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脑循环临界关闭压、有效脑灌注压无创测定方法的研究

来源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vo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人脑循环临界关闭压(criticalclosingpressure,CCP)和有效脑灌注压(cerebral perfusionpressure,CPP)的无创测定方法。方法选择符合入组要求的青年健康志愿者32例,应用经颅超声多普勒、无创血压监测仪持续记录大脑中动脉血流流速、桡动脉血压,用动态压力流量关系法中的常规法和傅立叶变换法分别测得两组CCP和CPP值。结果用常规法测定CCP有4例为负值,后经傅立叶变换法测定均为正值。常规法测定的CCP为(13.05±8.24)mmHg(1mmHg=0.133kPa),傅立叶变换法测定的CCP平均为(19.68±9.30)mmHg,较常规法测定值高(t=-2.904,P=0.005)。常规法测定的有效CPP为(66.76±9.14)mmHg,傅立叶变换法测定的有效CPP为(60.79±10.12)mmHg,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382,P=0.021)。结论临床无创测定CCP和有效CPP应该采用傅立叶变换法。
其他文献
以某市规划路网和土地利用规划为基础,进行定性与定量的交通分析,并结合工程自身实际,将该段沿线节点进行系统性考虑,提出了线形一体化的设计方案,有效地解决了六虹桥路与站东路主
本文基于平面三圆理论,通过对比分析由密实悬浮型沥青混合料到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时,关键筛孔级配中值的变化,结合现有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ATB-40)的设计级配,初步得
基因测序技术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中最为重要的技术手段,经过数十年发展,以其通量高、速度快及准确性高而被广泛应用于疾病检测和监测中。为此,对基因测序技术原理和发展历
服务区的设计应站在出行者的角度,既要满足其服务需求,又要考虑出行者的便利性。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速度不断加快,路网规模持续扩大。与此同时,作为高速公路网重要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