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单层厚度小于1/4个波长的薄层砂体,其厚度已经小于传统意义上的地震垂向分辨率。但是研究认为,在调谐效应下,薄层砂体厚度与地震反射振幅是存在线性相关关系的。利用这一特征
【机 构】
:
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层厚度小于1/4个波长的薄层砂体,其厚度已经小于传统意义上的地震垂向分辨率。但是研究认为,在调谐效应下,薄层砂体厚度与地震反射振幅是存在线性相关关系的。利用这一特征,对WZ工区内两种不同类型的薄层砂体——大套泥岩夹单层砂体和砂泥岩薄互层砂体分别开展定量储层预测研究,通过体雕刻技术直接定量预测单砂体的厚度,通过层段的纵波阻抗平均值预测薄互层砂体总体厚度,最终获得薄层砂体的平面展布特征和厚度变化趋势。
其他文献
用P波初动对青海区域1992年来的6次哈佛大学及USGS等机构均未给出结果的5级以上地震震源机制解进行了计算。通过区域断裂构造的展布与本文计算出的震源机制解的对比,计算了青海境内2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并与哈佛大学给出的结果进行了对比,表明计算结果较为可靠。
涠西南凹陷为典型的箕状断陷盆地,广泛发育与湖底扇有关的岩性油气藏,本文以其中一个最为典型的湖底扇油气藏为例,从岩心、测井、地震多方面对湖底扇的岩石学特征、结构、构造特
为了更好地了解真实岩心微观渗流过程中的渗流规律和流体分布特征,研制了一套新的微观可视化驱替观测装置。利用真实礁灰岩岩心制作岩心薄片模型,采用可视化岩心夹持器模拟水驱
据不完全统计,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地震流动监测标志或监测场地年破坏的比例在8%至12%左右,部分地区超过20%。《地震监测管理条例》于2004年9月1日起施行,我国将进一步采取措施保护地震监测设施,规范地震监测工作,我国地震监测设施人为破坏现象严重的局面有望改变。 这些措施包括:禁止占用、拆除、损坏地震监测仪器、设备和装置,地震监测标志,用于地震监测的供电、供水设施等地震监测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