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如何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而科学合理的运用恰当的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启发式”教学模式应该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我想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探索谈一谈在(八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一、“启发式”教学的概念
“启发式”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
该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主动学习与教师主导作用的统一。教师的主导作用贵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勤动脑、勤思考、勤动手和勤动口的习惯。通过学生的智力活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并发展认知能力,注重教法和学法相结合,强调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结合。
二、“启发式”教学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八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目标和面临的问题
学生经过七年级一学年的英语学习,已经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可以说学生学习游刃有余。而八年级无论是学习内容还是学习范围都加深和扩大了,根据《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本年级学生除课本外,课外阅读字数要达到全年不少于10万字(经过详细推算,如果以一篇100字左右的文章为例,那么每天阅读至少5篇文章,才能达到要求),同时要达到四级阅读学习目标——明确自己的学习需要和目标,能连贯、流畅地朗读课文,能从简单的文章中找出有关信息,理解大意;能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的意思;能理解并解释图表提供的信息;能读懂短篇故事,理解简易读物中的事件发生顺序和人物行为;能从口头和书面材料中提取信息,扩展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并描述结果。能读懂简单的个人信件;能使用英汉词典等工具书帮助阅读理解。
(注:此外,学生必须掌握以下基本阅读技能——了解信息,培养和发展阅读技能,在篇章中学习语言知识。依次会认读、略读、跳读、根据所读内容画图、标图、连线、填表、排序、补全信息;为课文选择或添加标题;根据所读内容制作图表;边读边操作;判断情况的真伪;边读边通过推理,形成对整个故事发展的见解。课堂中要能做到——略读、扫读、找读、跳读、预测;理解大意、分清文章论点和论据;猜测词义;推断;阅读细节;理解文章结构;理解图表信息;理解逻辑关系;理解作者意图及评价阅读内容。阅读后期要能做到——转述所读内容、根据所读内容进行角色扮演、讨论、续尾和写摘要。)
可以说要完成阅读目标是很有难度的,同时,我们还面临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转型期,身心变化以及学习难度加大必然会使一部分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厌学,这时就急需我们教师帮助学生梳理学习体系,调整学习策略并转变学习方法,所以教师调整教学方法也就是大势所趋了,“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和实施恰好适合八年级学生,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2、“啟发式”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选材很重要,我们要选择内容健康,贴近学生生活和语言水平的文章,
同时题材要广泛,体裁多样,结构有变化,具有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文化性、挑战性和时代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吸引住学生,使其产生兴趣。
其次,课堂实施中要注意应该依学生水平灵活制定教学环节,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具体参考方法如下:
①“对话”式文章
任务环节可以设置略读并完成两个问题,然后通读原文完成表格(还可以设置单三改写,短文改写等等。)再通过小组合作仿做新对话(这个环节学生都很喜欢,因为会有很多有趣的新生成的内容,效果很好!)。总之,通过引导与合作来体现“启发式”教学的效果。
②“短文”式文章
这样的阅读文章应该是最广泛的,通常是记叙文、说明文、论文、日记甚至是诗歌。课程实施中,可以先由一个问题引导学生略读全文,了解大意,然后设置不同的任务让学生通读、跳读全文(如判断、选择、完成表格等等),接着引导学生精读全文,注意文章的中心句和领略作者的真正意图(可以同时设置任务:如找每段主题句,猜词句意,划语法句等),最后可进行改写、缩写等任务。以上环节可以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或讨论的形式来体现“启发式”教学的有效应用。(反思:通过实施我觉得这种方法使学生对文章记忆深刻,效果很好)
最后,我认为“第二课堂”的活动也应该积极配合起来,这样学生会有更高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的动力。如八年级“第二课堂”——英语小报展暨英语阅读能力大赛。在展示作品的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答题竞赛”,既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又达到了提升阅读水平的能力。
以上各环节的实施方法不尽相同,总之,只要我们教师多动脑多思考,就一定能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引导下找到适合自己学生的有效方法,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针对常见的阅读教学中的问题,本人有几点思考并提供一组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忽略对文章整体的把握转而强调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无形中把完整的语篇“肢解”开来,这样会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整体水平的提高,毕竟文章理解的过程要遵循语言阅读、信息理解和信息融合的规律。所以日常教学中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改变要从教师自身做起。
参考数据:
教学方式记住率 教学方式采用率
教师讲授5% 教师讲授95%
学生阅读10% 学生阅读80%
视听并用20% 视听并用70%
教师演示30% 教师演示65%
学生讨论50% 学生讨论45%
学生实践70% 学生实践20%
学生教别人95% 学生教别人5%
这组数据足以证明“启发式”教学遵循了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科学合理的将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本课题的研究和探索还是初步阶段,有待发展和完善,我会坚持“启发式”为主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继续在英语听、说、读、写、练等更多领域中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为初中英语教学的探索提供更多高效案例,与同行们分享和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一、“启发式”教学的概念
