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yu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我们国家的教育水平也在不断上升,必须将教育看作国之根本。特别是在九年教育的教学体制下,把小学教育看作是成长的起点,它决定了未来教育的水平。而教育中最根本的就是教学策略,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十分关键。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本文将针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兴趣培养进行讨论,帮助学生建立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小学;教学课堂;学习兴趣;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8,D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4-0121-01
  近几年来,国家对教育的发展十分重视,而小学教育成为国家最关注的一件事。在教育中要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十分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切开始的源泉,在小学阶段中更是如此。如果学生是对课堂中的知识充满好奇,那就会激发它的求知欲,学生们也会因为求知欲不断提升而增加对课堂的关注度。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能够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老师的教学也将随之轻松起来。优秀的教师不仅是能够在课堂上让学生学到知识,更是能够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和能力,而不是传统的、被动的接受教育。
  一、通過游戏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教学兴趣
  (一)结合课堂内容进行游戏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需要紧紧抓住课堂中的内容,老师就必须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课堂教学内容十分重要,老师在讲解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而不是进行单一的知识传递,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小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多具有好奇心,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游戏教学策略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对知识的吸收,加深学习印象。
  (二)在课外活动中进行游戏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许多孩子具有好动的天性,精力旺盛。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注重学生的户外运动,许多学校每天安排学生们做操,课间休息的时候让学生玩跳绳、踢足球、踢毽子等游戏。我们可以通过小游戏来提升学习的效率。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对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数学运算,提升学生对面积、周长等基础概念的理解。与此同时,在课外活动中,能够更好的建立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意识,通过小组游戏的方式来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习的主动性。
  二、通过故事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可以在讲解数学知识的时候,讲解这个知识的历史故事
  每个人都说数学的魅力是最大的,它同时也是最难以懂的,但很多人总是能在数学学习中找到满足感。数学知识总是无法用通俗易懂的话去阐述,甚至打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老师在讲解数学知识的时候,在讲到一些定理的时候不应该仅对定理内容进行讲解,而是对定理的发现、对数学家的成长进行简单的讲解,了解数学背后所隐藏的文化故事。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调动学课堂气氛。在讲解这个故事的时候,往往都会涉及历史,因此,数学老师讲解一下历史背景,以及历史背景下有那些非常有趣的故事和名人。这要求老师必须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从而更好地调节好课堂气氛,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二)在讲解知识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借用数学名言
  文学素养的培养并不是一日可成,而是一朝一夕的积累。老师在讲解知识的时候总是会借用古人的话,古人的名言往往包含着历史教训和经验总结。课堂上老师在引用这些数学名言的时候不仅仅是让我们懂得道理,同时也提升了文学素养。在使用数学名言的时候可以借助数学工具,比如圆规可以引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学工具的使用能够起到对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将无聊的课堂不融入名言教学,同步进行数学知识理论、概念的结合。俗话说得好,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这种动态化的教学知识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能够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和“好动”的天性。小学生的好奇心总是十分强烈的,让学生懂得数学学习的乐趣,懂得知识的乐趣,能够更好地激发学习的欲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科技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教育成为新一代接班人成长的重要方面。九年义务教育更是国家教育的基本保障,能够促使每一个孩子接受正规的教育,学习知识,报效祖国。教育的启蒙阶段就是小学教育,在小学学习过程中养成的习惯将会影响到人的一生,奠定了其发展的基础性能力。与此同时,在数学教学中,面对困难很多学生选择放弃,并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导致学习结果难以让人满意。因此,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红梅.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J].现代阅读,2017(6):151-152.
  [2]殷莉莉.浅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J].基础教育,2018(5):115-116.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当前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进,体育学科作为小学教学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结合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可以发现这当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教师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并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从而导致学生无法发挥自身的主观作用,严重影响了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因此,本文就对如何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高效性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  
摘 要 初中地理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初中所学地理内容繁多,尤其是区域地理分布较广,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常出现课堂上教法复述,学生学习起来效率不高、乏味。为此,本文提出了初中地理教师应注意区域整合教学意识来指导课堂教学,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初中地理;区域整合;图示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4-0
摘 要 农村学生在外因上就明显落后于城市学生,英语基础不好,会直接影响学生今后英语的学习。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促进农村英语教学品质的提升。  关键词 兴趣;人格魅力;奖励  中图分类号:D922.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4-0117-01  由于农村学校软硬件较落后、学生家庭经济能力有限、家长重视程度不够、学生行为习惯不良等现状,致使农村学生在外因上就明
摘 要 语文是小学教育的重点学科,良好的识字能力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直接体现,但是从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情况来看,识字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伴随着新课改的出台与推广,小学语文中的识字教学在教学方法上也应进行一定的完善与调整,据实践证明,情境化课堂的构建能够改善目前识字教学的现状以及弊端,是提升识字教学质量与效率的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广深入,学校和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开展素质教育。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文字理解能力以及听、说、写等方面能力有重要作用,同时对于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综合全面发展也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4-0119-0
摘 要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而作为基础阶段的小学的识字量也是最大的,大约要学会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要求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并能正确地书写运用。这2500个汉字,在一、二年级就要掌握1200多个,占小学识字量的一半。这一阶段,学生
摘 要 小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能力是小学生个体独立阅读素养的指标性体现。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改进阅读教学思路,积极运用包括思维导图在内的各种先进的学生整本书阅读辅助方法,推动学生整本书阅读素质的跨越性提升。  关键词 思维导图;阅读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4-0120-01  一、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各学段的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