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气排球教学在普通高校女生体育课程中实施的可行性研究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i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气排球运动越来越与现代普通高校女生心理、生理特征和要求相适应,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索气排球在普通高校排球教学改革中适合作为女生开展的一个可行性程度,同时为气排球运动在普通高校女生中的开展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关键词]普通高校 气排球教学 课程实施 可行性研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苏州大学公体排球普修班2个,1个作为实验班,1个作为对照班。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
  1.2.2问卷调查法
  问卷采用现场发放,当面回收;邮寄与约定时间回收及委托老师发放、回收的形式。发放学生、教师、专家问卷共543份,回收528份,总的回收率为 97.24%,回收后有效率为80%以上。
  1.2.3教学实验法
  教学实验前将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身体素质(100米跑、立定跳远、掷实心球)、排球技术基础水平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发现,实验班和对照班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属于同一总体。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排球课运动负荷强度结果与分析
  2.1.1气排球课与硬式排球课(全课程)运动负荷强度的比较分析
  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运动负荷强度的主观表现与客观表现基本一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气排球课全程的学生运动负荷强度比硬式排球课学生的运动负荷强度相比偏低,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1.2气排球课与硬式排球课教学比赛期间学生运动负荷强度的比较分析
  教学比赛过程中,气排球的运动负荷强度比硬式排球的运动负荷强度要大,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由于比赛过程中气排球的连续性较好,更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的运动负荷强度相应也就变大了。
  2.2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教学比赛效果分析
  (1)①实验组1和实验组2平均每得1分,双方触球次数较多,最高分别达9次和5次,分别平均1次和1.35次。
  ②对照组1和对照组2平均每得1分,双方触球次数较少,最高才各5次和3次,分别平均0.60次和0.46次。
  (2)①实验组1和实验组2平均每得1分来回球次数较多,最高分别达5次和3次,分别平均0.390次和0.396次。
  ②对照组1和对照组2平均每得1分来回球次数很少,几乎没有来回球,最高才各1次,分别平均才0.09次和0.07次。
  (3)①实验组1与对照组1平均每局发球失误率相同,为11.5个,占的比重分别为46.0%和43.8%,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②实验组2与对照组2平均每局发球失误率相差较大,分别为7.5个和11个,占的比重分别为28.3%和45.8%,存在显著性差异。
  ③实验组1与实验组2接发球失误率相对较低,平均每局分别为2.25个和1.50个,与对照组1(4.25个)和对照组2(3个)存在显著性差异。
  由分析可知,气排球比赛的连续性较好,比赛效果较好,能够更好的调动参与者的情绪。
  
  2.3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教学比赛中有效发球飞行时间的对比分析
  (1)实验组1和实验组2有效发球平均飞行时间分别是4.17秒和3.68秒,比对照组1(3.01秒)、对照组2(3.02秒)分别长出1.16秒和0.66秒,存在显著性差异。
  (2)实验组1和实验组2有效发球的最长飞行时间分别是13.77秒和9.22秒,比对照组1(5.41秒)、对照组2(5.43秒)分别长出8.36秒和3.79秒,存在显著性差异。
  (3)实验组1和实验组2有效发球的最短飞行时间分别是1.06秒和1.28秒,与对照组1(1.08秒)、对照组2(1.13秒)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经分析,与硬式排球相比,气排球比赛的连续性要好的多,同学们的兴趣性自然提高。
  2.4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教学比赛过程中技术应用分析
  (1)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教学比赛中,运用比例最高的技术都是双手垫球,分别占43.53%和75.75%,存在显著性差异。
  (2)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教学比赛中,运用双手传球的比例分别是31.18%和6.06%,差异25.12%,存在显著性差异。
  (3)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教学比赛中,运用单臂击球的比例分别是4.12%和9.09%,差异4.97%,存在显著性差异。
  (4)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教学比赛中,运用单手传球的比例分别是6.47%和1.52%,差异4.95%,存在显著性差异。
  (5)气排球教学比赛中,还有自己的特色技术,如双手翻顶球技术和双手捧球技术,运用比例分别是4.12%和9.41%。
  (6)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教学比赛中,扣球技术的运用较少,只有气排球教学比赛中运用过2次,占1.17%,存在显著性差异。
  经分析可见,硬式排球比赛中技术运用比较单调,没有气排球比赛技术运用丰富。在技术掌握与运用方面,同硬式排球相比,气排球更容易掌握与操作。
  2.5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掌握情况分析
  传、垫球技术的考核采用的方式是双人连续对传球或对垫球,记录有效个数,连续对传球或对垫球28个达标,50个满分,同时进行技术评定。发球技术的考核采用的方式是单人在有效发球区域内连续发10个球,记录有效发球个数,有效发球5个达标,10个满分,同时进行技术评定。
  2.5.1在传球技术掌握方面,气排球达标率明显高于硬式排球,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
  (1)气排球传球技术达标率为91.18%,而硬式排球传球技术达标率只达到86.67%,差异4.51%,存在显著性差异。
  由此可知,气排球的传球技术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班学生,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在相同的时间内,与硬式排球相比,气排球传球技术更容易掌握。
  2.5.2在垫球技术掌握方面,硬式排球的达标率明显高于气排球,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
  气排球垫球技术达标率为77%,硬式排球垫球技术达标率为80%,差异3%,存在显著性差异。
  经分析可知,硬式排球垫球技术达标率明显高于气排球,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
  2.5.3在发球技术掌握方面,气排球的达标率得分明显高于硬式排球,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
  气排球发球技术达标率为94.12%,硬式排球发球技术达标率为83.33%,差异 10.97%,存在显著性差异。
  由分析可知,气排球发球达标率明显优于硬式排球,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
  通过教学实验后的测验成绩来看,实验班的技术成绩在传球、发球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班,但是在垫球方面却低于对照班,两者差异达到了不同程度的显著性水平。
  
