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深空到深海,从个人到万物,北斗作为提供时空基准信息的系统,不仅是我们的信息基础设施,更是护卫国门的一把金钥匙。自主可控的卫星导航系统,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可是,北斗真的是“不明觉厉”吗?跟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它远在天边,却近在眼前。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在中国市场申请入网的智能手机里,有四分之三以上都支持北斗定位的。这一太空高科技,普遍关照着普罗大众。
今天,我們先来揭秘一下北斗到底有哪些独门秘籍。
“心脏”300万年误差一秒
在复杂的、代表现代高尖端科技前沿技术的卫星导航系统中,其中能被称之为“心脏”的部分,有着怎样超然的能力呢?
由于卫星导航系统在空间高速运转,不同种类的接收机用户,位置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且地球自身也持续不断地转动,其间微小的时间误差,将导致光速运行的无线电波产生巨大的测量误差,因此时间系统的精确计量和同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们知道,天地间越同步,误差越小,定位的精度就越高,大家得到的数据就越准确。要修炼好这门技能,核心就是做好时间测量,也就是掌握好时间的精度。而要掌握好时间精度,就要靠原子钟。
而北斗的心脏,就是一座原子钟。它是目前人类最精确的时间测量仪器,也是导航卫星最关键的核心设备。在卫星导航系统中,1纳秒就是十亿分之一秒的时间误差,将导致0.3米的距离误差。如果我们时间差出去一秒,那我们的距离就会差出去3后面8个零这么大的距离!人类要想实现这么精密的时间测量,一般的钟可做不到,只有靠原子钟的力量。
根据量子力学的原理,原子内部有上下两个能级结构,当原子从一个能级跃迁至另外一个能级时,吸收或者释放出的电磁波频率是固定的,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共振频率。例如铯133的一个共振频率为9192631770赫兹。用它制作的计时仪器就可以非常准确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使用的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所研制的星载铷原子钟,这些原子钟实现了元器件100%国产化,目前的精度可达到300万年误差仅为1秒。
“三”的奥秘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北斗系统的发展中也蕴含了很多与“三”有关的奥秘,包括北斗系统发展战略、系统架构、星座配置、工作原理、信号体制、服务规划、未来愿景等等诸多方面。
北斗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其中空间段由3颗GEO卫星、3颗IGSO和24颗MEO卫星等组成。地面段则包括主控站、时间同步/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地面站,以及星间链路运行管理设施。北斗系统用户段包括北斗及兼容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芯片、模块、天线等基础产品,以及终端设备、应用系统与应用服务等。

北斗独创了“三种轨道”混合星座。它是由GEO卫星、IGSO卫星和MEO卫星三种轨道卫星组成的混合导航星座。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指出,世界上其他卫星导航系统都是单一轨道的部署,北斗是三个轨道的卫星组成的星座系统。除了MEO轨道之外,还有同步轨道的,一个是静止的GEO卫星,一个是倾斜同步轨道的IGSO卫星,由于它们的存在,在亚太大部分地区,用户搜到的卫星就会比其他系统多。因为这两个轨道的卫星高度更高,可见性更好。“除了天地双向通信,北斗还具有短报文系统,而短报文通信功能是其他国家的卫星导航系统都不具备的功能。在海上,没有手机信号,或者灾害发生时通信受阻,这时候,如果你有北斗终端,就可以通过卫星发送短报文来与外界联系。如果你在中国及周边地区,一次可以发一千个汉字呢。不过它跟发手机短信又不太一样。现在的普通手机还发不了短报文,必须用北斗专门的通信终端才能发。中国的渔民和海洋执法船都有这样的装备。”
与此同时,北斗系统是全球第一个提供三频信号服务的卫星导航系统。GPS使用的是双频信号,使用双频信号可以减弱电离层延迟的影响,而使用三频信号可以构建更复杂模型消除电离层延迟的高阶误差。同时,使用三频信号可提高载波相位模糊度的解算效率,理论上还可以提高载波收敛速度,这就是北斗的后发优势。
此外,位置信息(Position)、速度信息(Velocity)和时间信息(Time)是构成北斗信息服务的“三要素”。
北斗系统可向全球提供优于10米的定位服务,亚太地区定位精度达到5米。北斗系统提供的位置信息服务,输出结果为“经度、纬度、高程”或者“x,y,z”,不管哪种输出形式,恰好都是“三个参量”,一个不多,一个不少。同时,通过精密单点定位、星基增强、地基增强等方式,可将定位精度提高到米级、分米级乃至厘米级。北斗系统提供的测速精度能力优于0.2米/秒。北斗系统可为用户提供优于20ns的授时服务,在此基础上利用差分授时、双向比对等技术手段,可进一步提升授时精度。
实际上,无论你在哪里,北斗都在你身边。在全国30多个城市650多万辆汽车上都装有北斗芯片;国际上主流的智能手机都用到了北斗。手机导航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收卫星导航信号的芯片,这个卫星导航是以芯片的模式体现在手机的硬件里面,另外一部分是基于芯片收星以后提供服务的导航软件 ,比方说大家熟悉的百度、高德地图,把北斗发送的位置信息展示在一张地图上,让人们方便地去找路。手机终端是否用到北斗系统,是体现在芯片里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