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新举措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t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現在已步入新的时代,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融入更多的教育新理念,这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在研究相关成果的基础上,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出新的举措,特作以下阐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新举措
   读书,顾名思义就是“阅读”,读书使人明智,使人成长。人们通过读书可以积累更多的知识、陶冶情操,也能提升素养。然而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从头到尾都是只讲解课本知识,很难让学生进行全面发展。下面笔者在借鉴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以初中语文课本为例,论述了新时代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些举措。
   一、立足课本,但不局限于课本
   (一)以课本知识为基础,适当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
   如果初中语文教师从头到尾都局限于课本,那么学生的阅读视野就很难开阔。为了更好地开阔阅读视野,教师应该以课本知识为基础,适当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教师要围绕教材中的阅读篇目,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例如,《春》是一篇抒情散文,这篇散文的作者是朱自清,朱自清对春天进行了全面的描绘,也抒发了自己对江南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教师在课下也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课外散文书籍,让学生课余时间多阅读、多开阔视野。
   (二)以课本为起始点,卓有成效地提升阅读能力
   高效阅读离不开良好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教师应该以课本知识为基础,以课外读物为助推器,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在教学初中语文《春》这篇课文时,教师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课文,可以把课文的结构画出来。这篇课文的整体结构就是总分总。开始是盼春,中间是描写春,最后是赞春。教师为了让学生清晰地了解文章结构,也可以多推荐学生读一些总分总结构的文章。
   (三)应该以课本知识为主,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离不开初中语文课本。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应以课本为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读一篇课文时学会思考,做到读思相结合。教师一定要将读思结合的阅读习惯渗透到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学生读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多提出问题,例如,这篇课文是什么写作风格?这篇是记叙文还是散文?只有多提问学生才有机会多思考,获得更多的知识,从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聚焦文本,不能只限于文本
   (一)聚焦文本,挖掘文本创作背景
   为了让学生更加全面和透彻地理解文本,我们一定要充分挖掘文本创作背景。阅读者只有全面了解了文章的创作背景,才能在阅读中跟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对文本彻底理解。例如,我们学的《观沧海》是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曹操写的一首诗。如果学生在读这首诗之前对它的创作背景一无所知,阅读时就很难理解诗中的意思和思想情感。教师可以让学生养成预习习惯,遇到难以理解的词汇时可以查字典或者网络查询。也可以在网络上先了解创作背景,这样在课堂上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聚焦文本,升华文本思想情感
   阅读不仅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还能塑造一个人的品行。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与作者思想产生共鸣,并带入自己的生活中。有时候他们读到一些励志文章,遇到一些经典的好词、好句时,就会感到振奋人心。读完之后心情非常舒畅,压力也会减少,对待生活也变得积极起来,对待周围的任何事情都会持宽容的态度,久而久之品行也会越来越高尚。这样的阅读就是高效阅读。初中语文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聚焦文本的基础上,再领会文中的思想情感。有的文章是描写父亲或者母亲的,当读到这样的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自我说起,谈谈自己对母亲的评价和印象,并讲解一些自己童年中最难忘的事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真切地感受到母亲无私的爱。
   三、教师要重视方法,但不能限制方法
   (一)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阅读相同的文本
   学生在阅读同一文本时,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运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相同的文本,这样学生才能理解得更加全面和透彻。例如,在教学《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采用粗读的方法先浏览全文,然后再采用精读的方法对文章的细节进行研究。
   (二)引领学生用不同的方法阅读不同的文本
   文本不同,阅读方法也有所不同。当学生熟读了各种文本之后,他们的阅读效率就会提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阅读文本,这样学生既能提升阅读效率,还能掌握各种阅读方法。在初中语文中有很多文章,有记叙文、散文、说明文以及诗歌、散文等。教师应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章,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例如,在阅读说明文时,教师应该让学生抓住文章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在阅读记叙文时,教师要让学生抓住记叙文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总之,步入新时代之后,我们社会各行各业都承担着新的使命,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了解初中语文教材内容,采取新的举措来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不断发展初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我国储备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芳.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新课程,2016(4).
   [2]林平.浅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反思[J].教育学文摘,2013(1).
其他文献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学要求和考试需要,初中英语着重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前提下,对学生的写作技能提出更高的学习要求,这就需要教师从教学观念、教学技巧、教学内容上做
初中阶段是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关键时期,而作文教学是锻炼学生语文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仅直接影响着中考和高考时期的语文成绩,同时还直接影响
摘 要:在教育改革背景下,诸多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得到广泛认可,不少教师正处于积极践行这些教学理念的道路上,且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教学成果,其中就包括“以学定教”教学理念。这种理念对于实现因材施教目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如何合理实施并充分体现其在教学中的优势,成为诸多教师探索的焦点。基于此,针对“以学定教”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实施展开探索,进一步提出个人见解下的实施建议,希望可以给广大的初中英语教师带来
写作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它是运用语言借助语法框架进行表达的行为.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有着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新课标中明确强调初中语文课程应重视语言文字的运用率,倡导学习方式由学生单方面被灌输知识点改为学生积极主动、互相协作的方式,简单概括就是提问—回答互动.
就如何及早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纷繁复杂、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不断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使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成长。谈谈在实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点滴做法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初中语文教学也不再局限于课本,而是提倡广泛且有益的课外阅读,这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有明显的助推作用,是拓宽学生知识面的有效渠道。对于农村寄宿制的初中学生而言,因其课外阅读资源不足、培养阅读能力意识淡薄等原因,导致学生课外阅读的需求无法被满足,影响到语文素养和语文成绩的提升。就农村寄宿制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展开讨论,并深入分析了课外阅读对
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刚刚步入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生物学也是一门完全陌生的学科.学生从陌生到熟悉,这期间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对此,教师就需要想方设法丰富初中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现阶段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家国情怀教育的研究.历史,是一门讲述人类文明的“记忆”的学科,但是这种记忆无法重现,这种距离我们现实生活遥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