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来源 :广西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hua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邵瑞珍老师说过:有效的教学取决于有效的交往,交往顺利则教学成功。这就告诉我们,只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学生喜欢某个老师的课,就证明了两点:一是老师课上得生动,讲得精彩;二是老师已经和学生打成一片,师生关系比较和谐。学生用“喜欢”和“讨厌”这类词,笔者认为这主要还是修饰师生关系的。因此,作为教师应该着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也是在教育教学方面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体现。
  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方面,教师是主要责任人,只有承担好这个责任,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首先,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正确的学生观。陈旧的学生观把学生看作课堂的奴隶,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境地,只动笔不动脑,只听讲不思考。长此以往,学生的创造性和鲜活个性将被彻底埋葬。老师“居高临下”的态势给学生带来巨大的情绪压力,心理的压抑控制了学生活跃的思维,也使课堂失去了生机。因此,教师要大胆地冲破陈旧观念,树立学生就是学习和课堂主人的意识,把学生看作与自己平等交往的人,把学习和思考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唯有这样,学生才能迸发出思维和创造的火花,也才能还学生天真烂漫的笑容。作为教师,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老师们在优质课、公开课上总能调动起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很大的原因应该是上优质课或公开课时,老师更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更注意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更注意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其次,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教材观,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教材不是红头文件,也不是条条框框,它应是老师与学生交流的工具,是师生对话的资源,是学生通向知识海洋的大门。教师应该利用教材给学生提供的信息进行教学,把教材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结合起来,既不能局限于教材而照本宣科,又不能随便东拉西扯而脱离教学目标。教材可以活学活用,适当延伸,但都应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学生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由于活用了教材而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促进了课堂教学。在一次课堂上,我讲到手工艺品的制作时,联系到附近村镇手工艺品的生产,学生们一下子“活”起来。一个个举手回答,介绍自己进行手工业生产时的方法流程、选材种类以及得意之作。
  再次,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善于鼓励学生。学生年纪虽小,但自尊心一点也不弱。教师只有充分的尊重学生,才能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使他们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在一次语文课上,一位外地来的女生在回答“母亲河指的是什么”时,她答出了自己家乡的一条河流,全班同学哄然大笑。这时老师不仅及时肯定她的回答,而且指出这位同学的回答不错。长江、黄河养育了无数的中华儿女,称得上是我们中国的母亲河,而这位女同学回答的这条河也同样养育了一方儿女,因此也称得上是一条母亲河。老师的肯定和尊重,使这位女生感到十分欣慰,她在课堂上的表现更积极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这需要教师去发现去挖掘。当学生的闪光点被老师及时地发现并加以鼓励时,课堂就活跃起来了。有些教师上课时,胆子再小的学生也敢举手回答问题,这应该是教师尊重和鼓励的结果。学生认真听课了,要鼓励;学生回答问题,正确的要表扬,错误的也要肯定他的勇气;学生在课堂上小动作少了、乱讲话少了也要表扬……由点到面,由此及彼,只要是学生表现出来的闪光点,教师都要敏锐的捕捉,不失时机地加以肯定。这是尊重,这是鼓励,也是学生自信的来源。学生有了课堂上的自信心以及对老师的好感,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就形成了,进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了解学生的课堂学习心理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有的学生对新知识很好奇,喜欢学习新方法,求新的心理明显;也有一些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课堂上常常出现搞小动作、睡觉等现象……这些表现告诉我们,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是多样多变的。只有了解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也才能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条件。
  最后,课内功夫课外练。构建和谐关系,提高教学效率,还要求教师平时多与学生交流,沟通感情。教师真诚友善的与学生交流交往,可以谈理想人生,学习生活;可以谈文学艺术,家庭社会;还可以深入到学生中去,参加他们的活动,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通过这些,可以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使他们感觉到“老师父母心”。有一个叫小东的男生,因家庭条件优越而不想学习,成绩一般,还经常逃课去上网,纪律较差,父母也管不了。后来老师多次与他谈心,特别是跟他谈家庭和人生这些话题的时候,他觉得很惭愧,对不起所有关心自己的人。他终于选择了回头,学习上愈加努力,课堂上的表现也越来越好,还经常帮老师和同学做好事。
  (责编覃敏)
其他文献
有效的提问会激起兴趣,启发思维,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也可以反馈信息,进行教学交流,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呢?    一、问在课题处    课题好比课文的眼睛,是了解课文内容的窗口之一。有些课题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有些则概括了课文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课题人手,层层深入地挖掘,会自然地找到学习课文的突破口。如教学《大自然的语言》时,可以这样问学生:“大自然会说话吗?它告诉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越来越重要。史料摘引要遵循三个原则。史料教学的引导,既要提升学生的史料解析能力,也要求学生掌握答题技巧。  [关键词]史料;教学;摘引;解析;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7009102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
微笑教学是指在教学中,师生互相尊重信任、平等友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展双边教学活动,它是对学生爱心的表达,是一种辅助传达教学信息、组织教学的有力手段,是教师赏识学生的最佳的面部情态语言。“赏识学生,微笑教学,肯定自我”是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探索出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微笑使学生更自信    微笑教学在语文课中的创设运用,有利于克服学生的紧张害怕心理,让他们在自由的、安全的环境里学
会计监管问题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论述了会计监管的内容,分析了我国当前会计监管工作的现状,并针对现状提出了应对措施。
2014年10月16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意大利米兰出席第十届亚欧首脑会议第一次全会并在会上作了引导性发言,阐述了互联互通思想。李克强说,亚欧大陆是世界上发展机遇最多
【摘要】中等卫生职校英语教学改革应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主线,以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实用型卫生人才为目标,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基础语言知识传授和基本技能训练与培养学生实际英语交际能力并重。教学改革应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学生未来的卫生职业需求和真实工作任务为依据。整合相应的外语知识、语言技能,使学生实现外语知识与语言运用实践的统一。  【关键词】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