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习作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在小学语文中,学生的作文学习与写作一直困扰着学生和老师。教师应发现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变传统的习作教学方式。如何让小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体验式学习中完成习作学习呢?本文从活学活用素材,以说引写;丰富教学手段,淡化写法;改变批改方式,个性评价几个方面来探讨有效习作策略。
关键词:习作教学;小学语文;体验式;有效策略
一、传统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传统习作方法是教师给出经典范文、模板,学生套用模板,这种教学方式太过单一,学生思维受限,不能充分发挥想象力,作文形式固化。小学生语言积累少,缺乏生活经验和写作素材,他们的写作重模仿,没有新意,作文不仅没有表达真实情感,反而显得不真实。很多学生也惧怕写作,认为写作好难,因此对写作不感兴趣,加上生活圈小,经验不足,写作能力低,总觉得无话可说。如何解决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小学生学会写作,热爱写作呢?
二、小学语文习作课体验式教学策略
1.活学活用素材,以说引写
在习作教学中,语文教师经常关注文章的词汇、句子、结构,而不注重引导学生写出真实情感的文章。要想写出真实情感的文章,就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写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从生活中得出感悟。首先要学会观察生活,不断激发写作兴趣,善于挖掘生活中的人和事,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春游,组织集体种树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去感受和体验生活。还可以从校园活动中找素材,比如学校组织的拔河比赛、跳绳比赛,学生从中体验,有话可说,有话可写。除了从生活中找素材外,教师还可以在班上开展一些小活动,例如聆听先进事迹,讲讲最喜欢的一本书,把自己喜爱的照片拿到班上展示,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后就有感而发,再把自己的感受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在一种参与式、体验式活动中完成习作任务。教师不仅可以利用课内资源,还可以利用课外资源鼓励学生从生活实践中挖掘素材。学生通过阅读、电视、广播等途径收集素材,等到写作的时候,活用这些素材把浮现在脑海中的素材想象成一幅画,用语言文字描述出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2.丰富教学手段,淡化写法
有了丰富的生活素材外,丰富的教学手段也是不可或缺的。好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兴趣,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习作,享受习作的过程,体验习作的乐趣,热爱写作。想象是写作的翅膀,多样的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的想象。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偏爱习作技巧和方式的讲解,给出各种条条框框的格式,学生根据格式套作文,写出来的作文生硬,忽略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注重方式的引导,淡化技巧,使得小学习作课变得有趣生动。课前唱儿歌,不仅能活跃气氛,还能打开学生思维,例如要写一件有趣的事,老师课前放一首童年儿歌,学生也开始回味自己的童年,接下来老师要求学生讲讲自己童年发生有趣的事,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进入一种逼真的情景进行习作。教师可以经常让学生编写小故事,当学生看到看图写话作文时,就知道如何写了。也有些老师巧用例文,引入一些好的例文让学生赏析,有助于学生发现好词好句,或者引入两个片段作对比,让学生去评价哪段写的更好,好在哪里,学生也明白自己也要在哪些方面多下功夫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除了以上这些方式外,还有角色扮演,现场模拟活动来引导习作课的教学。例如在小学三年级运木头这一课时,教师先分别分组让学生模拟图画中的小猴、小猪和小熊,班上的同学积极参加,緊接着从每组里挑选表演最认真的学生上台表演,教师要求学生扮演小猴的人坐在凳子上运木头,扮演小猪的人把讲台当做木头推木头,扮演小猪的人把书卷起来扛着木头,表演完后老师问他们三个人的感受,每位学生各用一些词语来描述,这样逼真的场景让学生体会到真实的感受,写出来的作文也活灵活现,富有真实性。
3.改变批改方式,个性评价
小学作文的批改和评价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及时检查学生作文中存在问题,发现学生习作优点的重要手段。传统作文批改一般是老师完成,老师按照自己的要求统一批改作文,评语有时太少反应不了问题,学生的积极性受挫,评语太长学生也不会认真看完再去修改,这样的批改方式没有多大效果。因此教师要牢牢把握学段习作目标,评改要求,注重评改策略。小学生自尊心强,喜欢表现,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如果他的作文被当作范文在全班展示,他会非常开心,因此老师在批改时针对不同学生调整批改要求,对于部分习作能力差的学生适当放低要求,在写评语时,善于去发现值得肯定的一面,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与希望,例如某位同学文章语句不通顺,但是字写的很工整、态度也很认真,老师期待你的进步。教师也可采取面对面批改的方式,当面指出小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错误,这种方式能快速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学生可以采取自改或互改的方式,自改有助于他们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同学之间互改让他们处在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中,有助于学生从他人作文中发现自己常犯的一些错误,意识到问题,及时改正,同学之间相互打分,交流互评,遇到问题或不懂的可以直接指出来,取长补短,更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批改中当小老师的愿望,无论是学生自改自评,还是互改互评,这样个性化的评价都需要老师的帮助和指导,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批改水平和评价能力。
三、体验式课堂习作教学的有效性
体验式习作教学让学生在相对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习作任务,让习作教学走出困境,丰富的素材,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会发现生活,学会感悟生活,热爱写作。好的教学手段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课堂气氛活跃,激发学生想象力,跳出原有思维的包围圈,挣脱传统习作方式的禁楛。多样化的批改和评价方式,紧紧把握住习作学段的目标,突出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突显人性化教学,体现小学语文习作课的人文性和趣味性。
参考文献:
[1]刘申.关于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10).
