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化学实验衔接教学实践与反思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y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针对目前二三类普通高中高一新生实验知识与能力薄弱的现实,进行了化学实验衔接教学的实践探索,提出了实验衔接教学的四个基本内容和方式。同时,对从化学实验衔接教学延伸出“以化学实验引领学科教学”为化学教学的模式进行了实践和反思。
  关键词: 初高中化学实验 衔接教学 能力培养 教学方式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能力”是化学学科的核心能力之一。化学新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并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建立了新的化学课程目标体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强调“创设生动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这些新的课程理念在化学教学中的有效落实,都离不开化学实验。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一新的化学实验教学思想把实验教学的功能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
  一、高一新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和能力现状
  1.“措手不及”的学生分组实验。
  苏教版很重视化学实验的改革,将实验作为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载体,精心设计实验方案,积极开发探究性实验,加强了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优势地位。教完《必修一》的“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之后,我就安排了学生实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本想,这节课结合“四氯化碳萃取溴水”和“蒸馏水的制取”,巩固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方法,训练基本实验操作,可谓“形式和内容”都相当完美。我讲了注意事项和要求说明后,就放手让学生实验。可学生的操作能力让我感觉非常意外,许多学生实验仪器的正确连接都不会。可想而知,这节实验课肯定是失败了,而且有些学生由于操作错误或不慎而损坏了许多仪器。像这样的情况我是没有预见到的,这样的结果也使我陷入深深的思虑——不了解学生的教学肯定是要失败的。
  2.学生情况调查。
  为了摸清学生初中学习时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我设计调查表对我任教班级的154名新生作了一次问卷调查,主要内容的统计结果如下表。
  从调查结果可知,高一新生在初中阶段大多没有进行系统规范的基本操作训练,动手实验的机会也不多,甚至从来没有做过实验。尽管初中有实验考核,但是据我调查发现,为了应付考试,学校往往组织学生在考试前突击做抽测的那个实验,其他学生实验大部分在黑板上完成。这种做法的后果显而易见,学生的实验能力没有得到锻炼,更不要说通过实验提高化学素养了。从以上统计结果可见,高一新生的化学实验技能与能力并非像我想象的那样好,特别是农村初中升上来的学生情况较为突出。
  二、对策思考与实践探索
  面对基础较差的学生群体,如何尽快弥补学生薄弱的基础,特别是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与能力,以适应高中化学继续学习的需要,学科老师所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的教学行为。我对教学计划作了及时的调整,先采取合理的教学安排和内容设计,通过一定时期的化学实验衔接教学,来补上这一课,并为高中化学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1.集中开设化学实验常见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技能训练课。
  为了迅速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我先集中时间对中学化学常见仪器进行了介绍和操作训练,一般安排四课时。第一课时,通过实物介绍常见仪器的名称和用途,使用的注意事项,并印发讲义,图文并茂,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第二课时,介绍常用仪器使用方法,并进行操作训练;第三、四课时,学习实验规则,结合学生分组实验,通过“物质分离提纯”和“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进一步训练基本操作,并强调按实验室规则进行实验,同时让学生认识实验对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2.规范学生分组实验课的要求与程序。
  良好的实验习惯与规范的基本操作一样,是提高实验能力和学好化学的基础,需要在高中化学教学的起始衔接阶段作出明确的要求和进行严格的训练。为此,我在衔接教学阶段将此作为十分重要的内容。
  第一,明确实验室常规:保持安静——要求学生做实验时用脑、手、眼、耳、鼻等,基本不用嘴,不允许有嘈杂的声音发出;实验台面仪器药品要求摆放整齐、有序,并保持清洁;仪器药品用后随即放回原处,保持原样;注意实验安全——严格按规定进行实验,对有毒药品和危险实验有明确的安全措施;实验过程、现象要翔实记录,不能杜撰等。良好的习惯是形成科学态度的前提和保证。
  第二,实验前必须做好预习。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必须预习,老师要布置预习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实验内容,复习有关化学知识,明确实验目的,熟悉操作步骤,掌握实验要领,做好预习报告。预习报告要成为学生预习实验课的成果,主要要求他们填好“实验内容和装置图”这一栏。同时对“观察到的现象”这一栏,可先根据实验内容估计可能出现的现象。这两栏都不是把书上的内容抄下来,对实验内容,可用简要的形式,如画出试管、注明所盛及要加的物质和观察要求等,把实验内容和步骤表达清楚。
  第三,强化实验的指导与检查。实验开始时教师要简要说明实验要求、注意事项和成败关键,对于可能有危险发生的操作要着重指出,引起学生注意,并指导预防措施;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全面观察学生的操作情况,对个别问题实施个别指导,要求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或测得的数据,实事求是地作出分析和总结,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第四,强化总结与评价。教师要及时批改和讲评实验报告,让学生对所做实验再思考如何才能把实验做得更好,并尽可能对学生个体作出合理评价。
  通过这样一个阶段的强化和训练,学生认识了实验在化学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实验习惯,形成了基本实验的操作技能。
  3.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实验活动。
  在开齐课本实验的前提下,开放实验室,让学生有机会进行家庭小实验和课外实验,放手让学生设计、动手操作实验,观察、记录现象,并查阅资料、分析实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充分发挥实验室资源的作用。同时,教师要根据实验教学和仪器设备的现状,因陋就简,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廉价器具、材料或废弃物,制成简易的实验仪器,或替代实验用的化学药品。例如,用贝壳或鸡蛋壳代替碳酸钙,用食用碱代替碳酸钠,用废弃小药瓶做反应容器,等等。
  教育对象在不断变化,教育的方法当然需要不断创新。实验衔接教学就是为了跟上变化的形势、变化的对象而作出的必然选择,而“以实验引领的学科教学”应该是新课程理念下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的一种有益实践。
  
  参考文献:
  [1]钟有泽.谈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王秋生.以新课程理念指导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教学仪器与实验.
其他文献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学习兴趣不是强制的,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我们再三强调要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努力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益。化学是高中阶段一门必修课程,与初中化学相比,高中化学知识无论是在广度、深度还是在抽象性等方面都远远超过了初中阶段,很多在初中阶段化学成绩还算不错的学生进入高中以后,成绩立刻下滑。如果教师在上化学课的过
The isothermal section of the Ho-Ni-Si system at 773 K was constructed by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XRD) in this work. The system contains sixteen known type st
Thermal decomposition and phase transformation for the mixture of Bayan Obo rare earth concentrate (BORC) and sodium carbonate (Na2CO3) roasted at different tem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2014年,我国保险公司拥有高达10.2万亿元的总资产并获得了20233.6亿元的保费收入,其中约79.8%的保费收入是通过保险中介渠道实现的,共计16144.2亿元。保险中介机构在为保险企业赚
水是维系地球生态系统功能和支撑社会经济系统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水安全问题不仅是资源环境安全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
会计信息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主要来源,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往往决定着投资决策是否正确,审计师的审计及其鉴证功能是防范虚假会计信息充斥资本市场的最后一道防线。当审计
近年来,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日渐凸显。我国消费者投诉案始终居高不下,质量问题最为突出,服务投诉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同时,我国企业虚报利润、欺骗投资者和公众的事件也屡屡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