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南京东路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症状分析

来源 :中国临床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150881519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黄浦区社区围绝经妇女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2个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南京东路社区40~60岁妇女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677例妇女中自然绝经者386例,平均绝经年龄为49.36±3.71岁。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70.3%。在13项症状中,出现频率最高前5位症状依次为潮热出汗(53.2%)、骨关节痛(47.6%)、性生活障碍(45.2%)、眩晕(41.5%)、疲乏(41.2%)。围绝经期症状的严重程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是否工作、性生活
其他文献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成年人英语词汇学习的主要障碍。通过汉英语言符号任意性特征的对比分析,可以使成年英语词汇学习者掌握英语词汇的构造规律,从而有目的地克服语言符号的任
历史法学派的发展从时间上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历史法学派和晚期历史法学派;从研究的连贯性看,可分为德国的历史法学和英美的历史法学。至于要从整体上把握历史法学的观点理念的
由于政治、生活诸种原因,岭南海南时期苏轼的思想从儒家的“以天下为己任”逐渐倾向于佛家“超脱物象、回归自我”,从入世转向出世;同时他的诗的风格也从前期的婉丽,中期的豪放转化为清淡自然,达到了“无恩、无待”的境界。
先秦时期"豕"是"猪"范畴的基本范畴词,而"彘"大约要到战国中晚期才进入此范畴。汉代以前,"豕"为通称,"彘"基本只指家猪。"猪"虽然在西汉之前的文献中不多见,但零星的训诂材料说明其一直行
目前工科院校的法学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同时也存在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以法律技术型人才为特色培养目标,以重构法学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实践环节)为基本手段,全面提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