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斯科 摩托赛场一小花

来源 :新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keyMouse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场就不分男女。

  北京时间2018年10月1日,在法国举行的世界超级体育300摩托车大赛年度最后一场比赛中,21岁的西班牙女孩安娜·卡拉斯科与几十位男性车手比拼,以1分之优夺魁,成为摩托车大赛100多年历史上公路锦标赛第一位女性冠军。

一分之优夺冠军


  卡拉斯科夺冠之路并不平坦。在排位赛中,她仅排在第二十五位,前面的24位車手都是难以对付的顶尖人物。
  可能是天公帮忙,比赛没多久,荷兰车手德鲁伊的赛车变速装置出现问题,不得不放弃夺冠。比赛临近结束,世界名将佩雷斯眼看世界冠军到手,赛车却失去控制。最终,卡拉斯科抢先几秒占到比赛的第十三位,以1分之优获得冠军。
  卡拉斯科说:“比赛一开始,我就拼命努力找到好办法,提高排名。整个周末,我的赛车车叉出现问题。我们想方设法解决问题,但效果不佳,车况仍然不好,我无法开得更快。今天,我的赛车情况良好,比赛心情和心理感觉都很好。在比赛进行一大半后,我不知道自己实际上已夺得冠军。我想找一个大屏幕看看情况,但是比赛非常激烈,我不敢放松,也没有看到大屏幕。最后几个转弯处,我看到许多人,问他们:‘我是第一吗?’人们告知我夺冠了。我非常高兴,取得这个冠军太难了。我整年都在为此不懈努力。”
  在年度比赛还有两轮时,卡拉斯科已经领先16分之多,尽管那些男车手不会明确表示要拦截卡拉斯科的夺冠之路,但是他们心照不宣,几十位男子汉让一位小丫头夺冠实在丢人。卡拉斯科的韧性超过这些男子汉。在比赛的大多数时间里,卡拉斯科与几位男选手争夺第二十位,几经周折,卡拉斯科终于获得第十九位。比赛接近尾声时,她精神焕发,不断超越前面的赛车,最终在积分表上优于佩雷斯1分夺冠。事实上,在比赛的最后一圈,佩雷斯仍有希望夺冠,但在两个转弯处,他的状态没有控制好,最终失利。

创造多个世界第一


  至此,卡拉斯科获得了多个世界第一。首先,她是男女混合摩托车大赛中的第一个女性冠军,而且是在男性运动员全力参赛的情况下取得的。
  其次,21岁的卡拉斯科尚不属于真正的成年运动员,她属于川崎车队青年队,因此她的夺冠还是青年运动员,特别是女性青年运动员中的第一人。她说:“比赛将我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我的整个生活、我的梦想就是世界冠军。”
  百年来第一个夺取冠军的女性运动员,虽然具有历史意义,她的看法却与众不同:“我的首要目标是像一名车手一样夺冠,而不是一位女子夺冠。今后,我如果能帮助更多女运动员获得冠军,将更加有意义。”

冠军献给萨隆


  卡拉斯科拿到冠军奖杯之后明确表示,要将这个奖杯献给路易斯·萨隆。
  萨隆是西班牙车手,比卡拉斯科大几岁, 2012年在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大奖赛上夺冠;2013年在摩托3大赛获得年度比赛的第二名。萨隆参加了红牛KTMA Ajo车队,2016年6月,在参加巴塞罗那-泰罗尼亚大奖赛的第二次自由训练第十二个转弯时,发生撞车事故,萨隆马上被送进医院手术,但大奖赛网站随后发表声明说:“医生们尽了努力,但在当地时间16点5分,萨隆还是离开了人世。”
  卡拉斯科在赛车生涯最艰难的阶段,萨隆向她伸出援助之手,像大哥哥一样关心她,爱护她,教她各种大赛知识和窍门。卡拉斯科回忆说:“得到萨隆的帮助后,我的英语水平提高很快,大大方便了我与队友和教练打交道。在他的关照下,队友对我非常耐心,特别是机械师等人更是给予我很大的帮助。”
  每场重要比赛前后,萨隆总是提醒克拉斯科要注意什么,如何与队友融合在一起。按照萨隆的劝告,为增进队友间的关系,卡拉斯科与大家一道跑步训练,互相帮助,更多地交流。现在,每每提到萨隆,卡拉斯科总会黯然神伤。

