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素养提升高职生沟通能力的路径探究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kln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探讨了基于职业素养提升高职生沟通能力的意义和实现路径,通过沟通能力的内涵探究,探讨沟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内在联系,进而探索基于职业素养提升高职生沟通能力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训练体系,避免了狭隘的“沟通”观,有效地解决了职业素养教育缺乏有效载体及有效方法指导和训练的瓶颈。
  [关键词]沟通能力 职业素养 人生教育 课程体系 高职生
  [作者简介]童革(1968- ),女,湖南涟源人,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公共管理系行政管理专业负责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广西 柳州 545002)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一般B类课题“高职学生职业通用能力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2JGB413)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6-0178-02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心态、职业作风、职业意识、职业技能、职业行为等方面。
  职业技能和职业行为属于显性的职业素养,显性的职业素养犹如大树的枝叶,在职业过程中通过职业行为和解决职业问题的能力表现出来。不同职业有不同的职业技能,但体现职业素养水平的还是“八大职业核心能力”,即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等能力。
  职业心态、职业作风、职业意识属于隐性的职业素养。隐性的职业素养犹如大树的根系,是职业素养的根基。要想职业素养枝繁叶茂,首先必须根系发达。
  隐性职业素养的核心是职业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好的态度,比如负责的、积极的、自信的、建设性的、欣赏的、乐于助人等,是决定职业成败的关键因素。良好的职业态度是职业精神、职业作风、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基础。
  二、沟通的内涵及其与职业素养的关系
  1.沟通的内涵探究。沟通,原意是通过开沟使两水相通的意思。应用到人际关系中引申为通过思想、感情、信息的交流,在个人及他人之间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和谐的人际环境、称心的工作环境、健康的生理环境,以达到与人交流的目的,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狭隘的“沟通”观简单地把沟通能力训练当作单纯的口才训练,忽略了沟通的心理层面以及沟通与职业素养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效果甚微,也偏离了沟通能力的内涵。
  2.沟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关系。沟通能力是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人职业素养的综合体现。在职业活动中,除了不同的专业能力外,决定解决实际问题的主要方面就是沟通能力,包括自我沟通能力及与人沟通能力。沟通能力与职业素养培养的关系如图所示:
  自我沟通能力(心态调节能力、情绪调控能力、正面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作风、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习惯,具有“上善若水”的品性;与人沟通能力(沟通技能与沟通策略),培养学生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等能力,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和职业能力的发展。
  三、基于职业素养提升高职生沟通能力的路径
  根据沟通能力与职业素养冰山结构分析,只有基于职业素养构建沟通能力培养模式,才能真正把握沟通内涵,避免狭隘的“沟通”观,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1.基于职业素养渗透人生教育理念。沟通能力训练课程不仅是高职生一门职业技能课,更是一门职业素养课。沟通能力的基础是自我的沟通能力。自我沟通能力帮助学生领会沟通的真义,参悟“上善若水”的做人道理。只有不断修炼“水”的品性,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人际沟通能力。所以,沟通能力训练应该以职业素养培养为目标,渗透人生教育理念。唯有如此,才能切实提高沟通能力。
  自我沟通能力包括心态调节能力、 情绪控制能力、正面思维能力。
  第一,心态的调节能力。培养学生心态的调节能力,首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故事、案例启迪,美文熏陶,情景体验,实践反思,帮助学生认识和体验阳光心态的内涵、作用和评价标准,进而从内心开始改变,建立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通过心态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调整心态的方法,在实践中提高调整心态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地面对职业生活中的问题,正确处理逆境与顺境,学会放低自己、学会宽容、培养锲而不舍、开拓进取的精神。在此基础上培养良好的职业态度、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促进沟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形成。
  第二,情绪的调控能力。培养学生情绪的调控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情绪的自我觉察能力。即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以及自我情绪的分析,了解自己内心的一些想法和心理倾向,培养自我情绪的觉察能力,当自己某种情绪刚一出现时便能够察觉。这种情绪的自我觉察力,是自我理解和心理领悟力的基础。其次是培养学生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通过压力训练、情绪控制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情绪控制的基本方法,并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给予指导性的意见,帮助学生掌握在实际生活中自我情绪疏导与情绪控制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自我沟通能力的成长。最后,是情绪的自我激励能力培养。情绪的自我激励能力是指引导或推动自己去达到预定目的的情绪倾向的能力,也就是一种自我指导能力。自我情绪激励不仅能够使我们充满激情地面对工作、迎接挑战,而且可以让我们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来,因为成功总是属于不懈努力和不断的自我激励的人。
