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慎用利尿剂

来源 :药物与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1123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噻嗪类利尿剂作为高血压病治疗的一线药物,在临床上得到了规范应用,系有效降压药物之一。但老年高血压患者则要关注自身状况是否适合应用噻嗪类利尿剂,这是因为老年患者的体质较差、合并疾病较多,用药种类亦多,这样就會在某些不利的情况下使得噻嗪类利尿剂的作用受限,或者加重病情,或者引起不良反应。专家介绍,有如下7种情况需要老年高血压患者慎用噻嗪类利尿剂。
  1.高血压并发肾损害 对老年高血压并发肾损害患者来说,利尿剂的治疗效果不明显,而但其副作用却往往增加。尤其是长期使用所引起的低血容量、电解质紊乱和血尿酸增高和血糖升高等综合因素,不仅使不良反应增加,还會反过来损害肾脏,总体评价为弊大于利,故而老年高血压并发肾损害时应慎用该类药物,莫将其作为常规用药。
  2.痛风 研究表明,噻嗪类利尿剂可与尿酸在肾小管水平的分泌上形成竞争,干扰尿酸的正常分泌,导致血尿酸浓度增高,甚至引起高尿酸血症,成为痛风发作、痛风石形成的关键因素,对肾脏产生不利影响。所以,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应用噻嗪类利尿剂前应查查血尿酸水平,凡有血尿酸水平升高者或有痛风病史者都要忌用噻嗪类利尿剂。
  3.体位性低血压 噻嗪类利尿剂的作用原理是通过排钠而产生利尿效果。长期使用可致血钠水平下降和血容量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容易诱发体位性低血压。因此,曾经发生过体位性低血压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应当慎用噻嗪类利尿剂。
  4.低钾血症 噻嗪类利尿剂在排钠的同时还可促进钾的排出,长期服用该类药物有致低钾血症的风险。所以,医生在给患者应用噻嗪类利尿剂前要了解患者有无低血钾病史,并应要检测患者的血钾水平。如果患者的血钾水平低于3.5mg/dl(0.9mmol/L),应当避免使用噻嗪类利尿剂。如果病情需要必需应用噻嗪类利尿剂,则要考虑联合应用保钾利尿剂,如氨苯蝶啶、安体舒通等。
  5.糖尿病 噻嗪类利尿剂具有抑制胰岛β细胞功能的副作用,虽然这一副作用轻微,但在长期用药的过程中仍可导致血糖升高。所以,并发糖尿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不要长期使用噻嗪类利尿剂。即便无糖尿病史,老年高血压患者在长期使用噻嗪类利尿剂的过程中也要加强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糖耐量的监测,一旦发现血糖升高。糖化血红蛋白比例增加,患者糖耐量减低,就应及时减量或停药。
  6.药物相互作用 研究表明,噻嗪类利尿剂所引起的低血钾可增加地高辛的中毒风险,因此,当老年高血压患者因心功能不全而服用地高辛时应注意减小噻嗪类利尿剂的用量。当利尿剂与非甾体抗炎药合用时则需要适当增加利尿剂的用量,因为非甾体抗炎药可降低噻嗪类利尿剂的利尿效果。不过,专家的建议是最好不要合用这两类药物。
  7.严重腹泻 老年高血压患者腹泻时可引起脱水,并使血容量减少,在这种情况下服用噻嗪类利尿剂可增加体位性低血压的风险。还可加大急性肾功能不全的风险。所以,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腹泻期间应避免使用噻嗪类利尿剂。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中国城市基础设施运营水平偏低、效率较差,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对基础设施供给水平、经营方式及
年轻态健康品:电视广告中流传着一句话:年轻态健康品!年轻、健康,谁人不爱,谁人不想呢?注意啦,我们可不是给保健品做广告呢。  著名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提醒我们,年轻态健康品,不是靠那些保健品就能堆出来的,它更是我们日常的一种生命状态、生活态度;年轻态健康品,不只是外表看上去年轻,不是靠“拉皮”“去皱”做出来的,它更是由内而外的心身合一的健康状态。  提起张悦,大家都会想到荧屏上那个家喻户晓的温柔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