摩托世家的小女


  2009年,卡拉斯科在125CC的青少年比赛当中获奖。2011年,卡拉斯科获得了参加FIMCEV国际锦标赛的资格,成为第一个在高级别摩托车大赛获得积分的女运动员。2013年,卡拉斯科开始参加摩托3世界锦标赛,获得马来西亚大奖赛第十五名,成为第一位在这种级别比赛中获得积分的女车手。在巴伦西亚社区大奖赛中,她获得第八名。这个赛季本来有望成名,因为赞助商和伤病问题,她不得不半途而废。多年的耕耘终有收获,2017年的世界摩托车锦标赛中,卡拉斯科在阿尔加维国际巡回赛上夺得冠军。
卡拉斯科在比赛之中。

  1997年,卡拉斯科出生在西班牙东南部科赫金的穆尔西亚村。父亲阿方索·卡拉斯科担任过西班牙多个全国冠军车队的机械师。从小耳濡目染,卡拉斯科对摩托车产生浓厚兴趣,世界摩托车超级大师瓦伦蒂诺·罗西和凯西·斯托纳成了她崇拜的偶像。姐姐玩腻了小型摩托车,便将车子送给卡拉斯科。经过几年训练,卡拉斯科在儿童摩托车比赛中登上奖台。中学期间,卡拉斯科将学业和赛车融合在一起。2015年,18岁的卡拉斯科考入卡托利卡·圣安东尼奥大学,攻读法学专业。
  卡拉斯科念念不忘家庭的影响:“自从姐姐将摩托车送给我之后,就成了我的至爱和游戏伴侣。我的胆子在女孩中比较大,孩子们聚在一起时,我的摩托车快速行进表演吸引了姐妹们甚至男孩子们的注意。我参加了各种比赛,成绩突出。爸爸看到我在摩托车上的高兴劲头,表现出无奈的神情。驾驶摩托车存在很大危险,爸爸和妈妈不希望我玩摩托车出现不幸。不过,我决心已下,爸爸决定全力支持我参加比赛。我能取得今天的成绩,爸爸妈妈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

万绿丛中一红花


  卡拉斯科进入职业摩托车联盟的第一个难点就是适应环境,没有参加这种大赛的任何经验和不知道如何与男运动员打交道。
  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她在一场比赛中获得第六名的好成绩,在著名雪邦赛道上举行的马来西亚大奖赛上进入前15名,标志着她已获得积分。10多年来,女运动员第一次在这样著名赛道上获得积分。
  摩托车运动员重要的是学会外出,参加从未见过的大赛,且要位列其中。最初,卡拉斯科在世界各地巡游参加比赛,对于一切都感到陌生。經过一段时间,卡拉斯科对美国、欧洲、大洋洲的各种赛道和各种比赛加深了适应能力。她对澳大利亚的赛道特别感兴趣,认为在这样的赛道上开摩托车有一种魔幻般的感觉,比赛结果也不错。在这里参加不太激烈的资格赛是卡拉斯科最为惬意的事情,可以享受到与祖国西班牙不尽相同的风景和赛车文化。
男人堆中的女汉子

  在众多男车手中参加比赛有什么感觉呢?卡拉斯科说:“与男车手相比,我确实感到更多的压力。男选手获得倒数第一,人们感到很正常,因为总要有人垫底。但如果是一位姑娘垫底,男人们就要多加注意了。更让我难以对付的是必须完全无视人们在说什么,特别是记者,不然,逃脱起来就非常困难。”
  无论是在赛场上还是在赛场外,要是说某个车手像个“娘儿们”,肯定是一种看不起的表示。可是,这种赛车业的亚文化被卡拉斯科颠覆了。在获得世界SSP300大赛冠军之后,卡拉斯科的庆祝服装上就写着:“开车像个娘儿们!”
  在摩托车大赛中,女性运动员并不一直受欢迎。过去,主管机构国际摩托车联合会曾明文规定,参赛者必须是18岁到55岁的男子。2017年9月17日在葡萄牙波尔蒂芒赛道举行的比赛中,20岁的卡拉斯科获得赛段冠军,确实让摩托车大赛的老爷们儿大吃一惊。不过,对于战胜男子汉,卡拉斯科并没有异常高兴,“在比赛中,我并没有把我看成是女子。在胜利时刻,我仅仅是为获得比赛胜利而高兴。经过几天后,我才开始认识到,我不仅获得了冠军,而且取得了意义更为重要的成就。我的胜利证明,女子也能够在世锦赛上夺取冠军。这对于其他女性是一种激励。”

