来有,后来我妈发飙给砸了),寥寥几本书,三袋大米,三袋面粉,八吨煤,一直陪着我。好在被我妈封为鸭司令,天天放鸭子,总算没有吃闲饭。但只听说过牧鹅女,怪浪漫的。牧鸭女却是大大的另一回事。”
这些看似平淡无聊的生活,成了李娟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阿勒泰的角落》和《我的阿勒泰》绝大部分都是作者在阿勒泰乡居生活的写照。
这位乡野女孩的文字开始只是在上海的报纸和网络上流传,很快,打听李娟是谁的人越来越多。终于,去年夏天,她被邀到上海,汗流浃背“像挨斗一样”,在诸多作家包围下被郑重“讨论”了一次,王安忆、陈村、李敬泽等主动联手推荐,这个阿勒泰的乡野女孩终于藏不住了。
新疆阿勒泰,特殊的自然与地域,无疑帮了李娟的忙。她在为那些做衣服的主妇们量体作衣时,用软尺绕在她们肩上、胸前,“触着她肉身的温暖,触着她呼吸的起伏”,会“不由深陷一些永恒事物的永恒之处”。
在网上,通过李娟拍的一些照片,能看到她的家——戈壁滩,还有她和母亲住的地窝子。有人初见,几要落泪。地窝子照片旁,李娟喜滋滋地批注道:“谁不说,这是一个星级的地窝子呢?”
出版人路金波说,现在的新一代写手很危险,他们丢失了最基本的写作本事,但李娟的作品仿佛让人吸进一口氧气。
作家舒飞廉则认为,李娟的东西让弄文字的人绝望。“她的出现,就像当年的萧红一样,是天才的出现。李娟和阿勒泰的关系,就像萧红和呼兰河的关系。”
在《要过不好不坏的生活》里,李娟这样写她的“馕”:面粉、水和盐均匀地一一如相拥熟睡一般揉和在一起,然后一起与火相遇,在高温中芳香地一边绽放一边成熟。
第一个馕非常完美地成熟了,镀上了最最美妙的食物的金黄色,香气扑鼻。那香气是“暴发户似的”、“喜难自胜的”,“华美香气”。
在《每天一次的激烈相会》中,写到羊群母子相会的场面,李娟说:“头盖骨快要被掀开一般。”她写小羊羔是“柔软的小卷毛喜悦地膨胀着”,羊的叫声是“水淋淋的小嗓门”……
洗衣服的时候,李娟趴在河边的石头上呼呼大睡。不过有一次“正睡着呢,有一条珠光宝气的毛毛虫爬到了我的脸上,从那以后就再也不敢睡了”。
“谁写毛毛虫用过‘珠光宝气’这样的比喻?这就是天籁!”作家苏北说。
在教写作的时候,作家王安忆让学生朗读李娟的短文:“她的文字一看就认出来,她的文字世界里,世界很大,时间很长,人变得很小,人是偶然出现的东西。”
有人这样评价她:“李娟的文字,那种特殊的气息,除了归为天地所养,很难找到其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