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癌友全离世,我,还活着……

来源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rong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个月前,美国医生告诉我:我体内已经检测不到癌细胞了。我有些恍惚,这十年来的风雪,我真的度过了,今后什么都不会再怕。
  黑色素瘤?
  我是浙江的一个高中老师,2006年,我以为自己得了中耳炎,右耳不停地产生积液,当地医院也一直查不出所以然。从那时起,我隔三差五就要去医院,用针管抽掉耳朵里的积液,不然就听不见声音。但积液越来越多,我去医院也愈发频繁,从最初的两个月抽一次,变成了两周抽一次。我第一次怀疑,这是不是什么严重的病?
  2008年初,我去了省医院,医生没有只帮我检查耳朵,也检查了我的鼻子。结果在鼻子里发现一块特别大的黑东西,已经从咽鼓管里冒出来,当时真的差点把我吓死。
  省医院不敢给我做病理,我就去了北京的三甲医院,最后的活检病理结果是:咽鼓管咽口恶性黑色素瘤。那时,我从没听说过黑色素瘤,也甚至没有明白“瘤”就是“癌症”。走出诊室时,我还有些蒙,医生对我很好,很快帮我安排了放疗,来到放疗室,我才第一次明白什么是恐惧。
  生不如死的治疗
  放疗室里,一屋子的病人,脸上都开了花,我才知道放疗光线照到的皮肤会发黑,有的人的脸甚至只能用皮开肉绽来形容。我不敢想,又别无他法,只好稀里糊涂地开始放疗,一个多月做了30多次。最后我的脸居然没有什么变化,只是软腭2度糜烂,病灶却几乎没有缩小。
  然而,当我去另一家三甲医院做PET-CT时,那个医生却说:“有你这么傻的人吗?应该先手术,再放疗。”在我刚开始觉得人生可能重新回到自己手上的时候,却又一次陷入恐慌。
  我的主治医生很快安排了微创手术,把那块黑乎乎的东西给切了。我至今真心感激这位主治医生。不过,16天后,我要面对的是生不如死的化疗。
  我的化疗药有5、6袋,还有一堆护肝、护肾的药,要从早上8点,一直输到晚上将近12点。化疗第2个周期开始后,我根本没有办法自己走进医院,必须要两个人搀着我,把我架进去。问了病友我才知道,让我有这么大副作用的药物是顺铂,我拼命哭着跟医生说:如果不换方案,把我折磨死的不是癌症,而是化疗。
  更改方案后,停用了顺铂,我坚持做完了全部化疗。但好景不长,2012年11月,我的左耳開始出血,活检显示我的黑色素瘤复发了。主治医生马上为我安排去见手术医生。但是,第二天手术医生一见到我,就说:“你做手术有可能瘫痪,也可能面瘫,不管是什么,你的后半生没有任何意义了。”他说得那么直接、冰冷、决绝,没有一点点避讳。这甚至让我的家人动摇了,开始有人劝我放弃。
  如果横竖都是一死,那我就是要去试一试!我剃光了头发,准备迎接第二天的开颅手术。术后第2天,我睁开眼睛,再次看到了这个混沌的世界。我要来镜子,没有面瘫,又动动胳膊和腿,都还能动。当时我想,我一定要让他们看看,我就是能这么活下来。
  可是手术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术后复查发现我的病灶出现肺转移。主治医生说,国内没有好的治疗方案了,但你有BRAF突变,实在不行就试试美国的药吧。那时,1瓶药要6万5,我1个月就要吃掉两瓶。再加上以前化疗、放疗的费用,为治这病我至少已经花了100万。
  我最后的希望
  于是,我开始想,既然在国内治疗花费也不少,为什么不去世界上最好的地方看一看呢?焦虑中,在老公的陪同和多方努力下,我们最终来到了美国,并提前预约了一家在美国非常权威的医院。
  到美国的第二天,我去见了美国医生,他是一位哈佛教授。一见面,这位金色头发的白人老头就站起来和我握手,问我来美国适应吗。一个小时的时间里,他详细分析了我的病情,并回答了我整整三页纸的问题,这样的交谈让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温暖。从他的眼神中,我读出了自信和坚定,这让焦虑不安的我一下特别放心。
  我坐在诊室里,医生走进来,他笑着问我:“你愿不愿意参加临床试验?这个试验的效果很可能优于你现在的治疗方案,而且药品免费,但你必须在美国先住一个月,以便我们观察。”免费!我当时整个人都蒙掉了,感觉黑暗的生命中突然出现了一道光。原来,老天还是帮我的。
  进入临床试验后,我要每个月来美国检查一次。医生的助手甚至把手机号告诉了我,如果我身体出现任何不适,都可以随时给他们打电话。而且对于风险,美国医生也不是那种“恐吓”式的告知,他们总是很耐心、很人性化地向我解释。
  当我对病情担心时,那位美国医生总是微笑着对我说:“这不是你应该操心的问题,你只需要放宽心,我一定对你负责。”
  药物最初的副作用让我有些腿疼,腿上起了一些红疙瘩。用药一年多后,我的记忆力开始下降,脸也开始发麻、发黄,起了很多痘痘,但我就这样坚持了18个月,病灶从7毫米缩小到4毫米。大约3个月后,我转移到肺部的8毫米病灶,消失了!
