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语文现代诗歌细读方法探索

来源 :教育界·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诗歌属于我国的文学艺术瑰宝,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新课标对高中诗歌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文本理论主要分为以作者为中心的文本解读理论、以读者为中心的文本解读理论和以文本为中心的文本解读理论。本文分析了文本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语文现代诗歌细读方法。
  【关键词】文本理论 现代诗歌 细读方法
  诗歌是文学中最崇高优美的艺术,诗歌教学应着眼于审美体验、陶冶性情和涵养心灵,从而使得学生养成高尚的审美素养及高雅的艺术趣味。新课改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逐渐确立,素质教育更日益被推崇,因此,高中现代诗歌教学方式探索显得非常关键。
  一、文本理论概述
  文本源自20世纪60年代西方的“text”,它主要是正文及原文的意思。在文学原理中主要是指单个可供接受的文学创作成品,其主要是文本学作品之本,媒介主要是语言文字等符号,承载着作者要表达的信息。基于现代诗歌的文本解读理论,主要可分为以作者为中心的文本解读理论、以读者为中心的文本解读理论和以文本为中心的文本解读理论。以作者为中心的文本解读理论,主要是基于作者来解读文本所表达的意义,也就是作者所表达的主观意义,但此类方式极易导致学生局限于用额外信息推断结果,若是不能获取额外信息时就不知所措,这样极易产生依赖性且缺乏独立解读的能力;以读者为中心的文本解读理论则主要是将读者作为解读主体,就是将诗歌意义蕴含于读者解读中,但是作品意义有时完全产生于作品本身,读者受水平等影响难于对作品做出正确解读;而以文本为中心的文本解读理论对作品意义的获取来源于对各个部分(语言及句段和结构等)认真细致的分析,能深入理解诗歌内容,做到作者、读者、文本三者解读有机结合,互为补充,从而对作品做出比较准确的解读。
  在进行现代诗歌细读时,教师要在作者、文本、学生之间搭建桥梁,从而使晦涩难懂的现代诗歌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本文就高中语文现代诗歌解读进行深层分析,提出文本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语文现代诗歌细读的策略方法,使学生更容易对诗歌进行理解和掌握。
  二、高中语文现代诗歌解读现状探析
  高中语文现代诗歌与初中时有很大区别,高中学生若对现代诗歌没有深层接触,未掌握正确的解读方式,则对其解读就会如坠云雾,极易在学习诗歌时迷失方向,往往凭自身的主观感悟及感受去学习,在无法理解时则极易产生畏难情绪,进而对诗歌学习产生抵触情绪。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目前仍以传统式解读方式为主,长久以来,其方式虽不断改革和创新,但仍旧没有脱离之前的路数,总是先介绍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再按照文中几个关键点分析诗歌特征、写作手法,或者是充分结合时代背景及作者介绍,提炼其主题,之后再归纳全文的思想内涵,这样,现代诗歌的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但是此类教学并没有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解读,也没有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更无法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及创新能力。其实,现代诗歌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感知具备审美意蕴的诗歌结构、意象、语言,并且深刻领会诗歌所具备的艺术性及无限韵味。
  三、文本细读在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的应用
  (一)着眼于诗歌结构分析其间蕴含的现实意义
  诗歌和普通文章有很大区别,其具备鲜明的节奏感和强烈的情绪渲染。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使用文本细读,应先教会学生分析现代诗歌结构,使其掌握诗歌节奏。阅读诗歌时,对其进行结构分析有助于学生调整阅读间歇及断句,这也是找准诗歌情感表达的关键点。比如,《再别康桥》中朗读“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时,其诗歌断句是在“了”字之后添加逗号,如果朗读时一气呵成,则显得非常急促;但若断为“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这时效果要比之前好些;若是再细致分解,则为“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这样更能深刻体会作者当年告别康桥时的感触,从而使该诗解读达到一个质的突破。
  此外,现代诗歌中有时为了韵律的需要或为了突出某种思想感情,会在语序上做一点调整,如果不懂得这一点,就无法体会诗中蕴含的独特韵味和深层内涵。如《沁园春·长沙》中“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就是一个倒装句,应该先还原语序,再去赏析它。它的正常语序应该是“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望)湘江北去”,把“独立”置于句首,起突出作用,不仅表明诗人一人独游,而且有一种“独当一面”的豪气,显示了诗人砥柱中流的气概,给全词定下了一个豪迈奔放的调子。因此,学生在解读现代诗歌时,首先要掌握诗歌结构及节奏。
  (二)抓住诗歌意象以领悟诗歌情感
  诗与非诗的区别,关键在于它的构成要素,而意象就是诗歌文本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也是区别诗与非诗的基本特征。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它是意与象的结合,包括人、景、物、事等。赏析诗歌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解读意象。在平时教学中,应着眼于学生抓准文本意象能力的训练,有效培养学生对诗歌意象的分析能力。由于中国古典诗歌积淀深厚,有些意象经过历代诗人递相沿袭成为典型意象,有了约定俗成的独特含义。比如在诗歌文本中见到意象“月”,就会想到思乡怀人;看到“柳”,就会想到离别留恋……而这样有固定文化内涵的意象为数不少,学生必须储备这样的诗歌知识,以便在赏析现代诗歌时学以致用,事半功倍。在戴望舒的《雨巷》中,作者描述撑着油纸伞,想遇见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为什么作者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而不是美丽快乐的姑娘呢?这时学生们就应该抓住这首诗歌的主要意象“丁香”,以此为赏析本诗的突破口。因为“丁香”在古典诗词中代表着高洁美丽柔弱愁怨的化身,再结合写作背景,不难看出“丁香一样的姑娘”与作者此时此刻的心境吻合,作者是借此表达迷茫与伤感,同时又有期待的情怀。可见,这种意象的传承性为我们解读现代诗歌提供了一把金钥匙。
  (三)寻找关键词来分析诗歌中蕴含的深刻意义
  现代诗歌语言具备极强的张力,文本中字词的应用均是经过作者反复推敲而选定的,每个字词均蕴含着作者独特的情感。因此,细读诗歌语言可真正发挥文本细读的作用及意义,可积极引导学生不断推敲、品味,从而掌握整个作品的核心。细读语言更应揣摩诗歌细节,具体来说就是寻找关键词,以此来深入分析诗歌。比如,《沁园春·长沙》这首诗歌,可先抛开作者背景,寻找其关键词以融情入理、情景交融,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诗歌表现技巧的能力,提升其情感德育价值目标,感受诗人的壮志豪情,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如“万类霜天竞自由”,其关键字“竞”,把万物人格化了,一扫以往文人笔下衰颓的悲秋情怀,展现的是一副生机勃勃的深秋景象,不落窠臼,而且由眼前自由的“万类”,使诗人想到不自由的人类,于是向大地发问“谁主沉浮?”从中我们不难体会到诗人胸怀万物、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四、结束语
