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swysw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趣的学科,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要使学生喜欢学习并保持持久,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体会到,以学生为主体,激发起课堂兴趣是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关键。
  【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生 兴趣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趣的学科,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达到不需要教。”可是,怎样达到不需要教?笔者觉得首先要让学生对其产生兴趣。《论语》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要使学生喜欢学习并保持持久,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在实践教学中,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这个主体很难充分体现出来。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体会到,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兴趣是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关键。
  
  一、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语文教学以开发学生的智力为目的,凝滞的课堂气氛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学生在情绪振奋,兴趣盎然的时候学到的知识,是难以忘记的。要营造一种愉悦的课堂氛围,就要给学生一种展示自我的环境。我采取的方式是对于一些戏剧性强的文章或片段,让同学们根据课文的内容、情节扮演其中的角色,再现课文情境。例如,我在讲解九年级语文《三块钱国币》的时候,对于文中杨长雄和吴太太的矛盾冲突,找同学到前面表演。学生们即刻在下面行动起来,大部分学生能够很好地再现戏剧的内容,并且有些学生还有一定的创造性,不时引发学生们的哄堂大笑,在笑声中,学生们了解了两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增强了对作品的理解。再如,《草船借箭》一文的诸葛亮与周瑜的对话,让一同学扮演诸葛亮,一同学扮演周瑜,要求学生演出诸葛亮的胸有成竹、顾全大局、有胆量的性格,演出周瑜嫉妒、心胸狭隘的性格。学生在训练中,也许一次不能成功,教师要多给学生机会,这样的多次培训,学生的兴趣增加了。通过表演,满足了学生们的成就感,使他们觉得语文知识可以在表演中去体会,
  去感悟。
  
  二、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地学习,就需要给学生的实践活动创造条件。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生疑到释疑的过程。课堂上不断地质疑问难,并挑起争辩,从而创设一种思考的情境,改变学生在课堂上那种松弛、懒惰的心理,用讨论、探讨、推敲问题来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迫使“他们主动去思考、去探索、去调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面临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所以,教师在讲解时应致力于引导,可提出导读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研读课文,还要采取提出明确目标、启发引导、组织研讨等方法。例如,我教《曹刿论战》一文,出示以下问题:(1)曹刿认为取信于民的条件是什么?(2)鲁庄公的鄙和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些方面?(3)鲁国战胜齐国的条件是什么?(4)你如何让看待鲁庄公这个人物?问题提出后,前三个问题学生们迎刃而解,第四个问题争议很大,最后,教师分析了鲁庄公这个人物,并告诉同学们分析人物是要一分为二的去看,不要有片面性,学生在不断的质疑中,有了兴趣,轻松地学到了知识。所以,教师要精心培养
  质疑问题的难度,学习才能从根本变被动为主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得其乐无穷。
  
  三、调动多种感官,全方位参与
  
  新课程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况中”。如教《孔乙己》一文,我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学习课文,把找到的答案用直线划出,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标出。自学时要求学生做到动嘴读、动手划、动脑想。通过这样的动手、动口、动脑训练学生,能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如《慧骃国游记》一文中,我在慧骃国里的所见所闻是理解的重点。教学时,我就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安排小组讨论、圈划等学习活动,让学生把不懂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小组中交流讨论,通过同学之间的互相启发,达到互相吸收、互相补充、互相纠正。这样,在相同的时间里,学生的发言机会,锻炼机会就变多了,讨论出来的问题也比较完整,比较详细了。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就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新课程理念,是给每一个学生营造自由成长的空间,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使语文课堂成为他们求知的乐园。
其他文献
[关键词]教学环节配置 语文课堂 效益    一、强化课前预习,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课前预习是一节课成功的保证。课前准备是否充分将直接影响到整节课的效率。特别是语文阅读教学,如果课前学生不去熟悉课文和生字,那么,在语文课堂上将会占用大量的时间来进行初读课文和识字训练。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也就没有更多的精力进行课文的精读感悟。因此说,这样的教学相当低效。  为改变这一现状,我要求学生要养成课前学
介绍中小跨径梁桥上、下部结构的加固方法及加固效果,对如何提高桥梁承载力,并为超限运输的桥梁加固提供经验.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具体的教学情景及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做好后续提问,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通过后续提问这把梯子,进入学习的佳境,看到美妙的风景,掀起一个个课堂的小高
【摘 要】随着中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壮大,中职体育发展的滞后性却日益明显,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教学改革进展缓慢,体育场馆及其配套设施器材匮乏,师资队伍建设不够理想以及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热情不高等。文章分别从这些方面分析其影响原因和寻求其发展对策,旨在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身心健康的中职学生。  【关键词】中职学校 体育发展 影响原因 对策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教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在正弦交流电路中,各物理量之间不仅有数量大小的关系,而且还有相位的关系。利用相量模型电路统领正弦交流电路的教学,使学生能运用直流电路的知识和分析方法及思维模式,来分
通过对国外交通流管理研究资料的分析,分类比较了目前常用的实时交通路线决策和分流策略系统方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推荐了一种先进的实时交通流管理方法,并介绍了其系统结
从理论上就跳车引起行车速度降低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根据车辆在桥头跳车实地行驶测试,给出了路堤沉降量的容许范围,其结果可供理论研究、桥梁设计和施工参考。
(太仓市实验小学,江苏 太仓)    [摘 要]: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语文教学的重书面表达,忽视口语训练的影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说的训练方面都被忽视了,成为听、说、读、写四项基本功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本文就以教材为依托,从更新教学观念,认识教材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对口语的兴趣,发展和提高学生口语的能力。  [关键词]:苏教版语文教材 教材优势 口语能力    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