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提问策略初探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sicwen5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问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提问需要讲究艺术性,重视提问的策略,每一个提问都需要围绕教学内容,从而落实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正确运用课堂提问技巧有助于积极开展教与学的活动,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文章将从课堂提问的作用、原则、有效提问的方法等方面来探讨小学英语教师应掌握的课堂提问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提问;教学策略
  英语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手段之一,是启发和诱导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必要环节。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提问是由教师发出,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反应的一系列信号和暗示的信息,同时给予反馈的过程(鲁子问、王笃勤,2006)。有效的教学离不开有效的提问。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有的提问只是简单而乏味的提问,成了枯燥的“师问生答”“一问一答”式的“催眠曲”。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引起了不小的关注,也成为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它是组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
  一、小学英语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一)低层次认知性问题比重较大
  很多教师喜欢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这样导入:
  T:How are you?
  S:I’m fine。thank you.
  T:D0 you like English?
  S:Yes。I do.I like it verymuch.
  再例如,在一次听课中,一位教师指着教室一张椅子大声问道:“Is this a chair”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Yes.”这时教师很满意,因为学生都答对了……笔者却认为这完全无法体现提问的意义,根本没有起到让学生产生疑惑的作用,可以说这位教师在做“无用功”。
  (二)对学生的回答评价单一、草率,缺乏引导
  教师常用“Yes,you are right.”或“No,you are wrong.”等过于片面的表述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缺乏教育意义。教师在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答案时,并没有对学生提供的欠佳的答案进行探讨,一味地否定只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
  (三)缺少等待时间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很多教师只是为了提问而提问,提问后立即要求学生回答,没有预留一定的思考时间,学生没有时间好好思考,因此无法做出准确的回答。
  (四)学生主动发问的次数过少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大多数情况下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种传统的提问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化教育的要求。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积极提问,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中占据主体地位。
  二、课堂提问的作用
  (一)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问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好的提问方式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各项技能,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例如:一位教师在尝试阅读教学时是这样做的:教师将阅读材料的名称定为“Monkey boy”。不难看出教师试图从名字上吸引学生的阅读注意力。一上课,教师就从PPT上显示了一个男孩Jack并提出问题:Today,we’re going to learn a story aboutthis boy—————Jack.People usuallycall him Monkey boy.Why do peo-pie call him“Monkey boy”?。教师的这一提问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有效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提问可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增强师生间的交流。提问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形成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例如:一位教师在教授五年级上册Unit 1Story time一课中,设计问题如下:Hello.boys and girls.I’m yournew English teacher today,andwhat’s your old English teacherlike?Is she young or old?Tall orshort?。这样既复习了前面的知识,又拉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三)有效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这种提问策略是引发学生探究欲望最有效的方法,即用悬念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使他们对授课内容产生学习的需求。让学生在故事的吸引下进入“欲知后文,请继续参与”的活动中来。这样,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自然被激发出来了。例如:一位教师在教授五年级上册Unit 4 Story time一课中,设计问题如下:Can the rat swimactually?Why does he say“Don’tthrow me into the lake,please!”?。讓学生自己去发现机智的老鼠是如何逃脱蛇的手掌心的。
  三、课堂提问的原则
  (一)兴趣性原则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必须从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用科学的、生动的、艺术的语言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吸引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这是启发教学的关键所在。
  (二)科学性原则
  课堂提问不应是随意的、即兴式的。在授课前,教师应认真备课,把握知识要点,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设计的问题既要无知识性错误,符合语言规律和文化习俗,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从而达到最基本的语言训练目的。
  (三)启发性原则
  教师的提问应富有启发性。好的提问才是启发式提问,启发式提问重在所提问题有价值和有意义,它能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求知欲,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万不可不着边际地为提问而提问。   (四)层次性原则
  问题提浅了不易引起学生的重视,提深了又无法启发学生思考。这就要求教师对班里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难易度不同、恰到好处的问题,即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提问,知道从“哪”提,向“谁”提。
  四、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技巧
  (一)设计真实的问题情境。提有交际意义的问题
  例如:笔者在教授PEP教材四年级下册Unit 4 m the farm Let’slearn这一课时,笔者给学生展示了校园里的开心农场Happy Farm的照片和视频问道:Do you knowthe farm?,学生马上回答:Yes,Iknow,Happy Farm.。接着教师问学生:What can you see on HappyFarm?,学生对于自己参与种植过蔬菜的开心农场很熟悉,于是很快舉手回答:carrots、green beans、tomatoes...T:OK.look!The tomatois green and small.and what aboutthat one?SI:That tomato is redand big.。学生对于教师提出的关于开心农场的问题感到很亲切,这是学生自己参与种植的农场,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学生参与率很高。
  (二)提与学生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相符的问题
  例如刚学习完季节这几个单词后,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单词并不只是简单地让学生背单词,教师可以根据单词设itTL个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如:T:Do you like sum-mer?S:Yes.I do.T:What’s theweather like in summer?S:h’shot.T:What d。you like to d0 insummer?S:I like swimming andeating ice-cream...。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可以充分展开自己的思维,在不断表达的过程中会越来越自信。再例如,笔者曾听过一堂课:PEP教材六年级上册Unit 3Read and write。该教师对于文中“My aunt is going to make moon-cakes.”一句进行提问:Why is auntgoing to make mooncakes?,通过这个“Why”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对学生的回答给予恰当的反应或反馈
