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猫步锻炼对老年人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来源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a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太极拳猫步锻炼对行走能力较差老年对象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

筛选身体稳定性较差的老年对象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健步走锻炼,观察组则指导其进行太极拳猫步行走锻炼。于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分别对2组老年对象下肢肌力、身体稳定性及灵活性等指标进行检测。

结果

经3个月干预后,发现2组对象下肢肌力、身体稳定性及灵活性等指标均较干预前有不同程度改善;并且观察组下肢肌力、身体稳定性及灵活性指标改善情况普遍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与短期健步走锻炼比较,太极拳猫步行走锻炼能进一步改善老年对象下肢肌力、身体稳定性及身体灵活性,对提高其肢体运动功能及预防跌倒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胃造口术(PEG)对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43例行PEG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使用3种不同对比剂的吞咽造影结果对PEG术前、术后患者误吸发生率进行比较;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对患者PEG术前、术后营养指标(如血红蛋白水平、血清总蛋白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血清前白蛋白水平等)进行比较;并对住院期间观察到的PEG术后并发症及患者吞咽功能转归进行分析
目的观察Mulligan手法联合人迎穴改良针刺法治疗颈源性头痛(CEH)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CEH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颈椎牵引及人迎穴改良针刺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Mulligan手法治疗,持续治疗10 d。于治疗前、治疗10 d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2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进行评定,同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组患者椎动脉(VA)搏动指
目的探讨临床康复路径对亚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及医疗成本效益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单盲平行随机对照方法,搜集早期康复治疗结束后的亚急性期脑梗死患者286例,其中15例患者在试验未开始前撤回知情同意书,14例患者出院失访,10例中途退出。最终有247例脑梗死患者纳入统计分析,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临床康复路径组(129例)和常规康复组(118例)。临床路径组接受标准化的康复流程干预及药物治疗,常规康复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Despite a lack of clinical evidence to support its use, kinesiology taping (K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opular.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efficacy of this taping technique afte
期刊
目的调查脊髓损伤患者神经病理性疼痛(NP)现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先用DN4量表在所有诊断为脊髓损伤的患者中筛选出伴有NP的患者,搜集70例脊髓损伤伴NP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平均月收入、损伤部位、婚姻状态等一般调查资料,然后再对筛选出来的患者用简化的McGill疼痛问卷表(SF-MPQ)进行NP现况调查,记录患者的疼痛目测类比法(VAS)评分以及疼痛评级指数(PRI),包括P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Spontaneous cervical artery dissection (CEAD) is a frequent cause of ischemic stroke (IS) in young and middle-aged adults. Some studies have reported a higher prevalence of mig
期刊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Patellofemoral pain (PFP) is a common source of anterior knee pain among active adolescents. Those with PFP have pain-limited difficulty with resistance exercises at the recomm
期刊
目的观察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动作观察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脑功能重组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1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动作观察疗法,每天治疗2次,每次30 min,每周治疗5 d,共持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定2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
目的观察偏瘫侧电针疗法对脑卒中偏瘫肌张力增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2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偏瘫侧针刺疗法,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针刺疗法。于治疗前、治疗4周和8周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