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要素禀赋结构的时空演变分析

来源 :中国林业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re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林业土地、 林业劳动力和林业资本构建林业要素禀赋结构指数,量化分析2003—2018年以来中国林业要素禀赋结构及其变化特征,并引入莫兰指数(Morans\'I)刻画中国林业要素禀赋结构变化的空间自相关性和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林业土地、劳动力要素禀赋结构指数呈现增长趋势,而林业资本要素禀赋结构指数呈现降低趋势.东北地区林业劳动力要素结构指数较大,林业土地要素结构指数较高的地区逐渐由东北地区向西南地区转移.中国林业要素禀赋结构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但也呈现出局部时空异质性.据此,提出了新型林业生产经营管理体系要不断完善、林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对外贸易出口结构的调整都需要与中国林业要素禀赋结构的不断变化相协调适应,促进中国林业要素禀赋结构的不断优化转型升级.
其他文献
以2018—2020年全国技术合同交易数据为基础,从宏观视角对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领域的技术合同交易概况、合同构成和技术交易流向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各省份技术交易发展差距显著,江苏省、北京市和上海市等东部地区引领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领域的发展,西部地区发展相对缓慢;技术合同交易构成分布不均,其中合同交易类别主要由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构成;63.9%的技术合同未涉及知识产权,其余合同以技术秘密、生物、医药新品种和专利为主要产权形式;东部地区技术流动最为密集,其中长三角地区合作较为紧密.基于此,提出我国应出
基于理论框架,从“经济、 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5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对2012—2017年我国31省林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及区域差异分析.结果显示:2012—2017年林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区域林业发展严重失衡;31个省份林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被划分为“明星型、平庸型、落后型”三种类型.最后,基于以上结论,从区域层面提出了林业高质量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