比赛学业齐头进


  卡拉斯科的大学法学课程仅完成了一半多,每天都要兼顾学业和赛车,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她已经适应了这样的紧张状态。
  没有训练和比赛的时候,卡拉斯科就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她比赛和训练的热情奔放,与学习上的勤奋孤独融合起来。卡拉斯科说:“我不能肯定赛车生涯结束后是不是当一名律师,但现在仍然希望参加比赛,先干上几年再说。如果不参加车赛了,至少当个普通人,找一份工作,组织一个家庭。”
  为了实现生活目标,卡拉斯科非常忙碌。“我每天训练6个小时左右,前往体育场大概3-4个小时,然后骑上小型摩托车,参加学校的学习几个小时”。
  卡拉斯科夺冠,为她提供赞助的日本川崎公司也获取了好处,展现了摩托车制造水平。在世界摩托车大赛当中,川崎公司已连续 4年居先。今年,借助于卡拉斯科夺取世界冠军,这家公司的生意出奇的好。卡拉斯科没有忘记为川崎公司宣传,增加川崎摩托在青年中的人气。今年,川崎公司车队的车手在比赛中获得了520个积分,超出最大对手杜卡迪车队92分之多。今后一两年中,川崎车队的世界摩托车豪门地位难以动摇。

摩托女郎袋鼠服


  卡拉斯科在西班牙是家喻户晓的摩托女郎,拥有大量的粉丝,她对此已经习以为常:“粉丝们的拥护对我是一个鞭策,我愿意取得更多的成绩,让粉丝们感到高兴和自豪。”
  窈窕的身材、姣好的容貌、动人的体态、温柔的言辞,加上彰显女性美的摩托服饰,让更多的异性粉丝钟情于卡拉斯科。她每天收到男孩子的情书不计其数,也有女孩子的慰问和赞誉。为了报答同龄人的祝福和热爱,卡拉斯科每过一段时间就发出帖子,鼓励粉丝们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理想。
  卡拉斯科把自己打扮得更加可人,以增加人气指数,赛车服饰是一个重要手段。欧美著名的时装公司迪奥、彪马都看上了摩托车服饰的流行,聘请卡拉斯科等人在纽约等地时装周上展现女子摩托服饰。服饰公司纷纷找上门来,聘请她在博览会上展示摩托服饰,路易威登等大牌公司特地聘请格瓦萨莉亚等时装大师为卡拉斯科设计女子摩托服饰。
  卡拉斯科的目光也投向女性摩托时装,“我过去总是身着运动服饰,随意性强,舒适就行”,可是,看到女性摩托服饰的魅力后,卡拉斯科的情趣发生了变化。“摩托服饰的细节对我越来越重要。在冬季闲暇时,我花费很多时间选择新赛季的比赛服饰,希望我的比赛服装富于创造性,为此改变了比赛服和头盔颜色,但是最终离不开粉红色。”
  在选择赛车服饰时,行事谨慎的卡拉斯科没有忘记安全第一的原则:“必须让我们的皮制比赛服饰具有很高的安全性能,头盔和手套也是如此。我的比赛服装一定要用袋鼠皮制作,因为袋鼠皮更轻,更灵活。”
其他文献
北京教委让足球和排球进中考了,这事儿孩子家长都知道吗?  此惊天骇闻一传出,我还是较为淡定的,对于把考试作为解决问题的起点已经不足为奇了,重点是这招管用吗?难道是前无古人的扭转乾坤之举?  作为一个在传统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小城市人,体育考试给我的感觉一直都只是鸡肋。喜欢体育和体育好的人不会因为有体育考试而更加喜欢它,更不会走向职业,摇身一变成为国足的未来。不喜欢体育和体育不好的人反而会把它当做负担,
托雷斯回归马德里竞技在欧洲足坛引起广泛关注。托雷斯几乎成了一种现象,在外漂泊7年半,回归原点后又找回了竞技状态。人们恍然大悟:原来,在托雷斯身上竟存在类似于七年之痒的恋乡情怀。金童与老东家再续情缘,就像一句老话在告诉人们:金窝银窝,还真不如自己家的草窝。  翩翩少年在马竞横空出世展露锋芒,继而征战英伦扬名利物浦,圣婴成长为金童。随后失意斯坦福桥,人们开始无限放大他粗劣的假摔、空门不进,并习惯性地调
对于文字的敬畏,来自孔子。  当我站在孔子生活过的地方,站在山东曲阜孔庙门前,我在心里说:先圣,我拜谒来了!  孔庙原是孔子故居,孔子去世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478年,故居被改作庙宇,孔庙内古树参天,浓荫蔽日,据说有些松柏树是孔子亲手栽植。其中还能看到孔子当年用过的水井。  走在牌坊庙宇相杂、古树青砖相间的孔庙,仿佛走进悠久的中华文明史。一路走去,苍松古柏雕梁画栋自不必说,让人时时处处可感可触的
