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效率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f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人生聪明识字始。”由此可见识字的重要性。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也是启蒙教育的开端。因此,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就安排了很大识字量。在整个小学阶段,课标要求学生能够识记生字的数量是3500个,而在这3500个字中,有1600—1800个字的识记是要在低年级语文学习中完成的,也就是六年识字量的一半都要在低年级完成,确实很大。课程专家们之所以要安排这么大的识字量,目的是让学生在低年级就能掌握大量的汉字,为以后的阅读打下基础。因此,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在写字教学这一环就显得至关重要。如何让学生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就达到这个目标呢,那就必须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我的做法。
  一、创设多种情境,激发识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识字课上,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的特点,创设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表演、音乐、比赛等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识字氛围。
  1、表演激趣:大多数孩子都有一种爱表现的欲望。教学中,如果能因势利导,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笋芽儿》一课时,我让全体学生来演一演笋芽儿“醒了”“向上钻”“呼唤”“挺立”等动词。课堂上,孩子们兴趣盎然,气氛十分活跃。不但理解了字词的意思,还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2、音乐激趣:音乐能给人轻松愉悦的心境。适当地运用音乐,或课前音乐导入,或课中音乐渲染,或课末音乐延伸。或播放一些活泼、风趣的儿童歌曲,或让学生唱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歌曲,不但能促进学生对字词的理解,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开火车”读字词时,我先播放火车声“呜-喀嚓、喀嚓”的音乐,老师说:“开火车啦!火车、火车哪里开?”接着,学生格外兴奋,一个跟一个地读字词。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时,学生和着节拍高兴地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这乐曲,这歌声,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整节课都充满活力。
  3、比赛激趣:少年儿童的好胜心、荣誉感极强,他们总希望自己的胜过别人,得到老师的表扬。为此,教师可开展形式多样的识字比赛活动。如:评选“认字大王”、评选“认字小专家”等。教师要及时表扬,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組织游戏活动,激发识字兴趣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望接受的。”因此,教师可结合游戏活动进行识字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愉快学习,轻轻松松掌握字词。
  1、 摘果子:准备一些教学卡片,一面画有“苹果、桃子、李子、草莓、香蕉”等图形,另一面标有这些水果的拼音及词语。游戏中有图案的一面对着学生,要求学生分成男女两组,按照图案读出背面的词语。若读正确,可将卡片送给同组其他同学;若读错误,则把卡片还给老师。然后看男女两组哪组得的果子最多。这样就把一节枯燥乏味的识字课上成了一节轻松愉快的游戏课,真正让学生体验到了玩中学,学中玩。
  2、开火车:一人当火车头,其余学生学火车开动的声音(呜——咔嚓,呜——咔嚓),老师出示生字,让学生依次按顺序读字音组词,并分析字形。谁说错了,火车立即停,让后面的学生当修理员修理(重读字音组词,分析字形),修好后继续开着火车走,直到学生开完火车到站为止。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就把所学的生字轻而易举的记住了,而且心里充满了胜利的喜悦。
  3、拾贝壳:在学完生字后,即兴在黑板上画满形状不同,颜色各异的贝壳,每个贝壳中间都写着一个字。上台拾贝壳的孩子必须大声教台下的孩子读那个字,读对了,大家鼓掌;读错了,就请自己的朋友帮忙。做这个游戏时,孩子们总是争先恐后的上台拾贝壳,他们上台领读的声音是那样响亮,神情是那样专注。这种游戏不但成功地再现了新知,而且巩固了所学。
  4、找朋友:选择一些同音异形字或准备一些字形结构相同的字,让学生读后手拉手交朋友。这样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找到了学习上的伙伴。心里得到了满足,也充满了兴趣。
  5、彩虹桥:出示生字后,分组读出,再分组组词,看看哪组组的词最多。然后各组从组过的词中任选两个词进行说话。在这种游戏中,孩子全身心的投入,能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
  6、编字诀或儿歌:刚开始的时候,老师可以编一些帮助学生识记,以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试着编一编。如“一点一横,两眼一瞪(六)”。“一口咬掉牛尾巴(告)”。“十人打架八人拉,三人报告一人抓(李)”。“一个小日本,拿了一把刀,杀了一口人,滴了四滴血(照)”。“远看峨眉山不在(我),西下美女谁不爱(要),口中有口难开口(回),法字三点水不在(去)。”这种形式,增强了学生识字的趣味性。
  三、充分利用“语文园地”,激发识字兴趣
  教材中“语文园地”的设计选取了学生喜闻乐见、灵活开放的学习方式,突出了“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激励学生自主参与语文实践活动,激励每位学生都去发现,保护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如“语文园地一”中“我的发现”向学生提出“今天发现了两种识字方法,你知道是什么吗?”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哥──歌”“古──故”等组字,让他们自己说一说发现了哪种识字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学生可在互相交流中,根据自己的实践所得对这些识字方法,进行选择和完善,最终形成自己的读书和识字方法。再如学习“语文园地四”中“我的发现”“目”字旁的字和眼睛有关,“扌”旁的字和动作有关,在识字中,先让学生读一读“摔”“拦”“拾”“摸”“拨”“擦”这些字,而后将这些字编在句子里,如:“你摔了东西,我拦住你,又帮你拾起来,摸一摸你的手,拨开你额上的头发,擦掉你头上的汗水”,并引导学生自己来编,这种练习学生最喜欢参与,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习的过程中教给学生识记形声字的方法,并让学生在识记生字过程注意发现、运用,长期坚持下去,学生既认识了字,又有总结出汉字形体的一定规律,从而体味到汉字的构字特点,引导主动、高效识字。
  总之,识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教学的方法很多,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实施多种策略,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想象,实践,从而使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其他文献
服装工艺是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必修课程,是服装专业教学的三大主干课程之一。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服装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掌握服装从设计定位到设计表现、款式结构分析、结构制版与裁剪、样衣制作全过程。服装工艺在款式设计、结构设计后承担着服装成型的重要角色。  服装工艺设计在以往的课程体系中被称为服装缝制工艺,现在在许多服装院校中虽课程名称不同,比如叫工艺设计或缝制工艺,但都是遵从旧的教学模式,服装传统教学方法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现在教育理论摒弃在教学中只注重结论不注重过程,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把得到结论的全部思维过程展现出来,并在这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而且提高能力。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首先要求学生要有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
猪的传染病日益复杂,需要接种的疫苗的种类也日益增多,反复免疫接种将造成动物的应激反应,并影响生产性能,而且加大了生产成本。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开发多联疫苗,以达到一针防多病的
对从天津地区各主要养猪场分离的大肠杆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包括生化特性、致病力、血清型、耐药性、溶血性、刚果红表型、血凝性等。结果表明,猪源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刚果
克伦特罗临床上作为呼吸促进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人兽哮喘。在畜牧生产中将克伦特罗作为生长促进剂使用具有明显提高肉品瘦肉率、降低脂肪含量的作用。克伦特罗在被机体吸收、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