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肝组织中β-葡萄糖醛酸酶mRNA的表达及意义

来源 :实用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stgaoyan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肝脏组织中β-葡萄糖醛酸酶(β-G)mR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10例正常肝脏及10倒肝癌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ER)方法,研究母.GmRNA在不同肝脏组织中的表达。结果:β-GmRNA的PCR扩增产物在正常肝脏及肝癌组织中均有表达,且产物大小一致,均为422个bp,但凝胶成像系统扫描灰度值显示二组β-GmRNA相对表达含量分别为1.71±0.32和5.24±1.12,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通过检测不同肝脏组织中β-GmRNA的
其他文献
目的:对30例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难治性MM的缓解率和生存率。方法:30例患者均在第1阶段采用改良M2治疗2个疗程无效,第2阶段以反应停
目的:探讨混合型肝癌平扫和动态增强CT特征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诊断为混合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平扫和动态增强图像,评估患者的性别、年龄、症状、肿瘤易患因
患儿 男,5月龄,体重8kg,因诊断“舌系带过短”拟行矫正术,术前查体及辅助检查均元明显异常。入手术室后给予5%七氟醚吸入,约1min后进入麻醉状态,建立静脉通道,静脉推注芬太尼30μg,紧
目的:探讨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总结26例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患者采用一种新的寰枢椎后路内固定术——双侧寰椎椎板挂钩及寰枢椎关节间隙螺钉固定术及自体髂骨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以B细胞高度活化增殖、多种自身抗体生成为特征的多系统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是通过多种途径使体内自身反应性T、B细胞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一组遗传性骨骼肌进行性无力和萎缩,最终完全丧失运动能力。起病隐匿,多为幼年开始起病.早期无典型肌病表现,常常是偶然间发现转氨酶异常,而误诊为慢性肝炎。现
目的探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在急性白血病中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9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中GM-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