如果要列出二十世纪西方文学中最有争议、最有影响的十大小说的话,英国作家D.H.劳伦斯的长篇小说《查特利夫人的情人》一定在当选之列。半个多世纪以来,这部小说所经历的种种风波和磨难足以证明这一点。  《查特利夫人的情人》描写了英国中部的一个普普通通的故事。拉格比庄园的主人查特利夫妇生活平淡乏味、没有生气,没有幸福。瘫痪的丈夫没有生活热情,美丽的妻子在无聊中打发光阴。然后,查特利夫人遇上了家里雇用的看林
记忆中,第一次见你是在小学五年级。  那年暑假,我看着家人为你的到来忙里忙外,又是炸果子,又是收拾房子,异常隆重的感觉,心里不舒服,说准确点,是半期待半嫉妒吧。我没见过你,但我是伴随着你的成长故事长大的。知道你很懂事,很小的时候就会做饭,也知道你有个特别特别宠爱你的爷爷,更知道,你我本来应该在一起。  那时的你,在我看来,就是一个标准,一个让我做错事情要受罚的标准。很多时候,我不服气,从没对比过,
美国人在1932年拍摄了一部电影《人猿泰山》,影片中的男主角五官精致、肌肉健硕、双目放电,迷倒了无数观众。当影迷们得知男主角是两届奥运会5枚金牌获得者时,更是如醉如狂,许多不爱运动的影迷转而喜欢上了游泳。这位万人迷就是约翰·韦斯穆勒。野泳健身1904年,韦斯穆勒生于芝加哥,父亲原来是奥地利陆军的一名队长,后来移居美国结婚生子。儿童时代的韦斯穆勒虽然个子长得挺高,却是一个多病羸弱的少年,不爱运动,
9月5日,冬博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拉开帷幕。体育界已准备好从危机中复苏巴赫国际奥委会主席由于前所未有的全球新冠疫情,我们都生活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中。我们每天都在了解这场全球危机对生活各个方面带来的影响。因此,今年的冬博会召开恰逢其时。在北京这座奥运城市举办冬博会,向全世界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体育界已准备好从危机中复苏,为重建一个更加以人为中心、更加包容的社会做出贡献。体育就像黏合剂,将社会各界凝聚
一天晚上,科林·鲍威尔和妻子看完电影后去车库取车。旁边一辆车的女车主看着他们,突然说:“噢,我认得你,你是谁来着?”她记不起对方的名字了。于是鲍威尔只好站在那里,等她从记忆中翻找。一分钟之后,他说:“我是科林·鲍威尔。”女士看着他一脸茫然:“不对,你不是他。”然后就上车走了。后来,一位德国游客在亚特兰大机场指着鲍威尔对他的妻子说:“瞧见没,那是施瓦茨科普夫将军。”这次鲍威尔学乖了,他走上前去告诉那
这是卫冕冠军西班牙在世界杯上最惨痛的经历,1比5也是西班牙64年来首次在世界杯上丢掉5球。终场哨响后,荷兰人疯狂地庆祝胜利,而西班牙人几乎不敢相信。就在4年前,荷兰被西班牙夺去了大力神杯,而现在橙衣军团却用这样残忍的方式完成复仇。“通常你进几个球就会安静下来,但我们却根本停不下来”,在这场比赛中打进两球的范佩西说道。这一点也不夸张,荷兰创造了太多的机会。  西班牙几乎没有抵抗。他们看起来失魂落魄,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跨进了一个新时代。体育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部分,在继承、发扬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區的体育传统,接受和改造旧体育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新的体育事业。从“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到群众体育掀起热潮,从“为祖国健康地工作50年”的口号,到学校体育崛起,中国人不再是被人嘲笑的“东亚病夫”,体育活动不断向世界证明了这个东方大国的潜在实力。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