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yy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强大推动下,对小学音乐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极大地促进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已经得到了诸多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与关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整个音乐课堂的教学水平,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助益。本文主要针对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展开深入的研究,并提出几点针对性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应用;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226-02
  目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推广,这是属于一种新型的合作学习方法,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和优势。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着较多不完善的地方,学习的学习热情较不浓厚,很难提升教学水平。因此,必须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优化措施来加以解决,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的重要性分析
  1.有利于展示学生的表演才能
  对于小学生来说,普遍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天性爱好等特征,在学生熟悉一首新歌时,教师要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引导学生进行自由发挥,小组之间或小组成员要进行相互学习与交流,通过肢体语言和表情边唱歌边表演,小组成员要扮演好相应的角色,确保学生能够在词曲记牢、记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拓展和丰富教学内容,发挥学生的思维空间。例如:如图一所示,教师在中间进行示范,学生围成圆圈一边唱歌一边进行表演,并结合教师的标准动作进行模仿与优化,促进了师生的有效互动,课堂教学氛围极其浓厚。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些学生往往喜爱自己编排词曲,而对于音乐兴趣较不浓厚的学生往往不会在课后复习或创编词曲。对此,学生可以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引导学生给歌谱编排新的歌词,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借助这种自编词曲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创新和认识,形成正确的思想认知,进而可以为小学音乐教学水平的提升助益。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合作形式较为单一、片面
  现阶段,在小学音乐课堂中[1],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比较单一、片面,大多数教师将同桌和前后桌的学生划分为一组,这样的组合方式带有着明显的固定性,没有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影响着小组成员之间沟通的深化,而且成员之间的地位较为失衡,造成尖子生与差生之间差距的严重失衡,学习成效可想而知。
  2.教师过于注重小组合作形式
  目前,一些小学音乐教师在合作学习开展中,其学习目的和合作学习的具体内容较不明确,往往形同虚设,缺少对学生在音乐方面创新思维发展的高度重视。同时,学生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尚未得到充分的体现,在小组合作讨论结果的评价时,仅仅由教师来对小组合作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三、小学音乐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的优化措施
  1.培养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
  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保证学生较高的合作学习热情,比如在《卖报歌》教学中,教师要在课前让学生自主搜集抗日的相关材料,学习一首抗日歌曲,并且可以从多种途径来进行搜集,实现资源的实时性与共享性。比如:在欣赏《二泉映月》中,教师不要先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听过乐曲之后,要进行自主讨论,对乐曲进行总结欣赏。例如:如图二所示,教师可以针对《二泉映月》这首曲目,先带领学生通读一遍,让学生认乐谱,学生如果存在不明白的地方,要积极提出来,在了解乐谱以后,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欣赏这首曲目。基于此,在学习这首歌曲时,会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一个思想认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开展小组课堂教学活动
  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开展小组讨论,创建生动、有趣的教学课堂。教师要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布置好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讨论题目,以便于激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热情和兴趣。
  例如:在学习《十二生肖》这首歌时,教师要以生肖为主题让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在课后了解生肖的相关知识,找到相关的图片和资料,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小组成员说出自身的生肖[2],增进友谊。
  3.结合实际,设计小组合作学习内容
  (1)基于活泼好动性格特点选择表演性内容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为小学生选择表演性的内容。在交汇小学生一首歌曲以后,要引导学生结合歌曲内容进行合作表演。
  例如:在《粉刷匠》时,学生可以通过表演来感受劳动人民的辛劳和乐趣,要先给学生做示范,在小组内进行合作练习,要求每个小组要分别进行表演,教师要进行适当引导与帮助,纠正学生存在的不标准的动作。
  (2)基于思维活跃性格特点选择创造性内容
  要想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作观念,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融入创造性的学习内容,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结合歌曲中的角色进行创造性表演。
  例如:在《读书郎》的学习中,教师要要求学生准备与读书郎相关的节目,在二十分钟以后小组成员要进行表演,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比如表演小品、表演歌舞以及合唱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4.创新和丰富音乐教学方法
  (1)音乐欣赏