[2]刘雪梅.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策略简析[J]新课程(小学),2012.
[3]孟蕙.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方法[J].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2011.
作者简介:
朱双丽,女,汉族,大理大学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关键词:习作教学;小学语文;体验式;有效策略
一、传统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传统习作方法是教师给出经典范文、模板,学生套用模板,这种教学方式太过单一,学生思维受限,不能充分发挥想象力,作文形式固化。小学生语言积累少,缺乏生活经验和写作素材,他们的写作重模仿,没有新意,作文不仅没有表达真实情感,反而显得不真实。很多学生也惧怕写作,认为写作好难,因此对写作不感兴趣,加上生活圈小,经验不足,写作能力低,总觉得无话可说。如何解决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小学生学会写作,热爱写作呢?
二、小学语文习作课体验式教学策略
1.活学活用素材,以说引写
在习作教学中,语文教师经常关注文章的词汇、句子、结构,而不注重引导学生写出真实情感的文章。要想写出真实情感的文章,就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写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从生活中得出感悟。首先要学会观察生活,不断激发写作兴趣,善于挖掘生活中的人和事,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春游,组织集体种树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去感受和体验生活。还可以从校园活动中找素材,比如学校组织的拔河比赛、跳绳比赛,学生从中体验,有话可说,有话可写。除了从生活中找素材外,教师还可以在班上开展一些小活动,例如聆听先进事迹,讲讲最喜欢的一本书,把自己喜爱的照片拿到班上展示,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后就有感而发,再把自己的感受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在一种参与式、体验式活动中完成习作任务。教师不仅可以利用课内资源,还可以利用课外资源鼓励学生从生活实践中挖掘素材。学生通过阅读、电视、广播等途径收集素材,等到写作的时候,活用这些素材把浮现在脑海中的素材想象成一幅画,用语言文字描述出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2.丰富教学手段,淡化写法
有了丰富的生活素材外,丰富的教学手段也是不可或缺的。好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兴趣,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习作,享受习作的过程,体验习作的乐趣,热爱写作。想象是写作的翅膀,多样的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的想象。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偏爱习作技巧和方式的讲解,给出各种条条框框的格式,学生根据格式套作文,写出来的作文生硬,忽略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注重方式的引导,淡化技巧,使得小学习作课变得有趣生动。课前唱儿歌,不仅能活跃气氛,还能打开学生思维,例如要写一件有趣的事,老师课前放一首童年儿歌,学生也开始回味自己的童年,接下来老师要求学生讲讲自己童年发生有趣的事,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进入一种逼真的情景进行习作。教师可以经常让学生编写小故事,当学生看到看图写话作文时,就知道如何写了。也有些老师巧用例文,引入一些好的例文让学生赏析,有助于学生发现好词好句,或者引入两个片段作对比,让学生去评价哪段写的更好,好在哪里,学生也明白自己也要在哪些方面多下功夫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除了以上这些方式外,还有角色扮演,现场模拟活动来引导习作课的教学。例如在小学三年级运木头这一课时,教师先分别分组让学生模拟图画中的小猴、小猪和小熊,班上的同学积极参加,緊接着从每组里挑选表演最认真的学生上台表演,教师要求学生扮演小猴的人坐在凳子上运木头,扮演小猪的人把讲台当做木头推木头,扮演小猪的人把书卷起来扛着木头,表演完后老师问他们三个人的感受,每位学生各用一些词语来描述,这样逼真的场景让学生体会到真实的感受,写出来的作文也活灵活现,富有真实性。
3.改变批改方式,个性评价
小学作文的批改和评价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及时检查学生作文中存在问题,发现学生习作优点的重要手段。传统作文批改一般是老师完成,老师按照自己的要求统一批改作文,评语有时太少反应不了问题,学生的积极性受挫,评语太长学生也不会认真看完再去修改,这样的批改方式没有多大效果。因此教师要牢牢把握学段习作目标,评改要求,注重评改策略。小学生自尊心强,喜欢表现,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如果他的作文被当作范文在全班展示,他会非常开心,因此老师在批改时针对不同学生调整批改要求,对于部分习作能力差的学生适当放低要求,在写评语时,善于去发现值得肯定的一面,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与希望,例如某位同学文章语句不通顺,但是字写的很工整、态度也很认真,老师期待你的进步。教师也可采取面对面批改的方式,当面指出小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错误,这种方式能快速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学生可以采取自改或互改的方式,自改有助于他们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同学之间互改让他们处在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中,有助于学生从他人作文中发现自己常犯的一些错误,意识到问题,及时改正,同学之间相互打分,交流互评,遇到问题或不懂的可以直接指出来,取长补短,更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批改中当小老师的愿望,无论是学生自改自评,还是互改互评,这样个性化的评价都需要老师的帮助和指导,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批改水平和评价能力。
三、体验式课堂习作教学的有效性
体验式习作教学让学生在相对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习作任务,让习作教学走出困境,丰富的素材,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会发现生活,学会感悟生活,热爱写作。好的教学手段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课堂气氛活跃,激发学生想象力,跳出原有思维的包围圈,挣脱传统习作方式的禁楛。多样化的批改和评价方式,紧紧把握住习作学段的目标,突出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突显人性化教学,体现小学语文习作课的人文性和趣味性。
参考文献:
[1]刘申.关于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10).
[2]刘雪梅.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策略简析[J]新课程(小学),2012.
[3]孟蕙.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方法[J].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2011.
作者简介:
朱双丽,女,汉族,大理大学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小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