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

来源 :启迪·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xiong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个人的核心素养逐渐被人们逐渐重视。新时代的人才,必须要具备核心素养,在当今社会个人拥有核心素养才能拥有竞争力。初中语文是一门很重要的素质和人文课程,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初中生的核心素养。所以初中语文必须在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培育,这不仅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本文围绕初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课课程构建与实施进行阐述,目的是研究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人才。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课;路径
  1.引言
  当今时代教育改革形式不可逆转,而核心素养作为新时代衡量人才的一把标尺则是教育的主要关注点。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在过去并未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只偏重于给学生传授课程知识,这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初中语文课必须要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 ,而语文核心素养不仅仅只包括学习能力等,还包括语文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等。因此,初中语文课程不能够只注重培养学生认知学习能力,还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利用好初中语文课程本身的学科优势,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这样学生才会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 在语文课堂上培养文化传承的能力
  如何才能引导初中学生进行文化传承?这对于其他课程来说可能是件难事,但对于教学内容丰富多样化的初中语文课程来说,并不困难。
  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思维能力和道德品质。例如:在讲述“闻一多”时,教师可以首先带领学生了解闻一多先生那个时代的背景,然后通过闻一多先生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深入的了解优秀精神的本质,去帮助学生更好的树立初步正确的价值观从而自觉的进行文化传承。接着,我们可以围绕中华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的贡献讲述,其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使得优秀的精神在学生心中留下烙印,让优秀的价值观成为引领。促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华精神文化的强大。最后可以通过具体的人物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如文天祥、岳飞、董存瑞等英雄人物。通过了解英雄人物生平经历方式,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情感。使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自觉地进行文化传承。
  二.使用“问题”引领学生进行思考
  思维能力是一项很重要的核心素养,一个人如果没有思维能力,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对于初中生来说,要想进一步学习高深的知识,具有优秀的思维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初中语文课堂必须不断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布鲁纳曾说:“问题是学习的主要推动力。一旦有了问题出现,人们就容易好奇,好奇推动人们寻找和探索真理”。当代的教育理论也同样认为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学习。因此,在课堂中,老师要适当的设置问题,将核心素养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去。例如:适当在课堂上加入“量变与质变”的内容。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提出促使学生进行思考。比如“一个蝉蛹破茧成蝶是量变还是质变”、“一个人从普通足球球员到明星球员是量变积累的吗”等等这些。用此来推动学生对量变与质变的探究,促进学生思考,加深学生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在课堂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利用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审美
  在语文教学中,学习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它能够有效的锻炼一个人的坚韧性和自制性。坚韧性是指一个人不屈不挠地克服困难,以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实现预定目标的品质。为了使学生坚持对目标的紧追不舍,自觉抵制各种主观诱惑,首先,要培养学生认识学习语文的意义,其次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毅力,另外,培养学生感受学习语文的成就感,在令学生学习到更多语文知识的同时,也为学生的语文审美奠定了基础。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入手,借助作文修改这一手段,坚持预习、翻检工具、写日记等习惯,鼓励学生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做好读书笔记,鼓励学生坚持普通话,端正写字习惯等,这一切都能够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提高他们语文审美水平。
  四,结论
  綜上所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师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作为学科教师,我们不仅仅要提高自身的知识能力和素养 ,也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而不能只注重学识忽略人的本身。要做到这些,就需要语文教师把核心素养的渗透作为一种策略贯穿进课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所真正需要的人才,才能够推动这个社会、这个国家前进。初中语文课程的需要不断加入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断反思才能推陈出新,才能够适应社会需要培养时代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魏翔.初中语文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探索[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06):9+19.
  [2]陆世生.创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05):38-39.
  [3]禅红.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教育艺术,2021(05):28.
其他文献
患者男性,29岁,因间断腹痛2 d,胸痛1 d于2008年11月26日入院.患者入院前2 d餐后出现左侧腹部隐痛,阵发性加重,来我院急诊,腹部平片提示不完全性肠梗阻,予禁食、胃肠减压后症状减轻.人院前1 d静息时出现轻度胸部闷痛,不伴放射痛、出汗、呼吸困难等,持续1 h自行减轻,未告知医生。
期刊
目的 通过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SCTCA)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以明确临床上适于该项检查的人群.方法 回顾性分析285例接受64-SCTCA检查、并于4周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冠心病疑诊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冠心病概率Duke模型,将受检者分为冠心病低危(n=80)、中危(n=92)和高危(n=113)3组,以CAG为"金标准",判断64-SCTCA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以
摘要:初中是学生学习发展的重要阶段,英语是初中学习中一个重要学科,阅读作为初中生英语学习中的重点部分,对学生的英语思维以及英语能力要求较高。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应试教育不再是英语教学的重点,核心素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占有较大比重。初中英语教师应该践行新时代的教育发展理念,注重阅读教学活动中的核心素养培养,提升学生的发展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前言:素质教育背景下,国家对
期刊
孙瑞龙教授于1928年2月22日生于江苏省崇明县(现为上海市崇明县),中共党员,1954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后在北京协和医院和阜外医院工作,历任协和医院住院医师、主治医师,阜外医院主任医师,心血管病研究所研究员.2011年2月7日不幸病逝于北京,享年83岁.  孙瑞龙教授博学多才、学识渊博、功底深厚,深受同行仰慕,人称"孙夫子".夫子者大学问家也,孙教授当之无愧。
期刊
摘要:在当前教育發展的背景下,课堂上出现了很多新颖的教学互动方式。“师生互动”是一种从古流传的教学方式,也是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效果比较好的方式。但是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师生互动”出现了许多不适应现代教学模式的情况,导致教学效率下降,学生对于师生互动缺乏积极性。这是目前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最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需引起各位教师重视。  关键词:初中语文;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期刊
目的 探讨东亚男性饮酒对冠心病发病率、病死率和全因死亡率的影响.方法 检索Pubmed等数据库,纳入中国、日本、韩国符合入选条件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记录研究来源国家,例数,性别,年龄,随访期限,饮酒量,与饮酒相关的冠心病发病率、病死率及全因死亡率的相对风险等资料.应用荟萃分析,系统评价饮酒量与冠心病发病率、病死率及全国死亡率的风险效应.结果 纳入前瞻性队列研究15项;共计汇总冠心病研究对象177 7
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他汀类药物有降低胆固醇作用之外的多效性作用,也被认为是有潜力的治疗肺动脉高压(PAH)的药物.本文就他汀类药物治疗PAH的作用及机制方面的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学不仅要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应用能力,还要关注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将核心素养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从而让初中语文学科在教育和教学中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本文将对语文核心素养进行简要的阐述,分析语文核心素养的特点,并提出核心素养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渗透;策略  一、语文
期刊
2008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JUPITER[1]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胆固醇水平不高但C反应蛋白(CRP)升高的人群,瑞舒伐他汀(20 mg/d)治疗1.9年,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
期刊
心肌淀粉样变(cardiac amyloidosis,CA)为淀粉样物质沉积在心肌细胞外基质引起的一类疾病,淀粉样物质可沉积在心室、心房、血管周围、瓣膜和心脏传导系统等部位,临床表现类似心肌病、心力衰竭、瓣膜性心脏病以及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1],心内膜心肌活检(EMB)刚果红染色阳性且偏光显微镜下呈苹果绿双折射为诊断金标准[2],但EMB属于有刨检查方法,大多数医院没有常规开展这项工作,因此无创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