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年的水墨画》原来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现在选入统编本三年级下册。这对三年级的学生而言,尤其是对没有乡村生活经历的学生而言,理解起来难度不小。这样的课文,怎样引导学生感受到文中的趣、体会出诗歌的美呢?我的教学分如下几个板块进行,学生在课堂上玩得很开心!
序曲:认识水墨画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后,立即出示两幅图:一幅中国的水墨画,一幅西洋的油画。让学生猜一猜哪一幅是水墨画,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两幅画有什么区别。从色彩上看,水墨画只有黑、白、灰等颜色,油画则五颜六色、无比鲜亮;从构图上看,水墨画画面简洁,空白很多,油画则满满当当;从技法上看,水墨画简单几笔便表现出事物的特点,让我们觉得“很像”,油画则反复涂抹,表现出事物的外形,让我们觉得“逼真”。这个时候,大多学生喜欢的是油画,美呀!像照片呀!
不急,咱们来听一个故事,让学生懂一点水墨画。话说一位收藏家来到一古玩店,见到一幅中国画,十分惊喜,询问店家画值几何。店家开价500两银子。收藏家说:“此画给我留着,我出价2000两。我现在就回家取钱。”店家大感意外,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买家,不还价,反而主动加价!担心此桩生意黄了,赶紧仔细检查画作,一看不打紧,还真发现了问题:画面上少了一样东西!此画画的是一人牵一毛驴在深山里行走,人已过独木桥,但毛驴害怕,不敢过,于是人往前拽,驴往后挣,形成僵局。店家发现:在人和毛驴之间,居然没有绳子!店家暗自庆幸:这画家真是一大老粗!幸好我仔细检查了一遍,不然被买家发现可就完了!于是,拿来笔墨,在人和毛驴之间,加了一条直直的绳子!哈哈!大功告成!收藏家携银子如期而至,展卷细观,愤而告曰:“店家,我不买了!”店家急了:“为何?”收藏家说:“这已不是先前那幅画!”店家辩解:“千真万确就是那幅画!”收藏家说:“此画多了一样东西!”“什么东西?”“一根绳子!”“啊?”店家瘫在了椅子上。
我问学生:为什么多了一根绳子,收藏家就不买这幅画了?学生恍然大悟:这根绳子破坏了人们的想象!画家没有画出绳子,却能够让人们通过人的动作、毛驴的姿势感觉到这根绳子的存在,这才是最高明的画家!目的达到,我调侃说:“这根绳子真值钱哪!2000两银子呢!”学生大笑。接下来,总结水墨画的特点,水到渠成:水墨画,指纯用水墨不着彩色的国画,具有清新淡雅、气韵生动、意境悠远、富有想象等特点。
磨刀不误砍柴工!
第一板块:朗读课文
朗读分为三个层次:读出节奏和韵律,读出画面和味道,读出秘密和诀窍。
第一个层次,要关注停顿和韵脚。第一首诗我朗读示范,第二首、第三首则由学生自主探索、尝试,努力做到把诗歌读通、读顺、读出
节奏。
第二个层次,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
1.默读诗歌,展开想象,在每首小诗的题目后面加一个词语。
2.默读课文,说一说: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一个
序曲:认识水墨画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后,立即出示两幅图:一幅中国的水墨画,一幅西洋的油画。让学生猜一猜哪一幅是水墨画,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两幅画有什么区别。从色彩上看,水墨画只有黑、白、灰等颜色,油画则五颜六色、无比鲜亮;从构图上看,水墨画画面简洁,空白很多,油画则满满当当;从技法上看,水墨画简单几笔便表现出事物的特点,让我们觉得“很像”,油画则反复涂抹,表现出事物的外形,让我们觉得“逼真”。这个时候,大多学生喜欢的是油画,美呀!像照片呀!
不急,咱们来听一个故事,让学生懂一点水墨画。话说一位收藏家来到一古玩店,见到一幅中国画,十分惊喜,询问店家画值几何。店家开价500两银子。收藏家说:“此画给我留着,我出价2000两。我现在就回家取钱。”店家大感意外,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买家,不还价,反而主动加价!担心此桩生意黄了,赶紧仔细检查画作,一看不打紧,还真发现了问题:画面上少了一样东西!此画画的是一人牵一毛驴在深山里行走,人已过独木桥,但毛驴害怕,不敢过,于是人往前拽,驴往后挣,形成僵局。店家发现:在人和毛驴之间,居然没有绳子!店家暗自庆幸:这画家真是一大老粗!幸好我仔细检查了一遍,不然被买家发现可就完了!于是,拿来笔墨,在人和毛驴之间,加了一条直直的绳子!哈哈!大功告成!收藏家携银子如期而至,展卷细观,愤而告曰:“店家,我不买了!”店家急了:“为何?”收藏家说:“这已不是先前那幅画!”店家辩解:“千真万确就是那幅画!”收藏家说:“此画多了一样东西!”“什么东西?”“一根绳子!”“啊?”店家瘫在了椅子上。
我问学生:为什么多了一根绳子,收藏家就不买这幅画了?学生恍然大悟:这根绳子破坏了人们的想象!画家没有画出绳子,却能够让人们通过人的动作、毛驴的姿势感觉到这根绳子的存在,这才是最高明的画家!目的达到,我调侃说:“这根绳子真值钱哪!2000两银子呢!”学生大笑。接下来,总结水墨画的特点,水到渠成:水墨画,指纯用水墨不着彩色的国画,具有清新淡雅、气韵生动、意境悠远、富有想象等特点。
磨刀不误砍柴工!
第一板块:朗读课文
朗读分为三个层次:读出节奏和韵律,读出画面和味道,读出秘密和诀窍。
第一个层次,要关注停顿和韵脚。第一首诗我朗读示范,第二首、第三首则由学生自主探索、尝试,努力做到把诗歌读通、读顺、读出
节奏。
第二个层次,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
1.默读诗歌,展开想象,在每首小诗的题目后面加一个词语。
2.默读课文,说一说: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