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社会诚信度要求的增加,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如何对大学生的行为作出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成为一个难度较高的问题。建立学生行为记录系统,可以为社会更好地提供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行为参考,也可以约束大学生的行为,促进大学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学生行为记录系统 可行性研究 评价
一、学生行为记录系统概述
学生行为记录系统的核心在于这套系统带来的信息摄取、分析、归纳、处理方式和由此产生的学生工作管理模式的革新。这套系统的设计理念为:
首先,学生是学生工作的主体。学生是行为记录系统最基本的用户,在用户群中所占比例最高。而班长作为基层管理干部,必须对本班学生的信息做及时的汇总,班长是学生行为记录系统的第二类用户群。其次,确立学院学生团体在学生工作中的地位,学生会为用户群中的第三类。第三,学院学生工作组,其成员包括辅导员和学生处,为学生行为记录系统的第四类、第五类用户群。其中,学生工作书记是最高权限用户。学生行为记录系统通过赋予各类不同用户不同的权限,通过学生、班长、学生会、辅导员、学生处五类用户群的逐层管理、逐层监督,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正所谓“学院搭台,学生唱戏”。
二、学生行为记录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一)建立学生行为记录系统的环境分析。
目前,高校各类危机事件不断发生,大学生自杀事件每年都有,面对危机的发生,我们该如何应对,如何开展有效地预防工作呢?建立一个高效、快速的反应平台迫在眉睫。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信息,传统的高校学生工作信息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所以学生工作管理信息化、电子化势在必行。高校学分制改革以后,学生四年的学习成绩有详细的电子记录,但是成绩无法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所以开发设计记录学生信息软件,建立学生行为记录系统,全面反映在校学生的状况。
(二)建立学生行为记录系统的可行性。
学生行为记录系统克服了传统学生工作信息摄取方式导致的信息滞后性导向,带给为我们的是信息化管理和民主化管理方式。学生自身存在的压力困惑,可以通过系统进行自检和自查,可以通过系统直接咨询,且这些信息只有本人和辅导员学生处可见,及时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避免危机的产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挖掘个性学生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的主动性。辅导员和学生处可以利用学生行为记录系统更全面及时了解学生动态。系统中科学真实地记录了学生在校期间的诚信状况、道德状况、生理心理状况等,可以通过科学的心理学理论对学生的心理状况有更深层次的了解,系统向辅导员提供学生目前的心理状况和整个大学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发展趋势。系统提供了学生的诚信记录,包括是否按时缴纳学费,是否旷课,是否作弊,打架斗殴等,以及获得的各项奖惩等等。用人单位可以详细的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行为表现,对学生作出全面的评价,更加快速方便的作出选择,为独立学院在就业问题上表现的劣势得到缓解。
(三)建立学生行为记录系统存在的问题。
建立学生行为记录的目的是让学生有一个自醒以及为辅导员及学生处提供一个及时准确反映学生学生心理的渠道,以及为就业工作打下基础。目前,辅导员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及自身需求,有了学生行为记录,学生通过行为记录系统做出心理测试,辅导员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作出应对危机的措施,也避免了学生不愿或不敢与辅导员正面沟通的现象。但学生仅仅把心理测试作为一种形式,那辅导员及学生处有可能做出错误的解释,从而影响工作的进行。
目前,许多学生形成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有奖励的就努力争取,而对精神上的荣誉不屑一顾,造成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建立学生行为制度,同学们对一些诚信的问题会有一个认识的提高,对诚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当自己的行为能够记录在自己的档案上,他们觉得是光荣,同时也会极力避免一些受罚的行为。但是对一些本身并不在乎成绩与处罚的学生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建立学生行为记录系统,从目的上是为了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而不是处罚学生。
随着社会要求诚信制度的建立,学院的学生行为记录也要逐步对社会开放,这对受过处罚的学生是否能够有机会改正他们所犯的错误。举例说,学生在大一时因作弊被记入,假设他认为这种行为将会在记录中永久保留,那有可能造成他们自暴自弃的现象而失去了改过的机会,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但如果告知学生将会在毕业时删除记录或者上级学生有删除记录的情况发生,那学生就会不以为然,系统又失去了作用。学生行为记录系统对社会开放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建立学生行为记录系统,则把同学们的投诉建议全部整理收集,提出合理化建议,有利于学院发展,学生的言行将会记录在案,养成学生不随意发表言论的好习惯,但不能保证学生不在贴吧、论坛等场所随意发表言论,约束太多,学生便对系统不感兴趣。
学生行为记录系统将旷课现象纳入记录内容,解决辅导员、班主任查课的遗漏。由班长记录输入信息,因此需要一位负责人的班长,既要公正,又要面临同学们的不满,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学院建立学生行为记录系统本着客观、真实、公正的原则,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学生个人诚信电子档案”。学生行为记录系统的建立要靠学院职能部门和各系把诚信档案与学生党团的考核评议结合起来,与学生干部的培养使用结合起来,与学生的综合测评和奖助学贷结合起来,使诚信档案成为评奖评优、推优入党、就业推荐的重要依据。随着社会诚信系统的完善,学院有义务将学生个人诚信电子档案纳入社会信用管理系统。
參考文献:
[1] 谢 怡.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与管理[J].兰台世界,2006;
[2] 常 乐.建立健全高校学生诚信档案长效机制[J].档案,2008;
[3] 焦青.从高考考生电子档案谈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兰台世界.2006(3)
[4] 刘文萍.建立高校学生诚信档案初探.兰台世界.2006(7)