“启发式”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
该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主动学习与教师主导作用的统一。教师的主导作用贵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勤动脑、勤思考、勤动手和勤动口的习惯。通过学生的智力活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并发展认知能力,注重教法和学法相结合,强调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结合。
二、“启发式”教学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八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目标和面临的问题
学生经过七年级一学年的英语学习,已经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可以说学生学习游刃有余。而八年级无论是学习内容还是学习范围都加深和扩大了,根据《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本年级学生除课本外,课外阅读字数要达到全年不少于10万字(经过详细推算,如果以一篇100字左右的文章为例,那么每天阅读至少5篇文章,才能达到要求),同时要达到四级阅读学习目标——明确自己的学习需要和目标,能连贯、流畅地朗读课文,能从简单的文章中找出有关信息,理解大意;能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的意思;能理解并解释图表提供的信息;能读懂短篇故事,理解简易读物中的事件发生顺序和人物行为;能从口头和书面材料中提取信息,扩展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并描述结果。能读懂简单的个人信件;能使用英汉词典等工具书帮助阅读理解。
(注:此外,学生必须掌握以下基本阅读技能——了解信息,培养和发展阅读技能,在篇章中学习语言知识。依次会认读、略读、跳读、根据所读内容画图、标图、连线、填表、排序、补全信息;为课文选择或添加标题;根据所读内容制作图表;边读边操作;判断情况的真伪;边读边通过推理,形成对整个故事发展的见解。课堂中要能做到——略读、扫读、找读、跳读、预测;理解大意、分清文章论点和论据;猜测词义;推断;阅读细节;理解文章结构;理解图表信息;理解逻辑关系;理解作者意图及评价阅读内容。阅读后期要能做到——转述所读内容、根据所读内容进行角色扮演、讨论、续尾和写摘要。)
可以说要完成阅读目标是很有难度的,同时,我们还面临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转型期,身心变化以及学习难度加大必然会使一部分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厌学,这时就急需我们教师帮助学生梳理学习体系,调整学习策略并转变学习方法,所以教师调整教学方法也就是大势所趋了,“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和实施恰好适合八年级学生,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2、“啟发式”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选材很重要,我们要选择内容健康,贴近学生生活和语言水平的文章,
同时题材要广泛,体裁多样,结构有变化,具有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文化性、挑战性和时代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吸引住学生,使其产生兴趣。
其次,课堂实施中要注意应该依学生水平灵活制定教学环节,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具体参考方法如下:
①“对话”式文章
任务环节可以设置略读并完成两个问题,然后通读原文完成表格(还可以设置单三改写,短文改写等等。)再通过小组合作仿做新对话(这个环节学生都很喜欢,因为会有很多有趣的新生成的内容,效果很好!)。总之,通过引导与合作来体现“启发式”教学的效果。
②“短文”式文章
这样的阅读文章应该是最广泛的,通常是记叙文、说明文、论文、日记甚至是诗歌。课程实施中,可以先由一个问题引导学生略读全文,了解大意,然后设置不同的任务让学生通读、跳读全文(如判断、选择、完成表格等等),接着引导学生精读全文,注意文章的中心句和领略作者的真正意图(可以同时设置任务:如找每段主题句,猜词句意,划语法句等),最后可进行改写、缩写等任务。以上环节可以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或讨论的形式来体现“启发式”教学的有效应用。(反思:通过实施我觉得这种方法使学生对文章记忆深刻,效果很好)
最后,我认为“第二课堂”的活动也应该积极配合起来,这样学生会有更高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的动力。如八年级“第二课堂”——英语小报展暨英语阅读能力大赛。在展示作品的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答题竞赛”,既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又达到了提升阅读水平的能力。
以上各环节的实施方法不尽相同,总之,只要我们教师多动脑多思考,就一定能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引导下找到适合自己学生的有效方法,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针对常见的阅读教学中的问题,本人有几点思考并提供一组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忽略对文章整体的把握转而强调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无形中把完整的语篇“肢解”开来,这样会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整体水平的提高,毕竟文章理解的过程要遵循语言阅读、信息理解和信息融合的规律。所以日常教学中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改变要从教师自身做起。
参考数据:
教学方式记住率 教学方式采用率
教师讲授5% 教师讲授95%
学生阅读10% 学生阅读80%
视听并用20% 视听并用70%
教师演示30% 教师演示65%
学生讨论50% 学生讨论45%
学生实践70% 学生实践20%
学生教别人95% 学生教别人5%
这组数据足以证明“启发式”教学遵循了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科学合理的将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本课题的研究和探索还是初步阶段,有待发展和完善,我会坚持“启发式”为主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继续在英语听、说、读、写、练等更多领域中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为初中英语教学的探索提供更多高效案例,与同行们分享和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