  3结论
  
  3.1气排球课的全程及基本部分的运动负荷强度略低于硬式排球课,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教学比赛过程中,气排球的运动负荷强度比硬式排球要大,两者存在显著行差异。
  3.2气排球教学比赛中,在平均每得1分时双方触球次数、平均每得1分球的来回次数以及发出球的飞行时间方面,明显优于硬式排球,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
  3.3气排球教学比赛中,传球与垫球技术的使用次数比例基本相当,而硬式排球垫球技术的使用占主流,同时技术运用的广泛性不如气排球丰富。
  3.4通过教学实验后的测验成绩来看,实验班女生的技术成绩在传球、发球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班,但是在垫球方面却低于对照班,两者差异达到了不同程度的显著性水平。
  
  4建议
  
  4.1加大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增设气排球课程,加快师资队伍的培训力度,培养骨干力量,以点带面,全面普及。
  4.2有计划地组织普通高校的女生进行气排球比赛,推广高校带动全社会气排球运动的开展。
  4.3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结合高校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为终生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4.4扩大对气排球运动的宣传力度,充分了利用高校这一有利的宣传阵地,发挥师生和体育骨干的作用,推广气排球运动。
  
  参考文献:
  
  [1]蔡志源.气排球基本技、战术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2):288-289.
  [2]张永.关于玉林市城区气排球运动的调查研究[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5,26(3):99-101.
  [3]许翰声.普通高校女生中进行气排球教学的可行性探讨[J].科技信息,2007,(1):419-421.
  [4]陆文德.气排球竞赛规则演变的内外部动因及趋势探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6,28(5):39-40.
  [5]林少琴.软式排球与硬式排球教学实验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03,7(1):50-52.
  (作者单位:山东体育学院)
其他文献
戏台传承着历史,伴随着戏曲的衰落。蓦然回首,早已物是人非,承载着往昔美好回忆的古戏台,也许只留下一份怀旧,一份惆怅……  戏台是指为戏剧演出而建的专门场所。那些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惩奸安良的戏,大多是在这方寸之地的古戏台上演绎。这些或静卧于小城大镇,或隐在穷乡僻壤,或湮没于沧桑变幻中的古戏台,不仅凝聚着古代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和审美情趣,也记录着一代代民间艺人的艰辛,反映了戏曲数百年的兴衰沉浮,它和
作为普天下教师的节日,这是一个应该缅怀恩师的时刻,一个感念恩师的时刻,一个为恩师唱赞歌的时刻。或许,它也应该成为师者回首、思考,乃至重新建构自我的时刻。诚愿教师不忘
曾在2010年“一号文件”中重点着墨的水利建设和种业,有望继续成为2011年“一号文件”的聚焦点。    20lO年12月21日,为期两天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开幕。面对城市居民对农产品日益增加的需求,以及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扬的困局,无论是从调控农产品价格需要出发,还是从增加农民收入角度考量,此次会议议题都把“如何增加农产品供给”作为了落脚点,这是农业问题,也是关乎城市居民的民生问题。粮食增产下的
政治课作为学生道德素质培养的主阵地,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担负有重要职责。本文分析新形势下中学政治课教学与学生道德素质培养遇到的问题与挑战,探讨政治课教学与学生道德
从“铁姑娘”到“傻妞”,再到“草莓西施”,几个绰号无法概括吕妙霞带领村民致富的人生路,但是,从其中可以看出当地村民对吴妙霞领导其致富的尊敬之意。
[摘要]针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峻的事实,结合学校教育的发展现状,文章作者论述了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关系。本文认为应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思想及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教学理念,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坚持体育锻炼的适量性,激发积极的情绪,使学生有运动之快乐感,从而在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关键词]高校体育 心理健康 健康教育    在大学生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树立“健康第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