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媒体对人民币汇率调整的评价性报道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jiac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些年,中国经济发展比较快,人民币汇率问题也成了世界比较关注的问题之一,尤其是与我国有着密切贸易往来的美国。本文结合新闻报道的背景,用认知语言学的图形—背景理论对人民币汇率的媒体新闻报道进行语篇分析,揭示出语言形式背后的认知特点和差异是由于各国的意识形态的不同引起的。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图形—背景理论 新闻报道 语篇分析
  
  一、引言
  近些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加之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大好形势,人民币汇率成了世界越来越关注的要素。人民币汇率问题似乎已经成为全球比较关注的问题。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迫切希望人民币升值,并利用人民币升值来打破我国经济的良好势头。然而日前,人民币汇率正趋近于合理,人民币汇率并不是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中美乃至世界各国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观点。本文从各媒体选取了报道的文章,用认知语言学的图形—背景理论结合媒体报道来分析各国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看法,从而揭示出具体语言形式背后所隐含的意识形态。
  二、图形—背景理论的解释
  图形—背景理论的观点是一个世纪前的一个丹麦心理学家Rubin(1915)首先提出来的,后来,完形心理学家或曰格式塔心理学家借鉴它用来对知觉进行研究。他们认为,知觉场始终被分成图形与背景两部分。人们观看某一客体时,总是与在未分化的背景中看到图形。(F.Ungerer,H.J.Schmid,2001)。“图形—背景”区分的原则引起了认知语言学家的极大关注。认知语言学家把这一理论概括为凸显观。认为句子主语的选择不仅受语法规则的限制,还取决于句子所描述的情景中各要素的凸显性。人们依据各部分的凸显程度的不同来组织大脑所接受的视觉和听觉信息。
  在图形—背景理论中,图形有特定的形状和结构,而且具有紧凑性和一致性,而背景则缺乏这些特征,因此前者更易被识别和记忆。图形通常是结构简单紧凑、更为可及的事体。而背景是结构相对复杂、独立性较大、更易预料的物体(王寅,2009)。换句话说,图形就是想要强调的事件,是主要的、重要的;而背景则是次要的、非重要的。对同一事件,凸显的不同,表达就不尽相同,理解也就不尽相同。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眼睛看到的并非是真实的,我们所看到的只不过是这个事件所要凸显的一点,而不是事件的全面。要想透彻地了解某一事件,必须深入其本质,才能使我们对事件产生正确的认知。
  三、图形—背景理论在语篇分析中的应用
  早有前人对图形—背景的选择与关系在语言结构中的表征进行了研究。Talmy(1978)首次把图形背景理论用于语言研究。他对图形和背景的研究是在概念结构系统的“注意观”框架内进行的。在认知语言学中,句法结构被视为说话者对周围环境进行概念化过程的反映,而这个过程是受注意力制约的。凸显的参与者或施事者最有可能成为句子的主语;而不凸显的参与者则可能成为句子的其他成分。尽管语言可提供不同的语言技巧来表达潜在的“注意点”,但认知结构和原则的基础是共通的(Ungerer
其他文献
摘 要: 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是当前世界教育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和发展趋势,是现代教师教育的新理念。而要实现教师职业的专业化首先需要的是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本文从教师个人专业化成长的角度,探讨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  关键词: 教师专业成长 从教能力 意义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专业成长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教师专业成长,包括教师专业的成长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前者是指教师职业的专业成长,
学生普遍反映高中物理难学。特别是高一学生,他们在学习物理上存在较大障碍,不适应新的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我在教学实践中对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以寻找积极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物理的困难。  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一)教材因素。  高中和初中的物理教材有较大的坡度,不能很好衔接。另外,数学知识与物理教材内容衔接不当,例如,学生尚未学习极限的概念,在物理上就很难理解瞬时速度和加速
摘 要: 每一个课堂都是一个学生和老师的集合体,师生之间的“互动”时刻都在进行着。学生是一个个具有无限活力的生命体,是教师教学的起点,更是归宿。因此,我们必须冲破屏障,和学生一起体验快乐;回归生命,陪学生一起寻找共鸣;寻找契机,跟学生一起探索改变。  关键词: 五年制高职英语教学 室外课 教学反思    一、案例背景  五年制高职英语课上到第三年,给人的感觉就是已经爬了四分之三的山,好累。走进课堂
摘要: 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不仅沉重打击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进程,还严重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美国为解决国内经济问题,放弃金本位,向国内外购银,导致中国大量白银外流,也造成中国各个行业的大衰退和币制改革。  关键词: 美国 白银政策 中国经济 冲击    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进程。美国的白银政策,是在1929年至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打击下,
摘要: 中国社会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即由传统开始步入现代化的发展阶段,特别是中国人在文化观念上的转变。中国文化的转变,是在吸取西方先进文明成果的基础上,逐步打破中国人思想枷锁的过程中实现的。这是自明朝而开始的“西学东渐”对中国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在中国文化转型的过程中,争论的焦点是中西文化之间的关系。本文作者通过读《中西体用之间》一书有感:中国近代文化转型的结果,不是中国文化被西方文
1949年到1956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在短短的七年里,中国的社会制度发生了两次巨变: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2年),再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1953—1956年)。在这七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的探索。而这七年间,中共重大决策又有着什么样的背景和形成过程呢?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薄一波的专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
“唉,选正确的我却选错误的!”“我没看见标注停顿的那道题!”“这道题我本来会做的,没注意到里面的隐含条件。”“时间不够用,否则,我会把会做的做完!”“背诵课文我本来记得的,可偏偏忘记了!”……分析这些话可以得出,学生实际上把原因归结为马虎、粗心等非智力因素。但是,为什么马虎、粗心经常甚至每次都出现呢?这个问题值得深思。于是我对学生平时语文学习中的种种粗心问题进行了探讨。  “粗心”是由于注意力不集
根据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应对幼儿进行礼貌教育,通过游戏、主题活动的形式等,培养其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3—4岁幼儿正处于一生中的敏感期,是学习做人的奠基期。根据这一特点,针对刚入园的幼儿不懂礼貌,不会使用礼貌用语,遇到熟人不愿主动打招呼等不良习惯,我们着重对小班幼儿进行了文明礼貌习惯的培养的研究,力求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幼儿在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
摘 要: 本文分析了中职学生数学学业考试评价的现状,提出了教师要根据中职学生实际,改变学业评价观念,尝试利用多种考试形式,为中职学生的个性发展插上翅膀。  关键词: 中职数学教学 考试评价 改革    一、现阶段考试评价方式存在的弊端  由于受到“普高热”和高校扩招的影响,中职学校的生源面临危机,为了求生存,许多中职学校纷纷降低入学标准,导致生源素质极其低下,学生文化课基础很差,这一点表现在数学上
新课程的实施,对物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不但具备丰富的物理专业知识,而且具备很高的物理专业能力和专业品质。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新课程的实施对物理教师有以下几点新要求。    一、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一谈起课改,不少人对传统教材、传统教法“咬牙切齿”,甚至到了“与传统决裂”的地步。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传统教材、教法并非一无是处,而是有弊端、有不足。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