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中利用数据库检索论文抄袭行为

来源 :编辑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dfgh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审过程中利用数据库检索系统对《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的来稿进行查新,发现2007-03—2008-03共30篇有抄袭现象的稿件。对这些稿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工作经验就如何发现抄袭稿件提出建议。
其他文献
总结《植物学报》近年来的办刊实践和感悟。认为明确的期刊定位、国际化的编委会、海外合作出版、开放存取、追踪前沿学科的优秀稿件、发表周期短、出版质量高、期刊的广泛宣
自1990年起使用耳蜗电图、听性脑干反应和第VIII颅神经动作电位对内耳和耳蜗神经功能进行术中监护。18例内耳道和桥小脑角手术应用术中监护方法,有16例得到了良好的听觉保护。报告了迷路后进路、乙状窦后进路和颅中窝进路作前庭神经切断术、面神经血管减压术和听神经瘤摘除术、岩骨胆脂瘤和管内蛛网膜囊肿摘除术的监护技术和听觉保护方法。因为CM/N1可在听神经断离后持续保留数分钟,听性脑干反应有均算时间延迟,
报告人工镫骨再次手术66例(72耳)的手术发现。其中属传导性聋66耳,感音神经性聋6耳。最常见的失败原因依次为人工镫骨功能失常(17耳,占23.6%),前庭窗骨性再封闭(16耳,占22.2%),砧骨脱位、松动(10耳,占13.9%),前庭窗肉芽肿(9耳,占12.5%),砧骨长突坏死(8耳,占11.1%)和纤维粘连(7耳,占9.7%)等。66耳传导性聋再次手术的成功26耳,占39.4%,但6耳发生全
编辑在加工修改文章过程中错误行使修改权表现在主观武断和盲目自信,任意删改稿件,过于强调“文责自负”,或盲目崇拜权威,姑息迁就。其原因是主体意识过强或过弱。正确行使修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