  现代诗歌是中国文学构成的关键内容,被编进各个版本的高中教材。现代诗歌是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极具意义的内容,更是高中语文课堂构建的重点。本文着眼于高中语文现代诗歌解读现状,分析了以文本为中心的文本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语文现代诗歌的细读方法,希望对提升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水平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陈惠兰.文本细读在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亚太教育,2015(05).
  [2]刘焕焕.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方法之我见[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
  [3]康连霞.高中古典诗歌教学研究[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06).
  [4]马轶琼.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方法探究[J].亚太教育,2015(17).
  [5]薛鹏里.刍议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文本解读[J].才智,2015(02).
其他文献
每篇文章都是一个由多种要素组成的有生命的整体,是作者鲜活的思想情感和潜在意识的体现。在阅读中,对一篇文章的精妙之处仅仅是感知和品味是不够的,还要体会到文章的意味,感悟语言的韵律美,洞察语言之精髓,把握语言之理趣,从而促进语言的内化、积累,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力。下面就谈谈怎样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的韵律美。  一、激发兴趣,悟意蕴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是融合的、难以分割的,两者的关系是内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高速公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截至2011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里程达8.5万公里,总量位列世界第二。本文对随岳高速公路监利大队所管辖路段
综合运输体系是指各种运输方式在社会化的运输范围内和统一的运输过程中,按照各自的技术经济特征和比较优势,共同构建分工协作、有机结合、连接贯通和布局合理的,能够更好满足现
【摘要】文章分析了我国中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现状,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提出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更多面向社会、面向企业的优秀人才,以便学生能更好地为社会贡献力量,推动社会稳步向前迈进。  【关键词】就业导向;中职畜牧兽医教学;改革  一、前言  自21初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家对外开放程度空前扩大,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深入,国内各行各业迎来了高速发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各界对教育行业的要求逐渐提高,学生的听课效果与学习效率成为学校高度重视的问题。学校的教学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基础,通过教师的讲教,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兴趣爱好以及开发各项技能的主要渠道。如何创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成为校方现今面对的难题。本文以创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为主要话题,进行分析了解,并提出创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
【摘要】文章基于省级课题研究成果,结合台山华侨创业史和名人事迹,以华侨的自立精神为榜样,依托丰富的华侨资源,从幼儿自立品质培养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出发,提出了不同年龄段幼儿“三自”品质的目标与内容,探讨了培养幼儿自立品质的策略,以达到培养孩子“自理、自立、自信”的良好品质的目的。  【关键词】自立品质;华侨资源;培养策略  台山素有“中国第一侨乡”之美誉,现旅居海外的华侨人数已超过居住家乡的人数,
【摘 要】社会在进步,消费观念在与时俱进,适度的超前消费也是一种不错的理财方案。职高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在教学中引导他们形成成熟的消费观念,是《银行卡》专业课教学的重要目标。本文主要阐述信用卡的消费信用功能如何合理运用,如何实现有规划有节制地超前消费。笔者认为信用消费可以变成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关键词】信用消费 信用卡 超前消费  在《银行卡业务处理》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对银行卡的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环境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程度越来越严重,致使人类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环境保护,教育为本”,这是正确处理环境与教育关系的准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有利于新课程目标的实施和实现。本文从三个层面研究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以及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历史教学 环境教育  一、合理拟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要达到的预期学习成
【摘要】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欠缺音乐学习的主动性,出现了“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的问题,枯燥的课堂无法挖掘学生的创造力。本文对此展开探讨,分析“带动唱”的教学方法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带动唱 初中音乐课堂 应用  随着网络媒体对音乐的影响,以及流行音乐在初中学生群体中感染力的不断加深,“带动唱”的综合教学形式得到了越来越多学生的喜爱,这种形式的教学也使得学生在课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