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代下,为迎合社会的快速发展,契合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需要加快教育教学改革,重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与实施。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在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与信息素养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此,要重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采取基于项目导向的教学策略,激活课堂,优化思维,提升信息素养。基于项目导向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可从选定合适项目、制定项目方案、动手实践项目、完善综合评价这几方面去实施。
[关键词]项目导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90117
随着
新时代的快速发展与不断进步,对学生的素质要求也大大提高。如何更有效地提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成为现阶段教育、教学重点研究的问题。结合这一问题,笔者认真分析新课改教学理念以及初中生的认知基础、兴趣爱好、学习特点等,认为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该引入项目导向教学策略,将项目的目标性、方向性与信息技术课程的实用性、技术性、工具性相结合,将课程理论与项目实践相结合,以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基于教学目标,选定合适项目
新课改要求教学过程中要以人为本,践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转变教学角色,教师担任教学工作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基于此展开高效的课程构建。由此,教师应实施项目导向教学,认真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学习特点,展开针对性的信息技术教学。结合“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建构主义”相关思想与理念,实施项目导向教学,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而其前提是选定合适的项目,项目主题要基于有意义、典型、实用原则展开。
例如,学习“设计主题网站”相关知识时,这一章节的知识与技术关联度较大,且在生活中运用得较多,为了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也为了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应选定项目导向教学策略。前提是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选定合适的项目。“设计主题网站”的教学目标为:了解FrontPage这一软件的窗口结构,理解站点与主页的概念,学会建立与删除站点,并掌握网页新建、插入、排版文字的方法,了解背景与背景音乐网页属性的设置方法及网页保存方法等。基于这一目标,需要选定具有现实意义、实用性的项目主题。由此,交流讨论,选定了“‘动物——人类的朋友’主题网页制作”为项目主题。通过这一项目主题的选定、方案制订、实践操作、综合评价过程,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还培养了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同时强化生态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思想。
二、科学组织规划,制定项目方案
项目主题选定以后,只是确定了一个方向,接下来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项目实施方案,也是为后续项目实施过程奠定基础。首先需要确定项目的完成形式(以自主个人完成或小组合作完成),在确定完成形式后,确定完成方案。项目主题资料收集、项目成员任务划分、每个阶段或每个成员项目实施方案、项目成果预测等,这些都需要提前做好科学组织规划。为此,教师应将大项目下细分为小项目,做好项目方案实施规划表,奠定后续实施过程基础。
例如,学习“数据统计与分析”相关知识时,可设定项目主题为“制作我班期中成绩表”,然后实施项目导向下的Excel表格制作与教学方案设计。在项目主题选定后,应科学组织规划,制定项目方案。可将学生分为6人一组,展开构想研究,规划项目主题实施步骤、实施目标和实施方法。在该项目导向下,“制作我班期中成绩表”项目包含了表格的设计与制作,需要包括数据收集、表格规划与装饰、数据处理与统计、数据图表与分析这几个部分。完成这个项目需要经过这几个步骤:一是学生们向各科教师借来期中考试的成绩表,然后完成横、列表格的设计与修饰,填入数据;二是完成期中考试各学科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进步学生、后退学生的相关数据统计;三是完成各科期中考试平均分与平时登记在册平均分的折线对比图,还可以学习柱形、线形与饼形图表的制作方法。通过项目方案的设计与规划,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践行以人为本,动手实践项目
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选定项目主题、规划项目方案以后,接下来需要动手实践项目,完成项目的实施过程。这一阶段是项目导向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知识、技能与实践能力提升的阶段。基于前期的项目主题相关资料的准备与方案设计,项目实施阶段,更多的是需要学生动手实践。教师作为组织者与引导者,应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基于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展开师生、生生互动实践。以此,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升创新思维、合作能力与实践能力。
