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人群体重及其变化与白蛋白尿的关联性分析

来源 :中华肾脏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anlee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基线体重及其变化对体检人群新发白蛋白尿或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增加的影响。

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2013年9月1日至2018年9月1日在四川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完成2次及以上的体检者,收集体检者初次和末次体检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按照体重指数(BMI)分为BMI正常组和超重/肥胖组,比较两组人群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差异。主要终点事件为新发白蛋白尿或ACR增加≥30%。采用逐步多重线性回归法分析ACR增加的影响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基线体重及其变化对新发白蛋白尿或ACR增加≥30%的影响。

结果

共1 761名体检者被纳入本研究,随访时间为(16.54±7.87)个月,新发白蛋白尿59例,ACR增加≥30%者30例,白蛋白尿逆转35例。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BMI是ACR的独立影响因素(β=0.127,P<0.001)。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加(HR=1.041,95% CI 1.018~1.064,P<0.001)、高血压(HR=2.035,95% CI 1.278~3.242,P=0.003)、糖尿病(HR=2.081,95% CI 1.310~3.305,P=0.002)和高尿酸血症(HR=1.700,95% CI 1.084~2.668,P=0.021)是新发白蛋白尿或ACR增加≥30%的独立影响因素,而BMI(HR=1.053,95%CI 0.975~1.137,P=0.191)及体重变化率(HR=1.030,95%CI 0.972~1.092,P=0.322)不是其独立影响因素。亚组分析提示超重/肥胖与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分别存在交互作用(P交互<0.05),体重超重/肥胖对预先设置的各亚组发生主要终点事件的影响基本一致。增重与高血压、糖尿病分别存在交互作用(P交互<0.05)。增重可增加女性主要终点事件的发生风险(HR=3.355,95%CI 1.164~9.670,P=0.025),对其他预设的亚组的影响基本一致(均P>0.05)。明显减重组比明显增重组的白蛋白尿逆转发生率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可能与减重幅度较小(-6.08%±3.51%)有关。

结论

超重/肥胖可增加白蛋白尿发生风险,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者发生风险更高。小幅度减重对逆转白蛋白尿的作用尚不足。

其他文献
近年发现角膜胶原交联术(CXL)有可能通过优化局部角膜的形态而达到改善屈光状态的效果。此外,也有学者将CXL应用于近视、远视等屈光不正的矫正,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笔者将这些为改善眼部屈光状态而进行的CXL手术(包括单独或联合手术)归类为屈光性CXL。现就近年屈光性CXL的进展作一综述。
目的:观察具有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简称准分子术)史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纳入2005─2018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中心就诊、具有准分子术史且随访2年以上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记录一般情况以及特殊检查结果,选取每例视野较差的眼或双眼相似者随机1眼作为研究眼。对视野进展分析采用非参数分析(NPA)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秩和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33例患者,青光眼
目的:探讨7~18岁青少年角膜生物力学及校正眼压与屈光状态的内在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选择2017年11月至2018年2月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屈光门诊就诊的中国青少年325例,年龄7~18岁,等效球镜度(SE)-10.25~+16.50 D。采用IOLMaster测量眼轴长度(AL),Corvis ST测量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及生物力学校正眼压(bIOP),Pentacam测量眼前节生物学参数。按
目的:探究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GR1)对小鼠白内障术后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炎症反应以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早期调控作用。方法:实验研究。选取10~16周龄EGR1敲除小鼠(EGR1-/-)和野生型小鼠(WT)行白内障手术造模,于造模后0 h,3 h,24 h,48 h,72 h,4 d和5 d处死相应小鼠并取眼球做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晶状体囊袋中EGR1蛋白、CD11b、LCN
目前对病毒的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很多地区已经复工。北京是我国首都,春节后返京人员多,入境人员较多。我们在全力做好北京疫情防控的同时,严格根据防护政策,采取科学措施避免交叉感染风险,有序、少量地开展了角膜屈光手术。现对北京同仁医院屈光手术中心实行角膜屈光手术的流程和防护策略进行介绍,以期为相关行业的医务人员提供参考。
循证医学研究证实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抑制剂能够延缓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进展、减少心血管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是国内外指南推荐的一线治疗药物。然而"真实世界"中各种因素影响了CKD患者RAS抑制剂应用的依从性。本文综述了RAS抑制剂在"真实世界"CKD治疗中的最新应用现状、患者用药依从性与相关影响
各种病理条件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导致DNA损伤,细胞通常激活称为DNA损伤反应的信号传导网络以应对DNA损伤,进行DNA修复,而未能修复的DNA损伤会导致细胞周期停滞、细胞衰老或死亡,进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和进展。急性肾损伤是肾功能相关或肾组织损伤引起的肾功能快速下降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急性肾损伤的主要原因包括肾毒性损伤和缺血/再灌注损伤。新近的研究表明DNA损伤及DNA损伤反应是顺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及缺
目的探讨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中血清补体C3与肾小球微血栓(glomerular microthrombosis,GMT)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2月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确诊的LN患者资料,据是否有GMT形成分为GMT组与无GMT组,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特点、病理及预后指标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及广义相加
肾脏在调节人体钾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肾衰竭患者易发生急性或慢性高钾血症;肾小管酸中毒、失盐性肾病等患者易发生低钾血症。无论高钾血症还是低钾血症均可引起细胞膜电位异常,导致四肢麻痹、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等严重并发症。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专家组参考国内外最新文献,根据中国临床诊疗实践特点,围绕钾代谢的机制、低钾血症、高钾血症及慢性肾脏病患者血钾的监测四部分内容制定了《中国慢性肾脏病患者血钾管理实践专家共
目的观察本院首次服用利伐沙班的冠心病或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出现急性肾脏病(acute kidney disease and disorders,AKD)的风险。方法应用医院数据库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筛选出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因冠心病和非瓣膜性房颤首次服用利伐沙班超过3个月并且在3个月内复查了血肌酐的患者279例,为利伐沙班组;同时筛选出同期就诊于本院的冠心病或非瓣膜性房颤未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