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配位、单核铽与乙酸及邻菲哕啉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性质

来源 :应用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astl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羧基肉桂酸、Tb(NO3)3·6H2O和邻菲哕啉按物质的量1.5:1:1溶于乙醇溶液,用2mol/L NaAc溶液调节混合溶液的pH值至5左右,用无水乙醚扩散的方法得到了一种新的配合物Tb(Ac)3(phen)2(Ac^-=乙酸根)。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定了标题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C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1645(2)nm,b=1.79256(3)nm,c=1.30363(3)nm,α=90.00°,β=100.5160(10)°,γ=90.0
其他文献
基于刚果红对多壁碳纳米管的非共价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一种水溶性多壁碳纳米管(MWNTs—CR)膜。用线性扫描法、连续循环伏安法和计时库仑法研究了羟甲香豆素(HMC)在该电极上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研究了费托石脑油裂解反应中涉及到C1-C14正构烃和自由基中间体的生成焓及其C—C键解离能(BDE)。结果表明,在所有评价的密度泛函理论方法(B97-1、BB1K、
以MgCl2为原料,NaOH为沉淀剂,研究了它们的浓度配比、反应温度、晶化温度、晶化时间、晶化方式等因素对形成Mg(OH)2晶须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MgCl2):n(NaOH)=1.20:1.92、混合温度Tm=86℃
通过流变学参数法研究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油酸(OA)和椰子胺(CA)对轮古常渣(LGAR甲)-苯溶液中沥青质分散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LGAR甲-苯溶
采用“一锅法”合成了5-苯基-1H-3-吡唑甲酸乙酯,进而合成了9种5-苯基-1H-3-吡唑酰腙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测试技术对这9个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在W/O型反相微乳液体系中,以KBH4为还原剂制得近乎单分散的Ni-La-B非晶态合金纳米团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