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中美犹在 语文味从字中来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wxsev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说明文题材单一、文本平淡,语言缺乏丰富的情感内涵,学生读起来觉得缺乏味道,教师教起来也觉得兴趣索然。但无可否认,说明文的社会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其冷静客观的陈述、简洁明快的风格,让读者得以很快了解事物的特点,由此可知说明文用途很多。如何才能将说明文教得有滋有味、有情有趣呢?
  一、由词入境,咬文嚼字语文味
  语文课堂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倾向:将接受性学习丢掉,单纯地抓探究式学习;将教师的主导性丢掉,而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将文本丢掉,一味地抓拓展。教师的智慧不单单体现在赏词析句上,更多的是要将课文的原生价值挖掘出来,使其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在这点上,接受性学习的作用不容忽视。如在《麋鹿》教学中,我先用多媒体出示文字,让学生先自读,然后从语境中进行分析。
  师:你见到过这个词吗?(出示年逾古稀)是什么意思?
  师:经常和山水连在一起使用,这两个字念什么?(学生借此了解“跋山涉水”,简缩一下,就是“跋涉”,爬山趟水的意思。)
  对课文中字词的处理,一是要让字词在新语境中再现,使其有了新的生长力量。在鲜活的语境中,学生能很快形成语感。二是训练形式上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不但领悟新词,而且能够熟练使用新词。
  二、以“饵”诱“探”,实践深思语文味
  探究型学习方式是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有效教学方式之一。但是,目前,探究式学习有泛滥使用之嫌。如何才能将探究真正落实在说明文的教学中,这需要敏锐的思考力,用实践来拨乱反正。从现实来说,探究学习本身应该从文本和生本两个层面进行操作,但效果不太理想。曾有人对说明文这样戏言:纠缠文字太枯燥,搞表演太浮躁,读起来又没有情调。在《麋鹿》的课堂教学设计中,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参照物——《驯鹿图》,让学生先观察,然后进行求证,深入文本寻找答案:它究竟是不是麋鹿?这等于给学生设置了一个“诱饵”,诱使学生去观察字里行间的细节,诱使学生主动阅读和探索文本的内涵。这种内在的需要就是学生探索的动力——它究竟是不是麋鹿,课文中就有答案。在此过程中,我提醒学生不要讨论,而是要独立观察、独立寻找、独立辨析。这样,让学生静下心来,观察就变得富有质量,能够获得丰富的体验。学生开始找麋鹿特征: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后方,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麋鹿蹄子宽大,行动轻快敏捷,而图中的鹿显然不符合。有的学生发现,麋鹿的生活环境是林茂草丰的湿地环境,但这幅图里,林不茂,草也不丰。还有的学生发现,麋鹿的毛色不管是冬季还是夏季,总是偏棕色的,但图上的这头鹿却是灰色的。
  这样的探究,课堂实践操作性比较强,容易把握。更重要的是,可以将探究根植于文本语言的沃土中。学生提出的理由,来自他们对驯鹿的细心审视,来自自身对文本信息的选择性提取,来自在探究中获得的睿智发现。由此看到,当教师采用开放的探究式学习,让学生既能自主学习,又能进行发散想象,效果自然就好。但前提是,教师一定要做好预设的指导性方案。
  三、引入“传奇”思考,情感激荡语文味
  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作为语文教师,本身就应该具有跳出语文教语文的意识,理清语文与非语文的关系,让语文课焕发出语文味。而教师应该以自身具有的语文素养,将语文新课标与文本的深刻内容进行阐释与演绎。用现代教育的先进理念来指导语文教学实践,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高度统一,这是语文课堂的永恒滋养所在。
  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得学生能够获得独立思考的语文能力,培养思维的完整性,在教学传奇经历这部分,我进行了两方面的互动分享。
  1.对麋鹿的命运进行提问:看了麋鹿传奇的故事,你有什么想问的?这时候学生的疑问多了起来:为什么麋鹿在汉朝会销声匿迹?这个向全世界介绍麋鹿的人是谁?
