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庆市黔江区中塘乡中塘村8组村民尚绍锦是当地有名的脆红李种植销售大户。2010年,他家种植的200株脆红李收入8万元,其李子还走进了重庆市农商对接展销会。尚绍锦的快捷致富,靠的就是“科协引路,学会搭桥及科技人员的结对帮扶”。
尚绍锦家坐落在离乡政府有10多公里的一座大山上。几年前,他为找不到致富门路发愁,巧遇区科协干部下乡调研。攀谈间尚绍锦流露出想就近种植,靠山致富的想法。区科协的同志熟知当时栽植脆红李的农户不多,市场行情看涨,当即为他谋划了“在自己的承包地里栽植脆红李”的致富计划。于是,在区科协的引荐下,尚绍锦找到了区林学会的高级农艺师谭精英,研究引进发展脆红李。谭精英不仅帮他引种了200株脆红李,还手把手的教他培土、栽植、施肥、剪枝、蔬果……
前不久,当我们再一次随谭精英来到中塘村8组时,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大片白色的李花,足有20亩。谭精英告诉我们,那片李花就是当年在科协帮助下,尚绍锦引进栽培的脆红李。
当年在科协的帮助下,尚绍锦从区林业局获得了一批脆红李苗。在谭老师的指点下,他就将其当着致富树来管理,对果园进行了精心剪枝、施肥、锄草、防病治虫……第3年,脆红李如期挂果,当年就卖了8000块钱,这让他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也坚定了依靠科技发家致富的信心。
自脆红李挂果后,每年结的果子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家里的收入也一年比一年好,日子过得也越来越有滋味。“这些年,我种植200多株脆红李至少为我增收了20多万元。”尚绍锦说。
2009年,尚绍锦卖了31天的李子,总共卖了5.8万元。其中一棵脆红李就卖了3000多元。当年,儿子就用卖李的钱买了一辆长安车,专门用来卖脆红李和运输家里生产生活物资。最让尚绍锦骄傲的是2010年,他的脆红李共卖了8万元,当年9月,他还把100公斤脆红李运到了重庆,参加市农商对接展销会。展销会上,他带去的脆红李以每公斤30元的价格被抢购一空,不少商家还和他签了对接合同。
“我原以为栽脆红李只是卖李子,哪晓得枝条也能卖成钱。”尚绍锦说,自从他的脆红李“走红”后,一些村民纷纷来找他学经验,还买他的脆红李枝条去嫁接本地李,改换老品种。2011年,李树刚发芽,就有舟白、小南海、石会等地的村民来到尚绍锦家,买他的脆红李枝条。每公斤枝条卖24元,共卖了200多公斤,卖得5000多元。“那些枝条本来是当柴烧的,卖的钱是额外收入。”尚绍锦说。
“我的愿望就是把责任地和山地全部栽上果树,打造家庭型花果山。”尚绍锦说,过去他是把脆红李栽在田边地角,现在他把果树栽在大田里,同时在区林学会的帮助下,还新引进了猕猴桃、梨子等果树。过去,附近村民全是种包谷、洋芋,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自从我成功引进脆红李,很快脱贫致富后,乡亲们也争先恐后地栽植脆红李,腰包也渐渐鼓了起来。脆红李不但能增收致富,而且还能改善居住环境,春天花香,秋天果香,跟仙境一般,人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也感到舒心。
2011年,尚绍锦又新栽了200株脆红李、150株梨树和50株桃树,还购置了500羽土鸡苗,“把这些土鸡放养在山上和树林里,这又是区林学会为我家庭增收增加的一个好项目。”尚绍锦说。
区科协、区林学会的同志话别时,尚绍锦恋恋不舍地说:“我家能增收致富,全靠科协帮助和区林学会的支持。自从我栽下脆红李后,区林学会领导多次来查看,还派农技员来传授技术和传递市场信息。去年黔江区举办农产品展销活动,乡政府还为我免费提供展位和布置展厅;在参加重庆市农商对接时,区政府免费为我提供展位,市农委和中塘乡政府在展销期间每天分别给我补助150元。”目前,黔江区科协正在不断深入开展科普惠农服务活动,像尚绍锦这样在科协指导帮助下,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适用的致富信息而走上康庄大道的农户数不胜数。(梁超编辑:渝科)
