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腔内超声指导下零射线或极低量射线心房颤动消融单中心经验

来源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sund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应用心腔内超声指导下零射线或极低剂量射线量下的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消融单中心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应用心腔内超声导管指导下的零射线或极低射线房颤消融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应用心腔内超声指导下房颤消融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 入选应用心腔内超声导管行房颤消融患者103例,平均年龄(61.6±17.1)岁,其中男性63例(61.2%),阵发性房颤85例(82.5%),持续性房颤18例(17.5%).1例持续性房颤心腔内超声发现左心耳血栓,终止手术.共行102例心腔内超声指导下的房颤手术,手术平均时间为(129.9±15.1)m in,平均肺静脉隔离时间(46.8±10.5)min,单圈隔离率为85.3%.81例(79.4%)患者完成心腔内超声指导下全零射线下的房间隔穿刺及房颤消融手术.21例(20.6%)由于静脉迂曲、房间隔穿刺困难、早期学习曲线问题需要X线辅助,21例患者平均X线曝光时间(0.5±0.2)min.无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仅1例(0.98%)发现心包积液.平均随访时间(7.3±4.5)个月,阵发性房颤患者85例,非空白期内发生30 s以上房颤/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患者5例(5.9%),随访手术成功率为94.1%.持续性房颤患17例,3例(17.6%)非空白期内出现房颤,随访手术成功率为82.3%.结论 心腔内超声指导下零射线或极低射线量下房颤消融安全有效.
其他文献
心房重构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发生与复发中起重要作用,包括结构重构、电重构、神经重构等,其中非编码RNAs通过调控下游基因及信号通路来参与心房重构过程.非编码RNAs,尤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