  我让学生自己去搜集资料,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内心产生一种探究的热情。
  2.对文本情感解读,选择自己的感受最深的部分进行自我表达,并做自由发言。有的学生表达了自己的愤怒:我很愤恨。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麋鹿在国内几乎绝迹;有的则表达了自己的高兴:1986年8月,39头麋鹿可以回到祖国;有的则表达了自己的感动:如果没有大卫、贝福特公爵这样的人,麋鹿有可能已经绝迹。借此机会,我面对全体学生追问一个问题:麋鹿还会迷路吗?这引发大家的思考。
  通过《麋鹿》的教学,我发现要让学生在文本的语言中活学活用,必须想方设法让他们与文字亲密接触。说明文也有金子,既要让文字活,又要让文字在学生的头脑中动起来。另外,要深挖文本的情感因素,让说明文也“多情”。在《麋鹿》教学中,我让学生积极阅读,自主讲解,激情表达自己的感受,让语文味和人文精神荡漾在每个人的心胸,散发出迷人的芬芳。
  (责编 韦 雄)
其他文献
生活实例  今年年初,34岁的模特李小姐进行孕期体检时,被发现左侧乳房上方有个1厘米大的肿块,随后被确诊为乳腺癌。勇敢的她,面对肿瘤带来的生命威胁,克服恐惧心理,与医生积极沟通治疗方案;爱美的她,乐观应对,要求乳腺癌术后进行乳房重建,以期获得高品质的生活。  诊治组专家与李小姐共同协商后,决定为她进行左乳单纯乳房切除 左腋下前哨淋巴结活检 胸大肌后假体植入术。手术非常成功,术后重建的左侧乳房外观良
阿秀一大早把她的宠物狗“雪儿”带到我家,拜托我帮她带两天,说她前婆婆生病来杭州住院,没人侍候,她要去陪几天床。阿秀是个善良的人,我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想想算了就没有说。这么多年她帮了我很多忙,帮她带两天狗自然不是问题。  阿秀今年48岁,是我原来小区的邻居。她人长得很端庄,很会做衣服,曾经是杭州服装界有名的一把剪。十多年前,那时我俩还是邻居,她老公在外面有了外遇并生了孩子,俩人离了婚。她一个人独自
一般而言,三种人需要补氧。一是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二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三是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和突发性耳聋患者。此外,长期生活在门窗紧闭的空调室内、准备高考的考生,以及亚健康人群也需要补氧。健康人虽然不必补氧,但适当补氧也会起到呼吸顺畅、神清气爽的效果。  病人在住院时可以吸氧,对更多人而言,家庭补氧更合适。家庭补氧可以选择制氧机,也可以去医院氧气中心灌氧回家,还可以选择液态氧。不过,液态氧的价格较高
[摘 要]在当前倡导“大阅读”“海量阅读”的语文教学背景下,儿童的“闲书”阅读行为指导愈发受到教师们的重视。在小学五年级一节民间故事阅读指导课中,教师从激趣、导法、拓展三个层面展开教学,培育学生的阅读动能,点亮学生的阅读航程,引领学生驶向了浩瀚的书海。  [关键词]闲书;阅读指导;激趣;导法;拓展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
沈坤炜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乳腺疾病诊治中心主任、乳腺外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沈教授多年从事乳腺癌的临床诊治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个体化手术治疗及乳腺癌的综合治疗。  乳腺疾病是女性的常见病,乳腺科患者的问题多种多样,每个人的情况不尽相同,但最常见的症状不外乎以下4种:乳房胀痛、肿块、乳头溢液及乳腺炎症。乳腺病患者该如何正确看待疾病,如何轻松就医?我给大家
中药敷脐治小儿遗尿    小儿遗尿常令家长头痛。假如不是由器质性病变所引起,家长不妨采取下面的方法:  1. 肉桂5克,五倍子30克,研成粉末后用水调匀,晚上睡觉前敷脐,晨起去掉,每日1次,连敷一周。  2. 生姜30克,捣成泥状;将炮附子6克、补骨子12克共同研成粉末,与前者搅和成膏。将之敷于脐上,外用纱布覆盖,用胶布固定,5日换药一次,连续2次以上。  3. 五倍子30克,何首乌30克,共研末
说到玩儿,很多父母都很抵触,他们认为孩子之所以成绩差不爱学都是因为贪玩的缘故。其实,父母们把太多的脏水泼到“玩儿”身上了。“玩儿”不仅无害,而且是有益的,古今中外,大抵成功的人都是真正会玩儿的人。  陪孩子一起玩儿,是一项重要的亲子活动。很多父母都明白经常陪孩子一起玩对于增进亲子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但孩子们喜欢玩的东西是很多成年人不感兴趣的,所以,多数父母陪孩子玩也只是敷衍了事。这样的陪玩儿,完全达
[摘 要]《嫦娥奔月》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教学这篇课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抓住“美丽”一词,通过交流讨论、朗读感悟等途径,让学生走入文本,和人物对话,感受人物的思想品质,理解文本的表达艺术,受到美的陶,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这样,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统一。  [关键词]教学实录 评点 教例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
方名:水晶桃(《医学衷中参西录》卷一 清·张锡纯)  组成:核桃仁500克 带霜柿饼200克(原方为柿霜饼一斤)  攻效:治肺肾两虚,或咳嗽,或喘逆,或腰膝酸疼,或四肢无力。  制作:原方为隔水将核桃仁上饭甑蒸熟,再与柿霜饼同装入瓷器内蒸之,晾凉,随意服之。改柿霜饼为柿饼霜后,将柿饼切碎,代替柿霜与核桃仁同蒸。  DIY  任晓东  深秋,天高气爽。然寒冬将至,那些过敏体质的人恐难以将息。最明显的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家庭结构与养育方式的改变,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紧张因素增多,致使儿童的心理问题,尤其情绪问题明显增多。在这一背景下,乐湾国际实验小学参与了“果果和朋友——小学生情绪健康促进项目”的实验,引进了“果果和朋友”课程(以下简称“果果课程”),希望帮助小学低年级学生调节情绪发展,健康成长,并培养一批能够对小学生进行有效教学的教师。  一、课程实施  1.组织保障  果果课程由学校教育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