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表达载体并电转化至毕赤酵母中,成功实现人源EC-SOD在毕赤酵母X33中的表达.重组蛋白经盐酸羟胺法测得25 mL摇瓶发酵液上清酶活为508 U·mg-1,5 L发酵液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071497,3127185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表达载体并电转化至毕赤酵母中,成功实现人源EC-SOD在毕赤酵母X33中的表达.重组蛋白经盐酸羟胺法测得25 mL摇瓶发酵液上清酶活为508 U·mg-1,5 L发酵液上清酶活为909U·mg-1.发酵液上清用硫酸铵沉降后,使用DEAE弱阴离子交换树脂初步分离纯化出较纯的EC-SOD,测得比活为1 700 U·mg-1,并进行氯化硝基四氮唑蓝(NBT)活性定性染色.结果表明,毕赤酵母成功胞外表达具有一定活性的SOD蛋白.
其他文献
利用提拉法生长Nd:La0.02Lu0.98VO4单晶.经测试,晶体的晶胞参数a=b=0.703 7 nm,c=0.624 2 nm;a向和c向的热膨胀系数分别为αa=4.3×10~(-6)K~(-1)和αc=11.6×10~(-6)K~(-1).
从公法视角讨论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权利的立法保护问题。主要是从宪法及宪法性文件规定、行政法律法规、地方立法及其他公法渊源考察其保护问题。现行的法律主要存在立法
通过对我国历史上“亲亲相隐”伦理制度的考究,结合域外法律对亲属作证的特殊规定,把握该制度折射的价值理念,探究其存在的现实合理性,能够为完善当代法制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并立