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稿随笔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ra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期又有一些生面孔钱币与大家见面了。
  两枚被泉界视为珍品的北宋名泉——九叠篆文“皇宋通宝”分别来自湖南和四川,两枚钱均未见实物。从照片上看,一枚颇显生猛,穿孔尚留毛刺,由于拍照偏色,锈色偏灰褐;另一枚较熟旧,文字细部拍摄不够清晰,看起来笔划尚圆润。究竟如何留给广大读者评析。毕竟是中国钱币史上的大珍品,评头品足一番不为过。
  南宋珍品“招纳信宝”,据传有金、银、铜三种材质,均属珍罕品,前两年本刊曾发过重庆一枚金质“招纳信宝”,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次不仅发了一品银质“招纳信宝”,还同时介绍了一品闻所未闻的铁品,也是给大家提供的新信息吧!
  颇值一提的是西安新面世的这枚“靖康通宝”小平铁母钱。这枚钱以一般评论品相的标准或许显得较差,特别是背部已磨损平夷,面文部分也已看不清笔划,但有收藏经验的人,都会在第一印象中认定它为开门见山之品。“靖康通宝”四字钱文整体古朴而随意,由清晰可辨的部分透露出北宋钱币特有的不可替代的气息,可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此枚靖康铁母钱可说是近年来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为数稀少的钱币之一。(责编:丁丑)
其他文献
小彦是个“麻烦小生”。开学后短短半个月的时间,我就领教到了他非同寻常的“威力”。半个多月的教育不见丝毫效果,我决心追本溯源,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于是,我想到了家访。  到了小彦家,我见到了他的母亲——一位面色憔悴的中年妇女,看上去身体不是很好。她听了我的自我介绍后,一边给我端椅子,一边叫正在阳台上玩弄赛车的儿子给我倒杯水。  待我坐下后,她拢了拢头发,担心而又着急地问我:“老师,是不是小彦给你添大
小学语文教材虽然不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唯一资源,但仍是主要的课程资源。语文教材作为阅读教学的主要凭借,也是学生写作训练的直接资源和凭借——既可以取之法,还可以用其材。如果将作文教学有机融入课文教学,让学生依托教材进行仿作,就能有效达成习作与阅读的互补。  1.随文扩写。语文课文中的详写与略写都在表情达意,都在为课文的中心思想服务。有些课文中的故事情节,作者一笔带过或者略写,缺乏具体的细节描写。老师可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