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ssskyfree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是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实验离不开观察,观察是研究自然科学的最基本的方法。人们认识自然总要从观察开始,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信息,而且还能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记忆力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因此,观察是获得物理知识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物理实验;实验教学;观察能力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观察:懂得观察什么,怎么观察,观察时应注意的问题和观察后怎样思考。
  一、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任务
  人的大量知识是通过观察获得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于学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要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应首先使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帮助学生形成哪些概念,理解哪些基础知识,哪些规律,培养哪些能力,发展哪些智力,然后有放矢地教会学生观察什么,怎样观察,怎样记录观察结果,等等。
  二、观察要讲究方法
  观察方法是很多的,对不同的事物、不同物理过程、不同的现象应采取不同的观察方法。例如,如何区分铜块、铁块、铝块、石块、水、油酒精等物质。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的颜色、状态、光泽、软硬、形状等特性来辩别它们,然后让学生分组做实验:(1)用天平比较同体积的铁块和铝块的质量;(2)比较同体积的水和盐水和质量;(3)水的体积增加一倍,水的质量如何变化。学生通过实驗可以看出,在体积相等的情况下,不同的物质质量不同,从而引出密度的概念。
  三、观察要突出重点
  实验与观察是科学归纳的必要条件,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观察能力是人类认识自然、认识事物本质的一种重要的能力。增强观察能力,首先要有观察的条件,实验为课堂环境中进行观察创造了条件,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建立概念、探索规律,必然要求学生学会有目的的重点地观察。例如,在观察海波的溶化过程实验时,实验器件较多,实验中观察的对象和内容也比较多,学生容易分散观察力。教学中重点突出海波的状态变化与温度的关系,所以观察的重点是海波的状态变化和装海波试管中温度计的温度,这样要求观察范围缩小,有利于减少观察时间,提高观察效果。
  四、观察要规范步骤
  观察的步骤是指每一次观察活动应有先后之分。因此,在要求学生观察前,教师要充分备课,做到胸中有数。有的物理实验仪器种类多,图形繁杂,如不明确观察的先后顺序和操作步骤,效果肯定不好。
  五、观察要注意思考
  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发现之母,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在总结自己的研究经验时曾说,他没有突出的理解能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可是在抓住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此细心观察的能力上,可能在众人之上。为了提高学生敏锐、精细的感知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应要求学生在观察每个实验时弄清以下三个问题:(1)仔细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2)认真分析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3)从这些问题中如何归纳出正确结论。
  六、观察要借助现代教育手段
  一般来说,学生的观察能力取决于有目的的教育训练,对于初中学生,教师一定要从“趣”字上下功夫,创设良好的环境,激起观察兴趣。借助现代教育手段可以直观地再现客观事物的形象,它的生动性、趣味性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些实验单凭教师演示学生不易观察,利用投影仪投影到屏幕上,能提高观察的可见度、效果明显。
  例如,用“安培表测电流”和“伏特表测电压”的实验,首先让学生认识两表,然后教给学生使用两表的方法。在教学中如果教师直接用两表演示,由于刻度盘上的刻度和指针都比较小,学生观察很困难。如果利用投影,在屏幕上放大电流、电压表的投影图像,再指导学生认识两表及如何读数,学生很快就能掌握两表的读数方法和使用方法。利用实验录像片演示实验的操作,学生兴趣高,实验省时,操作规范,效果又好。
  七、观察要及时记录
  做好观察记录很有意义,能使学习知识的过程变得生动有趣,可为以后的学生提供重要的资料,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因此,在教学中,要使实验观察的结果有充分的科学根据,正确反映客观规律,就要忠实于原始数据,如实地记录实验观察情况。
  例如,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或课桌的长和宽的实验时,多数实验小组的记录数据都比较正确,只有两个小组的实验数据相差太大。教师没有讲他们的正误,而是先要学生如实记录下来,然后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寻找原因,结果,有一组终于发现自己组测的数据原来是单位错了。
  八、观察要重视结果
  观察的最终目的是总结观察结果,得出科学结论。教学中通过实验观察后的总结,使学生可以掌握实验的操作技巧,并得出实验所要说明的科学结论。例如,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时,学生通过顺序观察到的现象,归纳总结出了“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存在压强,压强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这一规律。
其他文献
目的:以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及骨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为框架,参考国内外骨科专科护理教育及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法,初步构建骨科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模式,为我国高等院校培养骨科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参考。方法:1.运用文献分析法,查阅国内外关于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及骨科专科护理教育等相关文献及教材,初步拟定骨科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改变了传统的污染治理模式,为我国污染治理提供了新的途径。近年来,环境污染防治已成为我国当前重要任务,我国提出要全面打好三大攻坚战役,打好环境污染防
目的探讨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肾及输尿管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医院收治的287例肾及输尿管结石患者,均采用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观察
为了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一些教师采取了"排空抢灌"的办法,将整个课堂安排得满满的,其结果是学生无法消化,课堂效率难以得到保证。因此,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充分运用"留白"艺术,以提
陇南地区每年森林病虫鼠害发生4.6万hm^2,具有发生面积大、危害严重、突发性病虫害日益突出、鼠害猖獗等特点。在分析发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政府行为、
摘 要:在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日益恶劣的背景下,低碳生活已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本文从地理教学方面就如何培养青少年学生的低碳生活理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全球变暖;低碳生活;地理教学  一、低碳理念的提出  面对全球气候的变化,世界各国正在积极协商如何减低或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这也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低碳生活、低碳经济。在当今世界,低碳运动已经成为一场涉及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 
辛国祥大师是新中国培养的既有深厚扎实理论功底又有卓越创新实践的新一代厨师的佼佼者。他起点高,进步快,承先启后,继承、发展和创新了中国的面点技艺。
讲评课是在测试后,根据从测试中所获取的反馈信息,对学生存在的知识缺陷、能力缺陷、非智力因素的缺陷进行矫正教学的一种课型。不论从现代教学论的研究还是我国传统教学的实践来看,讲评课对于实现大多数学生学好所有课程,达到教学目标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讲评课的教学,对于那些没有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学生来说是第二次达标的机会。还有,测试后不达标的学生具有失落感,对能否学好后面的知识信心不足,所以在矫正知识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