  在以往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尚未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因此,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多个角度来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比如在教学《人民音乐家聂耳》之前,教师提前安排学生对聂耳的相关资料进行搜集,一些小组会搜集聂耳的其他曲子,边播放边进行讲解;还有一些学生会编成一个故事,向学生介绍聂耳音乐家一生的光辉事迹,进而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聂耳这个人物,实现合作学习的多维互动。
  (2)开展小小音乐会
  根据新课程标准可以看出,要求要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来引导学生树立高度的合作观念,在一学期即将结束之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一场小小音乐会[3],旨在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学生要自行负责和安排小小音乐会的节目选择、节目顺序、排练以及宣传等,教师要予以正确的指导与鼓励。通过该活动的举办,有助于学生总结一学期的音乐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并且协调好演员与主持人、演员与后勤之间的关系。
  5.组织小组活动,积极开展教学评价
  在小组活动设计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安排小组的学习任务,从小组成员实际情况出发,制订出适宜可行的任务。全体成员要按照要求来练习,首先,小组成员要进行成果汇报与交流,每一个小组要准备一个作品,按照小组进行分享与点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引导与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认真完成后续每一项任务。同时,在众多小组中要选择优秀的作品,各个小组要进行相互交流与点评,坚实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而加快实现小组互动学习的目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势在必行,是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调动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积极性与主动,将小学音乐教学提升至全新的高度和深度。
  参考文献
  [1]宋秀云.互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简述[J].新课程(上),2017,(08):176.
  [2]吴桐.小学音乐教学中合作学习的使用策略与方法[J].新課程(上),2017,(06):164-165.
  [3]俞秀丽.任务引领学会学习——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设计研究[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7,(02):31-35.
其他文献
【摘要】艺术类大學生即是当今大学生的一部分,又有其自身的特质与个性,深入分析艺术类大学身素质形成的因素,可更好地规范管理艺术类大学生,使其更健康、更全面地发展。为此,本文从社会因素、家庭因素、校园因素、个人因素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的深入的分析,以期对艺术类大学生的素质形成的培养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素质教育;艺术专业;大学生;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摘要】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在中学音乐课堂中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前提是培养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的兴趣,当前音乐教育的弊端和学生不良的审美情趣是造成当代中学生对音乐鉴赏课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原因设计出适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音乐鉴赏的兴趣,进而成功的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  【关键词】音乐鉴赏;审美情趣;审美鉴赏  【中图分类号】G633
【摘要】幼儿时期是创新精神养成、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意志磨练的关键期。而美术活动的有效开展,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为了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使其获得个性化的全面发展,要善于利用美术活动的开展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关键词】创新能力;美术活动;幼儿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222-01
【摘要】音乐欣賞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艺术形式,但目前的音乐欣赏课政治理论化,不能引起学生共鸣,课堂效率较低。本文从激发学习兴趣、多样化教学、精讲多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等方面来阐述中学音乐欣赏高效课堂教学。  【关键词】中学;音乐欣赏;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218-01  音乐是人类情感的表达,是人类灵魂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体育类教学在总体教学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初中排球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树立正确的排球学习理念显示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排球垫球的稳定性进行思考,旨在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提高排球教学的稳定性提供经验。  【关键词】体育教学;稳定性;兴趣;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
【摘要】舞蹈艺术是通过肢体动作表达内心的情感,是一种视觉上的情感体现。优秀的舞蹈表演者在表演的过程中,都会在舞蹈动作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让观众在观赏舞蹈的同时,还可以体会到舞蹈中所蕴含的情感,这才是真正舞蹈艺术的表达。而在目前的舞蹈事业中,一部分的舞蹈表演者在表演的过程中缺少情感的表达,无法让观众们体会到舞蹈表演的内涵。进而,本文对舞蹈表演情感表现力的提升路径进行阐述。  【关键词】舞蹈表演;情
【摘要】20世纪70年代末期,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更加重视精神文化需求,面对新世纪,中国教育界开始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今天,一个以儿童为主体的全国性的社会教育园地已经形成,钢琴在全世界许多经济发达的国家已成为儿童学龄前教育的首选乐器,科学家们长期研究的结果表明,学习钢琴是开发右半脑和儿童智力最有效的途径。学习钢琴不但能使十个手指尖受到刺激,而且能使脑、眼、手、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