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苯蝶啶对抗强心甙毒性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药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ra_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采用清醒家兔静脉滴注给药方法研究了氨苯蝶啶对强心甙毒性的拮抗作用。试验用体重1.7~2.2kg的家兔,先按5或10mg/kg给予氨苯蝶啶口服,然后静脉滴注哇巴因(毒毛旋花子甙G)的稀释液以测定其毒性作用。结果:对照组、低剂量和高剂量氨苯蝶啶组家兔,哇巴因的致心律失常剂量分别为 The authors used awake rabbit intravenous infusion method to study the triamterene on the cardiac glycosides antagonism. Test rabbits weighing 1.7-2.2 kg were given oral triamterene at 5 or 10 mg / kg and then intravenously diluted with ouabain (venom G) to determine their toxic effects. Result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duced arrhythmia doses of rabbits and ouabain in the low-dose and high-dose triamterene groups were
其他文献
专题类研究性学习是与我国新课改教育理念相符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专题类教学以及研究性学习的结合,能够分别从教学理论以及实践两个层次提高教学质量。不同专题的研究,可以帮助学生梳理庞大而繁杂的知识系统,将其分门别类,从而有次序地逐步完成。专题类研究性学习在我国教育中的运用极其广泛,然而正如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所述一般,由于频繁运用,其中的一些缺陷也逐渐暴露,许多教师对如何有效实施专题类研究性学习产生了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