  就在我开始进行免疫治疗后,我接到了北京一家三甲医院的回访电话,他们想确认我是否还活着,那时我才知道,和我同期治疗的国内病友,已经全部离世。
  战胜癌症
  之后,医生将我用药的频率从3周1次,渐渐变成4周1次,这样我只需要每个月来一次美国。
  2017年2月1日,我永远记着这个日子,医生笑着告诉我最近一次的检查结果:“你的体内已经检测不出任何癌细胞,你可以重新开始正常生活了。”我真的战胜了癌症!
  那一天,我站在波士顿飘雪的街头,真不知道自己这10年是怎么熬过来的,忽然之间,我觉得所有的烦恼都不算什么。此时此刻,我好像可以有更多的人生目标,敢去期待未来,也许我真的还能再活30年,以前我只敢盼着自己能见到儿子上大学,现在我敢期待着他结婚生子。还记得,我在儿子读高中时告诉他,我患了癌症,儿子当时一句话也没有说。现在他很争气,考上了北京大学。
  在国外治疗的4年里,我明白了什么是“责任”。我永远记得主治医生的这句话:“虽然我不能保证治愈你,但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你只需要把你的所有担心交给我,让我来担心,我会对你负责。”
  我也把这位医生的这句话带回了国内,作为一个老师,我告诉每个学生的家长:“你们不要担心,虽然我不能保证每个孩子都考上清华北大,但是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请你们把担心交给老师,应该由我来为你们操这个心。”
  我开始知道,如果国内每个行业,每个人,都能真的发自内心地各司其职,尽自己的义务,承担自己的责任,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地进步,我们有限的生命,才真正有了意义和价值。
其他文献
“互联网+”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指的是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以优化生产要素、更新业务体系、重构商业模式等途径来完成经济转型和升级。“互
“粤澳发展高端论坛”是由澳门理工学院、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智库联盟联合主办的一项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论坛每年一届,轮流在粤澳两地举办.首届粤澳发展高端论坛已于201
期刊
【摘要】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感培养的重要性分析入手,着重对加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培养的措施进行了阐述,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建立民主平等的情感氛围,挖掘数学之美,内化良好的情感品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情感培养  【中图号】G623.5【文献标示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8)11-0253-01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与发展,广大教育工
目前,我国的国民经济在快速的发展,各种不稳定因素也随之出现,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平衡稳定的发展,因此为了改变这一问题,采取宏观经济的管理模式,也就是国家以及政府为了保证
期刊
在上一期文章里,我讨论了组织项目管理能力与成熟度。这一期我主要阐述组织如何提高其项目管理能力以及为此可以采取哪些创新和学习的做法。本文是对我曾在《项目管理技术》
期刊
在粤澳发展高端论坛会议上,来自粤澳两地的学者积极探讨新时代下,粤澳两地的高端合作,为广东和澳门间新的发展模式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献计献策.同时在会议中对澳门目前的发展情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社会信息化提高,国际互联网的开通使更多的人足不出户便涉及到跨文化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