  第三,正面思维能力。正面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要从肯定地表达开始。人是语言的动物,语言是思维的外壳。通过语言训练引导思维训练,使思维训练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形象性,促进学生能力的成长。其次,通过情绪体验,改变不合理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情绪是伴随人们的思维而产生的,通过情绪体验,认识片面、偏激或否定的认知方式的弊端,从而保持一颗平常心,建立合理的认知方式,从而学会正面思维。思维、情绪、心态是自我沟通能力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几个方面的因素,其中一个方面因素的培养都有利于另外两个方面因素的培养。   2.基于职业素养构建沟通能力培养模式。第一,以“内省、外化、实践、提升”为线索,全方位构建课程内容体系。遵循高职生沟通能力形成的内在规律,渗透“沟通人生”的教育理念,运用启发式、体验式、过程性的教学方法,依据“内省、外化、实践、提升”的培养策略和培养思路建构课程内容和方法体系。通过心态调整、性格解读、语言训练、交往互动和职场实战五个模块的有效训练,全面提升高职生沟通能力,达到“沟通人生”的四大目标:健康的心理环境、和谐的人际环境、称心的工作环境、健康的生理环境。
  课程内容包括五大模块、十个专题、十个实训项目。具体内容如表所示:
  五大模块通过自内而外地自省与内控,以及有效沟通的语言技巧与非语言技巧的训练,掌握将内心自我的和谐有效外化的技巧;再通过人际交往的实践活动,掌握有效获取信息、交流沟通的技巧,将自我的和谐与他人的和谐有效融合,进而营造和谐的人际环境与工作环境。
  第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建构理实一体化的“531”课程教学模式。“5”即专题部分采用五步教学法:问题发现、理论点拨、案例研讨、总结反思、拓展延伸。通过问题引领、理论点拨、小组探究等教学环节,综合运用探究教学、发现教学、体验—反思教学、案例教学、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体现自主探究、发现学习的全过程。“3”即实训部分分为三个单项训练:根据能力形成的规律将每一个实训项目分解成三个层层递进的能力层次,即三个单项训练。“1”是指在三个单项训练的基础上,设计一个综合实训项目,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训采用六步教学法:教学过程分六个步骤:成立学习小组;接受任务;制订方案;组织实施;汇报交流;评价反馈。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职业素养。
  总之,基于职业素养构建沟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进而探索出以“内省、外化、实践、提升”为线索,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理实一体化 “531”课程教学模式,避免了狭隘的“沟通”观,有效地解决了职业素养教育缺乏有效载体及有效方法指导和训练的瓶颈。
  [参考文献]
  [1]梁海明,译注.老子[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2]李谦.现代沟通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3]任雁敏.大学生职业素养重要性及培养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7).
  [4]童革,龙陵英.表达与沟通能力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5](英)韦尔丁.情商[M].尧俊芳,译.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
  [6]翟藏库,李荣娴,赵英华.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与教学并举策略初探[J].职教论坛,2010(14).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对中美公共财政资助私立高校的比较制度分析可以发现,美国政府为私立高校提供了形式多样的财政资助和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我国民办高校公共财政资助的形式比较单一,而且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相关经验,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扶持民办高校的相关法律,探索建立民办高校分类管理制度,建立各级政府财政分担机制,对不同类型的民办高校采取多层次、多类型的资助。  [关键词]中国 美国 财政资助 私立
[摘要]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目前正在探索的一个新的教育层次。文章分析了本科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原则和依据,并以粮油加工技术专业为例,构建了本科高职粮油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对其课程特色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粮食加工技术 本科高职 人才培养方案  [作者简介]涂向辉(1970- ),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基本理论。(辽宁 沈阳
[摘要]文章在分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两段衔接、三方共育”理念,具体措施为教学内容上构建模块,工学衔接,融通三维目标;教学团队上专兼结合,校企融通,凝聚三股力量;实践基地上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统筹三方资源;教学评价上凸显主体,注重过程,实现三个结合,从而提高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模式  [作者简介]毛加明(1978-
[摘要]文章从学校实际操作的经验出发,提出了高职院校新教师岗前校内培训长效机制的理实一体化培训模式,以“理实一体化”的培训方案的设计、培训方式的选择为途径、以高等职业院校对教师的特殊职业能力要求为切入点,将职业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培训贯穿岗前校内培训的全过程。  [关键词]高职院校 理实一体化 新教师 岗前培训模式  一、实施“理实一体化”培训模式的重要性  理实一体化岗前校内培训模式通过培训方
提出了一种基于LSTM的钓鱼邮件检测方式.该方式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分别为数据扩充部分及模型训练部分.数据扩展部分中,通过KNN与K-means算法扩大训练数据集,保证数据的数量能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向全党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作为担负着培养人才重任的高等学校,贯彻落实这一目标就是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
202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筑牢管水治水思想根基,积极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
今天,随着经济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诚信缺失现象日益严重,并已影响到了高校校园环境建设和大学生学习生活。为此,围绕学习诚信和经济诚信两方面内容,笔者在2012年度浙江省科技厅软科学重点项目“人才项目实施情况调查与改进措施研究”资助下,对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一次诚信观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调查问卷共2000份,有效问卷共收回1923份,有效回收率96%。结果显示,80%的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