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新生儿先心病外科治疗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deng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回顾2007年来对新生儿期危重先心病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77例新生儿患儿,男61例,女16例.均为危重患儿.病种构成:大动脉转位37例,室间隔缺损24例,主动脉弓部缩窄或离断合并室闻隔缺损8 例,心上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3例,Taussig-Being畸形2例,肺动脉闭锁2例,完全型房室闻隔缺损1例.除1例行姑息手术,其余均行根治术.结果 全组死亡7例,总体病死率9.1%.并发症有低心排6例,急性肾功能不全1例,肺部感染5例,心律失常12例.全组延迟关胸33例.结论 危重新生儿先心病目前已能取得较好的外科治疗效果.需要在新生儿期处理的患儿,均是需要急诊或限期手术的危重患儿.既要尽可能改善术前一般情况,又要避免延误手术治疗,失去手术时机.大动脉转位仍然是现阶段新生儿期先心病治疗的重点.手术应尽量减少体外循环时间,重视超滤技术使用,体外循环期间应加强液体管理.术后注重呼吸、循环支持,合理采用腹膜透析、延迟关胸等手段.复杂先心病一站式救助网络是今后先心病治疗模式的发展方向。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新生儿期先天性心脏病的内外科治疗结果及经验.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间73例在我院就诊的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体重1.6~5 kg,平均(3.1±0.7) kg,早产儿有14例.54例实施了手术治疗,其中45例在体外循环下手术,9例在非体外循环下实施手术.结果 73例患儿中12例自动放弃治疗,7例经治疗后随诊择期手术治疗,54例手术患儿中近期死亡5例,病死率9%.结论 开展新生
目的 总结腹膜透析(PD)治疗小儿心脏手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总结我科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行腹膜透析的2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4例.年龄13d至3岁,平均(9.78±7.72)个月;体重2.6~13.5 kg,平均(7.43±2.74) kg.全组皆因少尿或无尿高钾行腹膜透析治疗.腹透期间动态监测血气分析、电解质、血清肌酐(Cr)、尿素氮
目的 总结先天性血管环的早期诊断方法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1年7月本院手术治疗的16例先天性血管环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4个月至3.2岁,平均(2.2±1.7)岁.术前均行64排CT胸部大血管及气管三维重建检查.诊断双主动脉弓3例;右位主动脉弓伴左侧韧带和左迷走锁骨下动脉7例;右位主动脉弓伴迷走左无名动脉干1例,左位主动脉弓伴右迷走锁骨下动脉2例
目的 探讨Ommaya储液囊治疗儿童结核性脑膜炎脑积水的疗效.方法 结核性脑膜炎伴脑积水患儿12例,男9 例,女3例,体重6~38 kg,年龄4个月至12岁.Ⅱ级6例,Ⅲ级4例,Ⅵ级2例.12例均采用储液囊植入,囊内穿刺引流、注药方法治疗.结果 术前脑脊液白细胞数、蛋白含量分别是:(228±139)×106/L、(2.18±1.26) g/L;储液囊内给药2周后白细胞数(21±18)×106/L、
目的 探讨奥曲肽在婴幼儿心胸术后乳糜胸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11年11月间心胸手术后并发乳糜胸15例临床资料,15例分为对照组(9例)和奥曲肽组(6例),两组病例的年龄、体重、术后发生乳糜胸时间等一般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乳糜胸的诊断标准一致.分析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前、治疗中乳糜胸引流量的变化、治愈时间等数据.两组的数据用均数及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