作者简介:
陈晓君,1982年1月20日,女,山东省潍坊市,学士学位,现中国海洋大学项目管理在职研究生在读,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学院 商务系 辅导员,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学生行为记录系统 可行性研究 评价
一、学生行为记录系统概述
学生行为记录系统的核心在于这套系统带来的信息摄取、分析、归纳、处理方式和由此产生的学生工作管理模式的革新。这套系统的设计理念为:
首先,学生是学生工作的主体。学生是行为记录系统最基本的用户,在用户群中所占比例最高。而班长作为基层管理干部,必须对本班学生的信息做及时的汇总,班长是学生行为记录系统的第二类用户群。其次,确立学院学生团体在学生工作中的地位,学生会为用户群中的第三类。第三,学院学生工作组,其成员包括辅导员和学生处,为学生行为记录系统的第四类、第五类用户群。其中,学生工作书记是最高权限用户。学生行为记录系统通过赋予各类不同用户不同的权限,通过学生、班长、学生会、辅导员、学生处五类用户群的逐层管理、逐层监督,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正所谓“学院搭台,学生唱戏”。
二、学生行为记录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一)建立学生行为记录系统的环境分析。
目前,高校各类危机事件不断发生,大学生自杀事件每年都有,面对危机的发生,我们该如何应对,如何开展有效地预防工作呢?建立一个高效、快速的反应平台迫在眉睫。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信息,传统的高校学生工作信息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所以学生工作管理信息化、电子化势在必行。高校学分制改革以后,学生四年的学习成绩有详细的电子记录,但是成绩无法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所以开发设计记录学生信息软件,建立学生行为记录系统,全面反映在校学生的状况。
(二)建立学生行为记录系统的可行性。
学生行为记录系统克服了传统学生工作信息摄取方式导致的信息滞后性导向,带给为我们的是信息化管理和民主化管理方式。学生自身存在的压力困惑,可以通过系统进行自检和自查,可以通过系统直接咨询,且这些信息只有本人和辅导员学生处可见,及时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避免危机的产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挖掘个性学生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的主动性。辅导员和学生处可以利用学生行为记录系统更全面及时了解学生动态。系统中科学真实地记录了学生在校期间的诚信状况、道德状况、生理心理状况等,可以通过科学的心理学理论对学生的心理状况有更深层次的了解,系统向辅导员提供学生目前的心理状况和整个大学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发展趋势。系统提供了学生的诚信记录,包括是否按时缴纳学费,是否旷课,是否作弊,打架斗殴等,以及获得的各项奖惩等等。用人单位可以详细的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行为表现,对学生作出全面的评价,更加快速方便的作出选择,为独立学院在就业问题上表现的劣势得到缓解。
(三)建立学生行为记录系统存在的问题。
建立学生行为记录的目的是让学生有一个自醒以及为辅导员及学生处提供一个及时准确反映学生学生心理的渠道,以及为就业工作打下基础。目前,辅导员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及自身需求,有了学生行为记录,学生通过行为记录系统做出心理测试,辅导员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作出应对危机的措施,也避免了学生不愿或不敢与辅导员正面沟通的现象。但学生仅仅把心理测试作为一种形式,那辅导员及学生处有可能做出错误的解释,从而影响工作的进行。
目前,许多学生形成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有奖励的就努力争取,而对精神上的荣誉不屑一顾,造成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建立学生行为制度,同学们对一些诚信的问题会有一个认识的提高,对诚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当自己的行为能够记录在自己的档案上,他们觉得是光荣,同时也会极力避免一些受罚的行为。但是对一些本身并不在乎成绩与处罚的学生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建立学生行为记录系统,从目的上是为了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而不是处罚学生。
随着社会要求诚信制度的建立,学院的学生行为记录也要逐步对社会开放,这对受过处罚的学生是否能够有机会改正他们所犯的错误。举例说,学生在大一时因作弊被记入,假设他认为这种行为将会在记录中永久保留,那有可能造成他们自暴自弃的现象而失去了改过的机会,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但如果告知学生将会在毕业时删除记录或者上级学生有删除记录的情况发生,那学生就会不以为然,系统又失去了作用。学生行为记录系统对社会开放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建立学生行为记录系统,则把同学们的投诉建议全部整理收集,提出合理化建议,有利于学院发展,学生的言行将会记录在案,养成学生不随意发表言论的好习惯,但不能保证学生不在贴吧、论坛等场所随意发表言论,约束太多,学生便对系统不感兴趣。
学生行为记录系统将旷课现象纳入记录内容,解决辅导员、班主任查课的遗漏。由班长记录输入信息,因此需要一位负责人的班长,既要公正,又要面临同学们的不满,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学院建立学生行为记录系统本着客观、真实、公正的原则,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学生个人诚信电子档案”。学生行为记录系统的建立要靠学院职能部门和各系把诚信档案与学生党团的考核评议结合起来,与学生干部的培养使用结合起来,与学生的综合测评和奖助学贷结合起来,使诚信档案成为评奖评优、推优入党、就业推荐的重要依据。随着社会诚信系统的完善,学院有义务将学生个人诚信电子档案纳入社会信用管理系统。
參考文献:
[1] 谢 怡.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与管理[J].兰台世界,2006;
[2] 常 乐.建立健全高校学生诚信档案长效机制[J].档案,2008;
[3] 焦青.从高考考生电子档案谈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兰台世界.2006(3)
[4] 刘文萍.建立高校学生诚信档案初探.兰台世界.2006(7)
作者简介:
陈晓君,1982年1月20日,女,山东省潍坊市,学士学位,现中国海洋大学项目管理在职研究生在读,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学院 商务系 辅导员,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