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不同亚型急性脑梗死患者出血性转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来源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xihuan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各亚型出血转化(HT)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长沙市某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年龄≥60岁)共415例,其中出血转化者56例(观察组),未出血转化者359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各亚型患者的一般人口学信息、既往病史、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指标、头颅CT/MRI检查、入院治疗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差异,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各亚型出血转化(HT)的影响因素。

结果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HT的发生率为26.61%(29/109),心源性栓塞型发生率为47.50%(19/40),小动脉闭塞型中HT率为3.12%(8/257),此三型HT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923,P=0.000);不明原因型(0/7)与其他型(0/2)HT发生率均为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0.171,95%CI:0.037~0.790)是大动脉粥样硬化型HT的保护因素,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高(OR=5.949,95%CI:1.199~29.509)、梗死灶面积大(OR=20.619,95%CI:2.869~148.207)是大动脉粥样硬化型HT的危险因素;入院时NIHSS评分高(OR=20.254,95%CI:1.605~255.625)、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浓度高(OR=91.200,95%CI:4.044~2056.710)是心源性栓塞型HT的危险因素;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高(OR=10.231,95%CI:1.202~87.108)、梗死灶面积大(OR=15.251,95%CI:3.371~68.995)是小动脉闭塞型HT的危险因素。

结论

心源性栓塞型患者HT的发生率最高。各亚型脑梗死HT的影响因素不同,提示临床医生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时,应根据急性卒中治疗试验(TOAST)亚型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尤其注意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的男性患者、HbA1c水平和梗死面积;注意心源性栓塞型患者的入院NIHSS评分和MMP-9浓度;密切观察小动脉闭塞型患者HCY水平以及梗死面积。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老年直肠癌患者在根治性手术后肺转移的发生率、时机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2007年至2012年在北京医院胃肠外科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老年直肠癌患者纳入研究。观察患者术后转移和复发的发生情况,并对可能影响肺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有198例老年直肠癌患者进入研究队列,总体的5年无病生存期为76.8%。直肠癌根治术后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其发病率为11.6%,其次才是肝脏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衰弱和领悟社会支持的现状,并探讨领悟社会支持对衰弱的影响。方法采用Fried衰弱表型评估方法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23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23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衰弱的患病率为163例(68.8%),领悟社会支持水平低,衰弱与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呈负相关(r=-0.326,-0.129,-0.301和-0.230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肌病多见于病情重或病程长而未得到有效控制的甲减患者,主要表现为肌肉的僵硬、疼痛、麻木、肌水肿、易疲劳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报道1例79岁的老年女性,1年前开始出现四肢麻木疼痛、全身乏力、声音嘶哑、便秘、四肢水肿、雷诺现象、吞咽困难等症状,并逐渐加重。检查显示血清促甲状腺素及肌酸激酶水平明显升高,肌电图显示周围神经传导异常。经左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后,患者症状及各项指标明显好转
目的观察尿蛋白的主要成分白蛋白超负荷对体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线粒体膜电位及其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HK-2细胞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浓度白蛋白处理HK-2细胞,采用线粒体膜电位探针JC-1检测白蛋白超负荷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的影响,通过电镜观察白蛋白超负荷对HK-2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的作用。结果JC-1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白蛋白浓度0 g/L组)红/绿荧光强度的
目的了解雌激素受体-α基因多态性对广西壮族绝经后妇女护骨素的影响,为雌激素受体基因所致的护骨素降低引起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621例广西壮族绝经妇女,定量超声骨质密度仪检测右侧足跟骨测量宽带超声衰减值,并早上空腹采肘静脉血5 ml,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检测雌激素受体-α基因多态性,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各基因型对应的血清护骨素。结果绝经早期各雌激素受体
目的探讨细针穿刺细胞(FNAC)检查联合BRAFV600E基因突变检测在老年甲状腺结节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我院2017年1-12月因甲状腺结节就诊且超声提示可疑恶性的老年患者168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所见结节数目为185个,术前均行FNAC和BRAFV600E基因突变检测,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FNAC、BRAFV600E基因突变检测及两者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18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早期血小板聚集抑制率(INHAA)及阿司匹林抵抗(AR)的影响。方法114例接受CABG手术的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体外循环组54例和非体外循环组60例,术前7 d停用阿司匹林,按照分组常规进行手术,术后6 h起按常规剂量(100 mg/d)服用阿司匹林,分别于术前停药前(T0)、术后12 h(T1)、术后第5天(T2)、术后第
目的比较Solitaire支架取栓与静脉溶栓治疗对老年人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性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患者76例,根据血管开通方式及家属意愿分为Solitaire支架取栓组(30例)和静脉溶栓组(46例)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24 h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善率、90 d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改善情况、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及90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百岁老年(≥100岁)住院患者的住院现况及其住院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检索南京地区十家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病房出院的近5年年龄≥100岁的病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别登记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验资料,计算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NLR)和休克指数(SI)等,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住院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收集过去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