  教师应该保持独特的视角来提高自己反馈的水平,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让每位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成就。教师的评语要丰富多彩,多样的评价能打破给学生单一的体验,并将英语丰富的口语元素无形中传授给学生。对于回答得非常棒的学生,教师可以这样评价:“great”“excellent”“good job”“well done”等。适时用体态语,如点头、微笑、竖大拇指等。对有出色表现的后进生,提议全班为之鼓掌:“Let’s clap fnr them.”。对于回答不出来或回答有点欠缺的学生,我们可以鼓励:“Don’t worry,I think you can do better nexttime,thank you.”。这样便能使每位学生受到鼓舞和鞭策。
  (四)鼓励学生提问,让学生学会质疑
  例如在教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Story time这堂课时,教师在导入本课时提问:Boys and girls,it’sollr story time,look at the pic-tures.what do you want to knowabout the story?You can asksome questions.1 write them onthe blackboard.SI:Where is therat?S2:How does the rat feel atfirst?S3:What happened?。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一写在黑板的右侧,然后在上课过程中与学生一起解决这些疑问。学生对于自己提出的问题更有兴趣去思考、探索、寻找答案。
  (五)适当延长候答时间
  教师可以根据所提问题的难易程度给予学生思考时间,确保学生具备充足的时间思考、解决问题,与其不断纠正学生的错误,不如让学生稍加思考后再说出更为正确或完整的答案。合理的等待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学生的回答会更具有分析性、创造性和评价性。
  总之,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课堂提问是让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不是英语课堂教学的装饰。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教学有法,然无定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探索各种有效的方法,优化课堂提问艺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这样,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了教学改革中的首要目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在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深入思考,促进学生的英语创新思维的发展。在英语课堂上,教师既要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注重听说读写练习,还要让学生在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中获得发展,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关键词:英语课堂;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怎样促进学生英
摘 要:在以班级为基础的现代小学英语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学习英语存在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后进生也随之出现。为了帮助后进生更好地学习英语,文章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为后进生寻找机会、纠正不良习惯、教给后进生学习方法、加强家校联系、巧用评价与奖励七个方面谈谈在帮助英语后进生英语学习的一些方法和尝试。  关键词:小学英语;后进生转化;转化策略  在以班级为基础的现代小学英语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在于教师专业发展,即教师专业核心能力的建设与发展。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专业核心能力的发展关乎学生与教师两大主体的切身利益,关乎核心素养体系建设的进程和我国教育改革事业的全面发展。  教师核心素养应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确保教师的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等不断提高,保障培养德、智、
摘要:微信支持下的线上教育可以拉近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线上的教学活动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的交流。文章首先提出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抓好备课,再通过直播、录播(录播包括微课、慕课)等方式进行线上授课,最后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掌握知识,通过练习题自测,巩固学习成果,并将自测结果反馈给教师。  关键词:微信平台;线上教学;教学模式  互联网通信技术和智能终端设备的高速发展给人们的学习、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家校沟通的方法难以满足广大家长与学校的需要,信息技术已成为搭建家校沟通的有效桥梁。文章指出传统家校沟通存在着滞后性、单向性、不协同性等弊端。鉴于传统家校沟通存在的弊端,笔者认为,在当今科技时代,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开辟家校联系新途径,以微信群、班级博客、网络调查等家校联系新途径,能够达成家长、班主任双方沟通的最佳效果,最大限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健康人格。  关键词:德育;信
摘 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其概念与定义的语言描述都十分精准。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素养与数学阅读能力息息相关。教师可以采取分阶段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多种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专项训练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生活应用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广度等策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阅读;数学思维  阅读能力泛指学生必须具有通过阅读来认识和理解其中所有内容的技巧和能力,在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要渠道,德育也要借助各门学科的教学实施。相较于德育内涵明显的社会科学来说,作为自然学科的数学似乎离德育很远。其实对数学的理解、运用与欣赏,同样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色彩。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发挥数学魅力,绽放德育之花。  关键词:数学思想;数学教学;德育思想  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传统的教学则过于强调向学生灌输知识,忽视了对学生多方面的教育。这导致学生数学思维贫
摘要:立德树人不仅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还是德育的方向和目标。立德树人背景下德育的内涵更加丰富,德育的目标更加明确,德育的方式也有了引导方向。感恩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赋予了其教育的实践方向:教育形式多样化、教育场域联合、教育程度深入。  关键词:感恩教育;立德树人;德育实践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
【摘 要】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培养小学生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要从低年级抓起。为了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用词精确、简练、逻辑性强,教师要让学生听、说、归纳,并进行规范化训练,注重赏识教育。  【关键词】数学语言;规范化;鼓励;表达能力  儿童语言能力不仅是评估儿童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的重要依据,而且是发展儿童智力的有效手段。小学
摘 要:在人教版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效依托读写板块,基于教材并高于教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导入环节,教师可通过头脑风暴、信息差等活动逐步扩大学生的词句储备,为语言输出作好铺垫;在阅读环节,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研读语篇的框架结构,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合理的布局谋篇;在读后环节,教师可引导学生系统梳理语法知识点,帮助学生准确表达;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提升学生表达的真实性。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