(重庆市科协)
尚绍锦家坐落在离乡政府有10多公里的一座大山上。几年前,他为找不到致富门路发愁,巧遇区科协干部下乡调研。攀谈间尚绍锦流露出想就近种植,靠山致富的想法。区科协的同志熟知当时栽植脆红李的农户不多,市场行情看涨,当即为他谋划了“在自己的承包地里栽植脆红李”的致富计划。于是,在区科协的引荐下,尚绍锦找到了区林学会的高级农艺师谭精英,研究引进发展脆红李。谭精英不仅帮他引种了200株脆红李,还手把手的教他培土、栽植、施肥、剪枝、蔬果……
前不久,当我们再一次随谭精英来到中塘村8组时,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大片白色的李花,足有20亩。谭精英告诉我们,那片李花就是当年在科协帮助下,尚绍锦引进栽培的脆红李。
当年在科协的帮助下,尚绍锦从区林业局获得了一批脆红李苗。在谭老师的指点下,他就将其当着致富树来管理,对果园进行了精心剪枝、施肥、锄草、防病治虫……第3年,脆红李如期挂果,当年就卖了8000块钱,这让他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也坚定了依靠科技发家致富的信心。
自脆红李挂果后,每年结的果子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家里的收入也一年比一年好,日子过得也越来越有滋味。“这些年,我种植200多株脆红李至少为我增收了20多万元。”尚绍锦说。
2009年,尚绍锦卖了31天的李子,总共卖了5.8万元。其中一棵脆红李就卖了3000多元。当年,儿子就用卖李的钱买了一辆长安车,专门用来卖脆红李和运输家里生产生活物资。最让尚绍锦骄傲的是2010年,他的脆红李共卖了8万元,当年9月,他还把100公斤脆红李运到了重庆,参加市农商对接展销会。展销会上,他带去的脆红李以每公斤30元的价格被抢购一空,不少商家还和他签了对接合同。
“我原以为栽脆红李只是卖李子,哪晓得枝条也能卖成钱。”尚绍锦说,自从他的脆红李“走红”后,一些村民纷纷来找他学经验,还买他的脆红李枝条去嫁接本地李,改换老品种。2011年,李树刚发芽,就有舟白、小南海、石会等地的村民来到尚绍锦家,买他的脆红李枝条。每公斤枝条卖24元,共卖了200多公斤,卖得5000多元。“那些枝条本来是当柴烧的,卖的钱是额外收入。”尚绍锦说。
“我的愿望就是把责任地和山地全部栽上果树,打造家庭型花果山。”尚绍锦说,过去他是把脆红李栽在田边地角,现在他把果树栽在大田里,同时在区林学会的帮助下,还新引进了猕猴桃、梨子等果树。过去,附近村民全是种包谷、洋芋,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自从我成功引进脆红李,很快脱贫致富后,乡亲们也争先恐后地栽植脆红李,腰包也渐渐鼓了起来。脆红李不但能增收致富,而且还能改善居住环境,春天花香,秋天果香,跟仙境一般,人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也感到舒心。
2011年,尚绍锦又新栽了200株脆红李、150株梨树和50株桃树,还购置了500羽土鸡苗,“把这些土鸡放养在山上和树林里,这又是区林学会为我家庭增收增加的一个好项目。”尚绍锦说。
区科协、区林学会的同志话别时,尚绍锦恋恋不舍地说:“我家能增收致富,全靠科协帮助和区林学会的支持。自从我栽下脆红李后,区林学会领导多次来查看,还派农技员来传授技术和传递市场信息。去年黔江区举办农产品展销活动,乡政府还为我免费提供展位和布置展厅;在参加重庆市农商对接时,区政府免费为我提供展位,市农委和中塘乡政府在展销期间每天分别给我补助150元。”目前,黔江区科协正在不断深入开展科普惠农服务活动,像尚绍锦这样在科协指导帮助下,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适用的致富信息而走上康庄大道的农户数不胜数。(梁超编辑:渝科)
(重庆市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