例如,在“Word操作方法与技巧”相关知识教学中,为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掌握技巧与方法,笔者选取了“制作作文选”项目主题,让学生基于项目导向,展开项目实践过程。将项目任务分为规划应用文档、制作正文、制作卷首语、制作目录、制作封面和封底、作品发布与评价这几个部分,分步骤规划并完成。项目实施阶段,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制作作文选”项目要求制作出不同的作文分页放置的文档。规划应用文档部分学习设置页面布局,包括页边距、板式、文档网格、纸张这些部分。制作正文部分包括段落编辑排版、查找与替换、拼写检查、页眉页脚设置、分栏的应用与素材收集。卷首语制作包括页面设置、插入图片与自选图形、文字与段落编辑排版、页面背景设置等。除此之外,还有如制作目录、制作封面和封底等其他任务的操作部分,在此不再一一赘述。项目导向下,学生以6人一组,共同分步骤完成每个分任务,之后发布与评价。通过项目导向动手实践与操作,强化了学生的信息素养与综合能力。
四、完善综合评价,提升信息素养
有效的综合评价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评价犹如指明灯,能够起到教学改革、教学实施的引导作用。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要重视综合评价这一阶段的实施,构建系统的评价体系,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展开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过程。综合评价包含知识、态度、能力、技能、合作、思维等各方面的评价,教师应结合三维教学目标,不断完善评价因素与指标。项目导向下,要评价项目主题的实用性与典型性,项目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项目实施的合作模式、合作过程与高效性,项目完成结果的完善性,等等。同时还要找出整个项目完成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评价,实施多元化、多角度的评价。
例如,在教学“简单动画制作”的相关内容时,可让学生6人一组完成“洋葱头历险记”的动画制作项目,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展开对动画制作项目整个过程、各个角度的综合评估。从项目主题的应用性、典型性,项目方案的有序性、任务分配的合理性,项目完成过程的配合效果、情感态度、问题解决方案、知识经验总结等多方面进行评价、点评。针对存在的问题,一起交流给出解决对策。结合量化方案,实施得分制度的评价,评选出优秀小组和优秀项目。通过完善的综合评价,引导学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升技巧、掌握方法,以不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总之,项目导向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能够有效挖掘学生潜力,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深入探究、合作互助,践行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也体现了素质教育中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项目导向教学是合作学习、教学相长的依托形式,基于选定的项目,教师科学组织与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围绕项目方案制订、动手实践、过程观察、总结反思等一系列过程,展开知识与经验积累的过程。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技能型很强的学科,实施项目导向教学,践行了“教学做合一”“建构主义”的思想和理念。基于项目目标教学,能有效提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使信息技术课程成为一门培养学生能力,提升学生信息思维、信息技能的学科,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与创新思维,为学生奠定了今后发展的良好基础。
(责任编辑黄春香)
[关键词]项目导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90117
随着
新时代的快速发展与不断进步,对学生的素质要求也大大提高。如何更有效地提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成为现阶段教育、教学重点研究的问题。结合这一问题,笔者认真分析新课改教学理念以及初中生的认知基础、兴趣爱好、学习特点等,认为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该引入项目导向教学策略,将项目的目标性、方向性与信息技术课程的实用性、技术性、工具性相结合,将课程理论与项目实践相结合,以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基于教学目标,选定合适项目
新课改要求教学过程中要以人为本,践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转变教学角色,教师担任教学工作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基于此展开高效的课程构建。由此,教师应实施项目导向教学,认真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学习特点,展开针对性的信息技术教学。结合“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建构主义”相关思想与理念,实施项目导向教学,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而其前提是选定合适的项目,项目主题要基于有意义、典型、实用原则展开。
例如,学习“设计主题网站”相关知识时,这一章节的知识与技术关联度较大,且在生活中运用得较多,为了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也为了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应选定项目导向教学策略。前提是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选定合适的项目。“设计主题网站”的教学目标为:了解FrontPage这一软件的窗口结构,理解站点与主页的概念,学会建立与删除站点,并掌握网页新建、插入、排版文字的方法,了解背景与背景音乐网页属性的设置方法及网页保存方法等。基于这一目标,需要选定具有现实意义、实用性的项目主题。由此,交流讨论,选定了“‘动物——人类的朋友’主题网页制作”为项目主题。通过这一项目主题的选定、方案制订、实践操作、综合评价过程,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还培养了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同时强化生态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思想。
