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astl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状况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一关系处理得好坏又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原动力,对提高课堂效率十分重要,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调动学生的热情去积极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意义
  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提高英语课堂效益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反之,不注意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磨灭,导致学生苦学、厌学,严重阻碍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更谈不上提高课堂效率。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积极体现主体作用,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二、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一)教师要有正确的发展观、学生观和新的教育观
  面对新课程的新变化,首先,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教师需要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转变。其次,教师应重建教学模式,重构课堂教学。在新型师生互动关系中重建自己的角色权威,发挥角色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的共同发展。
  (二)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现代的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师不仅要成为“经师”而且要成为“人师”。
  1.尊重学生,体现民主
  民主、平等的标志是尊重。教师要学会宽容与接纳学生,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不偏爱尖子生,不歧视后进生。同时,教师要树立起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让学生从教师的耐心服务中,从教师的关心与尊重中,体会到教师的温暖与期望、激励与鼓舞,从而感受到教师的可亲、可信。更重要的是,教师还要学会欣赏学生,特别是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尽量做到宽而有度,宽而有爱,努力发现并放大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
  2. 突显个性,因材施教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B.S.布鲁姆说过:“学校学习中的个别差异是人为的、偶然的,而不是个体所固有的。只要提供适当的条件,几乎所有人都能学会。”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努力创造条件,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获得不同的发展。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和特点,尽量给予不同的指导,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同他们自身相一致的教育。例如,有的学生思想比较活跃,有的学生听觉感知比较发达,学生在兴趣、爱好、意志和性格等方面也都存在个别差异,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形成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三)营建师生间的和谐,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的学习潜力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1.充分关注学生的创造灵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和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奇思妙想。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和标新立异的构思,教师应及时给予适当的评价。教师要善于捕捉教学中随机生成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并及时将它们巧妙地运用于教学活动中,使随机事件成为可用的教学资源,服务于教学。对这种教学资源,教师还必须具有“抓在出现时、点在需要处、化在关键时、用在可用处”的能力。
  2.为学生创设充分参与的时间和空间
  在课堂上学生只有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才能真正主动地去学习。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发展自我的空间,更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学会自主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大胆使用英语。教师在引导学生主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做到取长补短,求得学生间的“和谐”,达到共同进步与提高的目的。对有优越感的学生,教师要加强引导,鼓励他们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有自卑感的学生,教师更要多关心,为他们设计的教学活动要容易、循序渐进,让他们能获得成就感与自信心,乐于参加教学活动。
  总之,英语教学要在师生关系融洽、和谐时进行,使交际活动教学与知识教学一体化。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增进师生间的相互尊重,有利于消除彼此间的障碍,有利于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用自己的热情感染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立良好的教学情境,师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责任编辑 黄 晓)
其他文献
美育,用蔡元培的话来说,就是“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胸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纵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美育突出三个基本理念,即“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知识构建的过程,最有效的是学生主宰学习过程的自主学习。然而传统的教学剥夺了学生自主构建知识和情感体验的时空,扼杀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导致了教学的“高耗底效”。那么,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  一、让学生自主确立学习目标  长期以来,教师一直习惯于为学生确立各种各样的目标,大到人生奋斗的方向,小到一堂课的具体学习任务,无不是教师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设定目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是以人为本,以学为本,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它旨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其成为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体,是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效性学习已经成为所有学科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作为初中地理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更快地让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呢?笔者根据多年的初中地理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初中生地理学习现状及原因分析  通过几年的地理教学工作,笔者发现目前大部分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动机不强。每次初一新生入学的第一堂地理课,笔者在介绍完地理这门课的主要研究内容领域
担任高中生物教师已近十年,在同科教师的指导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取得了些许成绩。现将近年来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想法呈现出来,与大家共榷,望能抛砖引玉,对大家有点启发。   一、以本为本,注重基础,以不变应万变   立足于基础知识,可以降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起点和难度,而牢靠地掌握基础知识是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基础,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应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