二、科学组织规划,制定项目方案
项目主题选定以后,只是确定了一个方向,接下来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项目实施方案,也是为后续项目实施过程奠定基础。首先需要确定项目的完成形式(以自主个人完成或小组合作完成),在确定完成形式后,确定完成方案。项目主题资料收集、项目成员任务划分、每个阶段或每个成员项目实施方案、项目成果预测等,这些都需要提前做好科学组织规划。为此,教师应将大项目下细分为小项目,做好项目方案实施规划表,奠定后续实施过程基础。
例如,学习“数据统计与分析”相关知识时,可设定项目主题为“制作我班期中成绩表”,然后实施项目导向下的Excel表格制作与教学方案设计。在项目主题选定后,应科学组织规划,制定项目方案。可将学生分为6人一组,展开构想研究,规划项目主题实施步骤、实施目标和实施方法。在该项目导向下,“制作我班期中成绩表”项目包含了表格的设计与制作,需要包括数据收集、表格规划与装饰、数据处理与统计、数据图表与分析这几个部分。完成这个项目需要经过这几个步骤:一是学生们向各科教师借来期中考试的成绩表,然后完成横、列表格的设计与修饰,填入数据;二是完成期中考试各学科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进步学生、后退学生的相关数据统计;三是完成各科期中考试平均分与平时登记在册平均分的折线对比图,还可以学习柱形、线形与饼形图表的制作方法。通过项目方案的设计与规划,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践行以人为本,动手实践项目
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选定项目主题、规划项目方案以后,接下来需要动手实践项目,完成项目的实施过程。这一阶段是项目导向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知识、技能与实践能力提升的阶段。基于前期的项目主题相关资料的准备与方案设计,项目实施阶段,更多的是需要学生动手实践。教师作为组织者与引导者,应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基于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展开师生、生生互动实践。以此,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升创新思维、合作能力与实践能力。
例如,在“Word操作方法与技巧”相关知识教学中,为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掌握技巧与方法,笔者选取了“制作作文选”项目主题,让学生基于项目导向,展开项目实践过程。将项目任务分为规划应用文档、制作正文、制作卷首语、制作目录、制作封面和封底、作品发布与评价这几个部分,分步骤规划并完成。项目实施阶段,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制作作文选”项目要求制作出不同的作文分页放置的文档。规划应用文档部分学习设置页面布局,包括页边距、板式、文档网格、纸张这些部分。制作正文部分包括段落编辑排版、查找与替换、拼写检查、页眉页脚设置、分栏的应用与素材收集。卷首语制作包括页面设置、插入图片与自选图形、文字与段落编辑排版、页面背景设置等。除此之外,还有如制作目录、制作封面和封底等其他任务的操作部分,在此不再一一赘述。项目导向下,学生以6人一组,共同分步骤完成每个分任务,之后发布与评价。通过项目导向动手实践与操作,强化了学生的信息素养与综合能力。
四、完善综合评价,提升信息素养
有效的综合评价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评价犹如指明灯,能够起到教学改革、教学实施的引导作用。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要重视综合评价这一阶段的实施,构建系统的评价体系,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展开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过程。综合评价包含知识、态度、能力、技能、合作、思维等各方面的评价,教师应结合三维教学目标,不断完善评价因素与指标。项目导向下,要评价项目主题的实用性与典型性,项目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项目实施的合作模式、合作过程与高效性,项目完成结果的完善性,等等。同时还要找出整个项目完成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评价,实施多元化、多角度的评价。
例如,在教学“简单动画制作”的相关内容时,可让学生6人一组完成“洋葱头历险记”的动画制作项目,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展开对动画制作项目整个过程、各个角度的综合评估。从项目主题的应用性、典型性,项目方案的有序性、任务分配的合理性,项目完成过程的配合效果、情感态度、问题解决方案、知识经验总结等多方面进行评价、点评。针对存在的问题,一起交流给出解决对策。结合量化方案,实施得分制度的评价,评选出优秀小组和优秀项目。通过完善的综合评价,引导学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升技巧、掌握方法,以不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总之,项目导向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能够有效挖掘学生潜力,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深入探究、合作互助,践行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也体现了素质教育中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项目导向教学是合作学习、教学相长的依托形式,基于选定的项目,教师科学组织与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围绕项目方案制订、动手实践、过程观察、总结反思等一系列过程,展开知识与经验积累的过程。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技能型很强的学科,实施项目导向教学,践行了“教学做合一”“建构主义”的思想和理念。基于项目目标教学,能有效提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使信息技术课程成为一门培养学生能力,提升学生信息思维、信息技能的学科,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与创新思维,为学生奠定了今后发展的良好基础。
(责任编辑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